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内科疾病
11175200000002

第2章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老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本病的治疗,西医尚无确切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重点是解热止痛与防治继发细菌感染。至于少数肺炎型、中枢神经型的重症病例,则分别参照病毒性肺炎、脑炎的治疗原则处理。流行性感冒相当于中医“时行感冒”范畴,主要是指具有传染性的时行疫邪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者,多由四时不正之气,天时疫疠之气流行而造成。治宜清热解毒。

正柴胡饮

“组成”柴胡、赤芍各10克,防风9克,陈皮、甘草各6克,生姜3片。

“制法”水煎2次,取药汁混合。

“功效”疏风清热。

“用途”适用于流行性感冒。

“用法”每日1剂,分3次口服,幼儿酌减。

清热解毒饮

“组成”金银花18克,连翘、元参、鱼腥草、牛蒡子各15克,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生石膏各30克,黄芩、桔梗、白芷、葛根、蝉蜕、白僵蚕各12克,甘草6克。

“制法”取清水1000克,将药物放入药锅内浸泡15分钟后,大火煮沸,小火煎15分钟,滤渣取汁500克,每剂药煎2次,共取药汁1000克。

“功效”清热发汗,解毒利咽。

“用途”适用于流行性感冒高热症。

“用法”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年老体弱者及儿童减半服用。服药期间,禁食辛辣刺激之品,以清淡饮食为主,并多饮开水。咳嗽、吐痰色黄者加炙百部12克,桑白皮15克;咽喉肿痛者加山豆根、射干各10克;肢体酸痛者加羌活、独活10克。

疏风解毒汤

“组成”生石膏(先煎)10~40克,薄荷、生甘草、荆芥各5克,一枝黄花、金银花、连翘各10克,板蓝根、大青叶各12克。

“制法”水煎2次,各取药汁100克。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

“用途”适用于流行性感冒高热症。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或多次温服。

三黄石膏汤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淡豆豉各9克,麻黄8克,石膏(先煎)40~50克,生姜3片,大枣3枚,细茶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解毒,发汗解表。

“用途”适用于流行性感冒高热症。

“用法”每日1~2剂,分2次服。伴咽痛者,以三棱针点刺少商、商阳(双穴)出血1~2滴,方加元参9克,重楼6克;便秘加大黄10克。

加减麻黄汤

“组成”麻黄、杏仁、甘草各10克,桂枝15克。

“制法”上药温水浸泡40分钟,水开后煎15分钟,煎成药汁约200克。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用途”适用于流行性感冒。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有肺炎者可加鱼腥草、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连翘各20克。

清解汤

“组成”佩兰6~10克,绵茵陈12~18克,通草3~6克,芦根18~30克,石菖蒲、淡竹叶、青蒿(后下)各5~8克,生石膏20~40克,青天葵6~12克,生甘草3~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化湿。

“用途”适用于夏季流行性感冒。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咽痛甚者加鱼腥草18~25克,岗梅根18~30克;咳甚者加浙贝9~15克,龙利叶8~10克;头痛明显者加牛蒡子、蔓荆子各8~10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10克;纳呆者加神曲6~10克,山楂叶8~12克。

蓝银汤

“组成”板蓝根30克,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火炭母、葛根各15克,牛蒡子、桔梗各12克,薄荷、防风、甘草各9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透表清热,宣肺利咽。

“用途”适用于流行性感冒。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2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2个疗程。高热者加石膏50克;咳嗽甚者加杏仁、前胡各12克;咽喉肿痛者加玄参、夏枯草各15克,玉蝴蝶10克。外寒里热者加荆芥10克;鼻塞流涕者加苍耳子、辛夷花各10克。暑湿稽留者加滑石30克;纳差者加白蔻仁、厚朴各10克,薏苡仁30克。

宣肺利湿汤

“组成”荆芥、射干各12克,茵陈、防风、柴胡、葛根、杏仁各10克,金银花20克,连翘、大青叶各15克,生石膏40克,甘草6克。

“制法”先煎生石膏20~30分钟,再将余药全部参入,待水沸后改为小火煎煮15~20分钟,倒出药汁,1剂药两煎汇集一起。不可久煎,以防挥发性药物被破坏。

“功效”发汗解表,清热利湿,宣肺化痰。

“用途”适用于流行性感冒。

“用法”每日1剂,服药前食1小碗热稀粥,药后覆被取汗。首次汗后,保持徐徐汗出。热未退前每天服药2剂,每2小时服药1次,昼夜少量频服,热退后改为每天服药1剂,分3次服下。服药期间以清淡饮食为宜。

加减柴葛解肌汤

“组成”柴胡24克,葛根、银花、大青叶各30克,黄芩12克,生石膏60克,川羌、清夏、贯众、甘草各10克,生姜5片。

“制法”每日1~2剂,每剂药先用凉水浸泡,大火煎5~10分钟,水煎2次,取药汁1500克。

“功效”透表清热,表里双解。

“用途”适用于流行性感冒高热症。

“用法”每次服药500克,每日3次服。服药后饮热米粥助汗出,护胃保津。

柴葛清透汤

“组成”柴胡、荆芥、防风、薄荷(后下)、蝉衣各6克,葛根、金银花、连翘各10克,生石膏(先煎)、芦根各30克,生甘草3克。

“制法”水煎2次,每次煎取药汁50~200克。

“功效”清热疏风、透邪生津。

“用途”适用于小儿流行性感冒。

“用法”每日1剂,少量多次频服。咳嗽加杏仁、大力子、前胡各6克;吐泻腹痛去生石膏,加黄芩10克,黄连3克,广木香6克;咽痛便秘加射干、板蓝根、大黄各6克;热甚加重石膏剂量,再加石斛10克或知母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