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内科疾病
11175200000014

第14章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引起急性胃炎的原因很多,有化学原因、物理原因、微生物原因和毒素原因等。急性胃炎患者常有上腹疼痛、嗳气、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其临床表现常轻重不等,但发病均急骤,大都有比较明显的致病因素,如暴饮暴食、大量饮酒或误食不洁食物、受凉、服用药物等。由药物和应激因素引起的胃炎,常仅表现为呕血和黑便,一般为少量,呈间歇性,可自止,但也可发生大出血。另有一些患者临床上无症状,仅在胃镜下观察有急性胃炎的胃粘膜炎症改变。本病相当于中医“胃脘痛”、“呕吐”等范畴。其发生与寒邪犯胃、热邪伤胃、湿浊中阻、饮食停滞、瘀血留着、虫积扰胃、肝郁气滞等因素有关。临床本着急则治其标的原则,突出止痛、止呕,然后针对病因采取散寒、理气、消食、活血、清热、祛湿、健脾和胃等方法,条畅胃肠气机,使邪去正安。

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方

“组成”葛根15克,黄芩15克,黄连10克,银花15克,神曲30克,麦芽30克,山楂 30克,厚朴10克,木香15克,甘草3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利湿热。

“用途”适用于急性胃炎之胃肠湿热证:脘腹痞胀,呕恶纳呆,大便溏泻或腹泻如注,小便欠利,发热口渴,身重体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保和丸加减方

“组成”山楂20克,神曲15克,莱菔子15克,谷芽30克,麦芽30克,鸡内金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连翘15克,枳实1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消食导滞。

“用途”适用于急性胃炎之食滞胃肠证:脘腹痞胀痛,厌食,嗳腐吞酸,或呕吐馊食,肠鸣大气,泻下不爽,臭如败卵,苔厚腻,脉滑或沉实。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失笑散加减方

“组成”炒蒲黄15克,五灵脂15克,田七10克,党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 15克,石斛15克,淮山30克,玄胡15克,甘草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化瘀和胃止血。

“用途”适用于急性胃炎之瘀滞胃肠证:脘腹刺痛,拒按,呕血,便血色暗,舌有瘀斑点,脉弦涩。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4周为1疗程。舌苔黄腻加黄连、半夏各10小腹胀加佛手、香橼各15克;空腹痛加肉桂5克。

蒲黄解毒汤

“组成”黄芪100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代赭石、丹参、百合、白芍各20克,酒大黄50克,乌药、甘草各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健脾,清热解毒,理气通降。

“用途”适用于急性糜烂性胃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4周为1疗程。舌苔黄腻加黄连、半夏各10小腹胀加佛手、香橼各15克;空腹痛加肉桂5克。

吴茱萸萝卜子散

“组成”吴茱萸15克,良姜15克,萝卜子末60克。

“制法”以上前2味共捣碎,再加入萝卜子末调匀,即可。

“功效”温中止痛,消积宽中。

“用途”适用于急性胃炎。

“用法”填于脐孔中,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

吴茱萸良姜散

“组成”吴茱萸12克,良姜15克。

“制法”以上2味共捣碎,装入消毒纱布袋内,备用。

“功效”温中降逆,行气止痛。

“用途”适用于急性胃炎、胃寒疼痛。

“用法”盖敷于脐上,再用热水袋熨之,每次1~3小时。

葱姜艾叶饼

“组成”葱白20克,生姜30克,艾叶10克。

“制法”以上3味共捣烂如泥,做成圆饼,备用。

“功效”散寒除湿,温中止呕。

“用途”适用于急性胃炎,症见胃脘发凉、胀满疼痛、恶心呕吐等。

“用法”敷于脐部,并用热水袋熨之,每次熨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