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内科疾病
11175200000003

第3章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病毒、细菌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反应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广泛急性炎症。本病开始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声嘶,全身症状轻微,并有咽痒、咳嗽,病变一般自限,全身症状可在4~5天内消退,咳嗽有时可延长数周。本病相当于中医“咳嗽”的范畴,乃因痰湿内盛,感受外邪,肺失宣肃,痰气搏结,气道不畅而发病,治宜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理气通络,清热化瘀。

宣肺定喘汤

“组成”麻黄3~6克,金银花、黄芩、连翘、杏仁、冬花、桔梗、川贝、葶苈子、甘草各6~9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用途”适用于毛细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7日为1个疗程。

化痰平喘汤

“组成”黄芩、川贝、全虫、地龙、白术各7克,胆南星、甘草各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化痰平喘。

“用途”适用于毛细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用。发热、痰稠难咯加生地、玉竹、桑白皮、地骨皮各7克;不发热、气促喘憋、痰多加枳壳、前胡、莱菔子各5克。

葶苈定喘汤

“组成”葶苈子、苏子各5克,白果、麻黄、款冬花、半夏各4克,桑皮、黄芩、杏仁各3克,甘草2克。

“制法”先煎麻黄,后纳诸病,每剂连煎2次,药汁混匀。

“功效”宣降肺气,化痰平喘。

“用途”适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少量多次服。服药后避风寒,节乳食,勿过食甘甜之物以免助湿生痰。

宣肺止咳汤

“组成”金银花、杏仁、七叶一枝花、百部、前胡各6克,芦根12克,鱼腥草10克,桔梗5克,陈皮、法夏、甘草各3克。

“制法”水煎2次,取汁50~150克。

“功效”清热肃肺,化痰降气,镇咳止喘。

“用途”适用于毛细支气管炎。

“用法”1周岁以内可少量频服,每日最少服100克,1~3岁分6次服200克左右,7天为1疗程。

宣肺化痰汤

“组成”麻黄1.5克,北杏仁、枳壳、青皮、款冬花、前胡、佛手各6克,黄芩、桑白皮各10克,甘草2克。

“制法”上药加水煎2次,共取药汁150克。

“功效”宣肺化痰,清热、降气、平喘。

“用途”适用于喘息性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1岁以下小儿用80克,分2次服。

沙麦桔梗汤

“组成”沙参、麦冬、玉竹各15克,桔梗、桑白皮、川贝、杏仁、瓜蒌仁、黄芩、百部、甘草各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用途”适用于燥热咳嗽。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咳嗽兼喘者加枇杷叶、紫菀、款冬花各10克;有痰者加前胡10克。

平喘定哮汤

“组成”射干、炙麻黄、紫菀、半夏各15克,款冬花10克,枳壳、桔梗、甘草各9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用途”适用于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表现为咳喘气逆者。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寒喘痰白者加细辛3克,泽漆30克,陈皮15克;热喘痰黄者,半夏改为竹沥,加桑白皮、前胡各10克,柴胡、黄芩各15克;咳痰不畅者加炙苏子15克;血瘀舌暗者加桃仁10克,丹参15克。

薤白桂皮汤

“组成”桂枝1~2克,薤白、桔梗、川芎、炒枳壳各2~3克,炒白芍、车前草各3~5克,秦皮1~3克,甘草2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平喘化痰,祛垢止痢。

“用途”适用于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肠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三拗汤加味方

“组成”炙麻黄、甘草各2克,杏仁5克,葶苈子4克,僵蚕3克,薏苡仁8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宣肺透邪,祛痰平喘。

“用途”适用于毛细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发热者加黄芩4克。

解毒化瘀平喘汤

“组成”射干、麻黄、五味子、紫菀、百部、杏仁、地龙、鱼腥草、车前草各5克,冬花、贯众、黄芩各5克,桃仁4克,金银花、蒲公英各6克。

“制法”水煎2次,取药汁混合。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平喘。

“用途”适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2次顿服或频频服用,可在煎服液中加少量冰糖。

止咳平喘汤

“组成”炙麻黄、桔梗、陈皮、甘草各6克,杏仁、百部、紫菀、款冬花、白前各12克,板蓝根15克,生石膏3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宣肺化痰,行气宽胸。

“用途”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3日为1个疗程。

健脾通络平喘汤

“组成”子芩、川贝、全虫、地龙、白术各7克,胆南星、甘草各5克,山药、茯苓各13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健脾通络,化痰平喘。

“用途”适用于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伴发热,痰稠难咯,舌质红,苔少,指纹紫者为痰热型,加生地、玉竹各13克,桑白皮、地骨皮各7克;若不发热,吼喘气促,痰涎壅盛,舌质淡,苔白厚,指纹淡红者为痰气型,加枳壳、前胡各7克,莱菔子5克。

清肺平喘活血汤

“组成”麻黄、杏仁各4~6克,射干、黄芩、连翘、川芎、薤白各5~9克,丹参6~10克,甘草2~3克。

“制法”上药水煎2次,共取汁50克。

“功效”清热解毒,理气活血,化痰平喘。

“用途”适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五子平喘汤

“组成”板蓝根、莱菔子、地龙、五味子各15克,黄芩、桂枝、制半夏、秦皮、葶苈子、白芥子、苏子、桔梗各10克,蝉蜕3克。

“制法”上方10剂,煎水成600克。

“功效”利气消痰,清热平喘。

“用途”适用于毛细支气管炎。

“用法”1岁以下者每次10克,2~3岁15克,4~5岁20克,1日3次口服。

加味麻黄射干汤

“组成”射干、地龙、蝉衣、白僵蚕、苏子各7.5克,麻黄、葶苈子、紫菀、甘草各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宣肺降气,止咳平喘。

“用途”适用于毛细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宣肺止咳汤

“组成”杏仁12克,前胡、陈皮、百部、荆芥、紫菀、桔梗各10克,蝉蜕、甘草各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宣肺散邪,化痰止咳。

“用途”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证属肺气不宣、痰邪内壅者。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蝉蝶止嗽散

“组成”蝉蜕、紫菀、百部、白前各10克,木蝴蝶、桔梗、甘草各6克,佛耳草1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疏风解表,润肺化痰。

“用途”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杏苏散加减方

“组成”苦杏仁12克,紫苏叶、荆芥、桔梗、制半夏、茯苓、紫菀、款冬花各9克,枳壳、陈皮、白前各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用途”适用于风寒袭肺型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麻地射黄汤

“组成”麻黄、威灵仙、射干、黄芩、地龙、紫菀、苏子各10克,蝉蜕、半夏、杏仁、甘草各5克,白僵蚕5~7.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分4~6次服。

“功效”止咳化痰,宣肺平喘。

“用途”适用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镇咳清肺汤

“组成”鱼腥草、黄芩、川贝、桔梗、瓜蒌、枳壳、地龙各10克,半夏9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用途”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等出现的肺热痰咳证。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7日为1个疗程。

金贝止嗽汤

“组成”金银花、生石膏各10~30克,鱼腥草15~50克,桑叶、生黄芩各5~15克,炙麻黄2~6克,桔梗3~10克,薄荷2~10克,杏仁、川贝各5~10克,生甘草3~5克。

“制法”上药加水煎2次,共取药汁500克。

“功效”清泄肺热,宣肺止咳。

“用途”适用于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分2~3次温服,7剂为1个疗程。

桔梗止咳汤

“组成”桔梗、紫菀、百部、款冬花、桑白皮、瓜蒌片各12克,粉甘草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宣肺,止咳化痰。

“用途”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清肺化痰煎

“组成”浮海石、竹茹、黄芩、瓜蒌、杏仁、百部、桔梗、桃仁各10克,胆南星6克,鱼腥草18克,枳壳9克,甘草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宣肺化痰止咳。

“用途”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宣白承气汤加味方

“组成”生石膏30克,大黄、炙杏仁各6克,瓜蒌20克,桔梗、霜桑叶各12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用途”适用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7剂为1个疗程。

银花鱼草饮

“组成”金银花15克,鱼腥草12克,甘草6克。

“制法”将上药放在茶壶内,加沸水浸泡30分钟即可开始饮用,反复加水,饮至药汁近清弃去。

“功效”抗菌消炎,止咳平喘。

“用途”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

“用法”一般每日饮服2剂。小儿药量酌减,并可加适量白糖调味。

活血止嗽汤

“组成”麻黄、桔梗、红花、甘草各6克,杏仁、百部、紫菀、款冬花、丹参各15克,地龙12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活血化痰,宣肺止嗽。

“用途”适用于急性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5日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