书城文学诗词那么美,爱情那么伤
11179000000054

第54章 琴瑟和鸣,志趣相投

赵明诚与李清照,一个是志趣高雅的青年才俊,一个是才情高华的美丽佳人,他们在琴棋书画里,在他们共同的爱好——金石研究里,享受着婚姻生活的甜蜜与情趣。

那个时候的他们,不必为生计发愁,也不必为生活担忧,他们的生活里只有花月相伴,只有诗里酒相酬。于是,就有了李清照的那首《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知道自己是美的,但她更要丈夫赵明诚知道这一点。于是,就与花来争艳,与花来比美。字里句间,有她对赵明诚的撒娇,也有赵明诚对她的宠爱。赵明诚知道李清照的美,更欣赏她的才情。有一次,他看到李清照写的那首《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看过之后,很为词中刻骨的相思而打动,于是决心写出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于是,赵明诚他闭门谢客,三日写出五十首词,写完后将李清照的那首词《醉花阴重阳》混杂在他的词中,然后请友人评点,他的友人看过后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就这样,李清照与赵明诚在琴瑟和鸣里、在诗词相和里享受着志趣相投与爱情和谐的甜蜜。

富有才情的李清照不仅在诗词上造诣深厚,在丈夫的影响下,她又开始对金石产生了兴趣。结婚之初,赵明诚还是一名太学生,并不能经常回来,每月朔、望才能回家。每次赵明诚回来,两人就会结伴到大相国寺去淘文物。因为结婚之初赵明诚还没有官职,家里所给的零用钱也极其有限,没有足够的钱,两个人就拿了衣服去典当,然后再用典当来的钱去买文物。每每买回好东西,两个人就挑灯研究,其中的愉快与喜悦常常让两人夜深不觉晚。

就在赵明诚与李清照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中,沉浸在诗文金石的乐趣中时,赵家发生了变故。1107年,首先是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被迫辞去宰相一职,而赵挺之刚卸任回家五六天,就因病去世。紧接着,新上任的宰相蔡京又抄了赵家,不得已赵明诚带着李清照离开京城回到山东青州老家。

李清照和赵明诚在青州一住就是十多年,这十多年了,他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是清苦的,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却是极其愉快而丰盈的。回到家乡青州后,由于没有了经济来源,赵明诚为无法进行金石研究而苦恼,而李清照为了能使丈夫赵明诚继续进行金石研究,她不仅在在饭菜里减去肉类,还在衣服里减去贵重的绸绢、在首饰里减去金银翡翠等珠宝。在青州的那段日子,李清照与赵明诚不仅继续他们所热爱的金石研究,还经常在读书看书中自得其乐。那时,她与赵明诚常常在饭后饮茶,一面指着堆积如山的图书,说出某事在某书第几卷,第几行,以准确与否决胜负,从而定饮茶的先后。

在富足的物质生活时,李清照与赵明诚尽情享受着爱情的甜美;在清苦的岁月里,他们又用共同的兴趣爱好让爱情更加安稳、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