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白话颐和园
11171400000004

第4章 颐和园全园的中心建筑——排云殿(2)

排云殿原是专为慈禧过生日受贺而建的。1894年是慈禧六十大寿,排云殿于1888年建成。1892年朝廷以光绪名义发布上谕:“甲午年欣逢花甲昌期,寿宇宏开,朕当率天下臣民胪欢祝嘏。所有仪文典礼,必应专派大臣敬谨办理……”指派礼亲王世铎、庆郡王奕勖等十二人负责“万寿庆典”。次年春天成立了庆典处,决定在这新建的排云殿受贺。可是天不随人愿,到了1894年,正值慈禧六十大寿这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甲午之战”,尽管北洋海军顽强抵抗,终因朝中卖国,而遭惨败。于是慈禧被迫在甲午年八月廿六日下了一道“懿旨”:“……颐和园受贺礼宜,即行停办。”然而在国难当头军事危机的情况下,她仍向各省强征庆典报效,并动用军费,挪用铁路工程款来筹办庆典。虽然未在排云殿受贺,但为筹办庆典的措施大部分执行了。据不完全统计,已为庆典花费白银5406179两5钱6分2厘。恰恰在甲午年十月初十日慈禧六十岁生日那一天,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大连。

且看筹办庆典已用银两的内容:

(一)在颐和园东宫门、仁寿殿及城内宫廷和沿途重点地方支搭彩殿,用银460878两。在颐和国内架彩98间、悬挂彩绸143处以及宫廷内各处架彩,共用各色彩绸206650匹,共用白银1010760两。颐和园内各处悬灯2510只,加上宫廷等处共挂灯6395只,用银6万两。

(二)颐和园内排云殿、仁寿殿、颐乐殿的宝座、围屏及宝座前的各种陈设全部新制。殿内铺设的棕毯、毡片、座褥、靠背、迎手、足踏、幔帐、凳套及帘子等全部新制。仅颐和园殿内陈设就用银114000余两。各处殿宇门座等要陈设匾额、画屏、对联、画斗、横披等,仅锈画屏339张。用银50850两。安排御笔匾额等2708件,用银1万余两。寝宫暖帐用银10018两。

(三)由颐和园东宫门到紫禁城西华门,一路上布置庆典的临时设施60段,共支搭龙棚18座,彩棚灯棚松棚15座,经棚48座,经坛16座,经楼4座,戏台22座,灯楼2座,灯游廊120段,灯彩影壁17座,音乐楼67对,点景46座,彩牌楼110座。其中龙棚经棚等都是五开间架彩,前檐挂黄红缎幡门,内铺地毯,安设宝座、围屏、掌扇、香几、摆水果的大果盘。香案上放玉炉瓶、如意。戏台的门帘、帐幔、桌围、椅披全用红云缎。所有棚、楼、台均挂彩绸。牌楼两面挂玻璃匾对。每段悬灯145只,彩幢8挂,龙旗御杖一对,祝嘏牌一对。同时一路上设饽饽桌850张。每段派官员、茶役、士兵38人和僧众、乐师29人。在颐和园东宫门前,迎面是一座长长的音乐楼,楼前北边一座四方重檐龙亭,南边一座六角重檐绿亭。两亭之间,又有梅花山、菊花山两座点景。此外,对路旁妨碍观瞻不整齐的铺面房也进行整修,仅西直门到西华门就整修了破旧房屋2343问。这一大项共用银240万两。

(四)为庆典受贺筵宴的乐队和献舞人员新制蟒袍、礼服、虎皮裙、豹皮褂、水獭帽等2364件,用银40671两。应用乐器及鼓衣等用银22121两。在颐和园演戏,要置办福、禄、寿三台戏的台衣,其中福台是群仙上寿台衣,禄台是五彩风垂牡丹台衣,寿台是祥云金寿字台衣。还置办万寿无疆砌末(道具)四份,其中罗汉渡海一份、地涌金莲一份、宝塔凌空一份、福禄天长云衣一份。只此一项又用银82090两。再加上其他砌末、兽形砌末和各种行头盔头(服装),总之为筹办演戏共用银52万两。

(五)为筵宴置办宴桌、炊具用银126400余两,置办金碗、金盘、银锅、银壶、金银牙箸(筷)等餐具789件,用银13856两。置办铜锡器皿14200余件,用银3万两。置办各式漆盒318副,用银20376两。另外,由江西官窑烧制绘有“万寿无疆”图案的大小瓷餐具29170余件。

(六)庆典中慈禧和皇帝、皇后、妃嫔等人乘用的金辇、轿舆等全部新造。为慈禧新造金辇一乘用银76913两,还有四人暖轿、凉轿和八人暖轿、凉轿共8乘,用银12500两。为光绪乘用的金龙画轿一乘以及为后妃乘用的暖轿、凉轿6乘,用银15065两。另外为慈禧造明黄漆车两辆,为光绪造红漆车两辆。为后妃造黄油车7辆以及随行人员车辆等,又用银78900余两。

置办仪仗、驾骑鞍辔和执事人员的驾衣、随行侍卫人员的朝衣等11708件,共用银150568两。

(七)为慈禧制作各色绸缎绣龙袍、龙褂54件,绣大红蟒袍50件,各种貂皮、天马皮、银鼠皮氅衣、马褂162件,各色缂丝、江绸寿字图案氅衣等216件,各色绸缎罗绉5977匹件,共用银232000余两。

(八)为慈禧60岁生日加上徽号,置办玉册一份、玉宝一方,用银1923两。为装玉玺打造金箱一个、金印池一个、金钱一个,共用八成色金243两,连同金银首饰和金银器皿由粤海关采办足金1万两,合银386000两。

(九)庆典中慈禧经过或要去的宫殿庙宇也进行修缮。其中有账可查的有慈宁宫用银35万两,宁寿宫20万两,御河桥东西琉璃门70278两。大高殿牌楼和福佑寺43616两,万寿寺碑亭15039两。

(十)在庆典中,慈禧对臣属表示“行庆施惠”,大加恩赏,需置办如意1000柄,瓷瓶500件,朝珠840挂,铜手炉1500个,黄盘300个等,用银34312两。大荷包4000对,蟒缎丝缎4000匹,用银115406两。各色绸缎5675匹,用银10万余两。各色袍料200余件以及手巾、包头等,用银43200两。

以上10项粗略计算共用白银7070194两。相当当时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的八分之一,比当年建清漪园还多260万两。再从档案中查看庆典筹款的来源:

1.“部库提拔”(由国库中提用),主要是从“筹备饷需、边防经费”(国防军事费用)中“提用”100万两。并从铁路工程款中“腾挪”200万两。“共筹备银两300万两,专供庆典之用。”

2.“京外统筹”(由京中及各省筹款),京中有宗室王公和京内各衙门官员,由户部通知各省“量力筹解”。其中一部分是由官员薪俸中扣25%上交。这部分大致为1214100余两。另一部分叫“报效工需”,就是分摊筹款,这部分查有记载的有1767400两。是由京内衙门和各省官员、直隶、两淮、两浙三处盐商报效。以上共计2981500余两。

排云殿匾额和楹联

排云殿匾额和楹联有很多,这里仅举几个例子说说。

例一:

排云殿内匾额:

恩降百祥 蕃釐经纬

万方静谧 永固鸿基

这四幅匾额有一共同的特点,即极力宣扬和美化封建统治者,其意思分别为:皇恩施布,天降多种祥瑞。多福而有条理地治理国家。天下太平。王朝的基业永远巩固。

例二:

排云殿外柱、内柱楹联:

嵩岳大云垂九如献颂

瀛洲甘雨润五色呈祥

叠石起璚峦如山之寿

引泉通玉液有泽皆春

这两副楹联,其意思分别为:中岳嵩山瑞云笼罩,如阵阵歌功颂德之声;仙山琼岛甘雨滋润,有五色飞云献瑞呈样。掇石成仙山,象征着寿比南山;引泉通湖水,好比皇恩被四海,天下皆春。

例三:

排云殿东西配殿匾额:

凤藻腾文 光绚春华

这两幅匾额,其意思分别为:华丽的辞藻,写出美好的文章。光辉灿烂有如春日之华。

排云殿东西配殿楹联:

露气渐移高阁漏

日华初照御堦松

捧日云霞三岛见

随风珠玉九霄闻

这两副槛联,其意思分别为:晨露渐渐在高阁漏刻旁消失;朝阳映照着宫殿阶前的青松。湖中三岛出现于托日的彩云霞光之中;宫中音乐随风飘散在九霄云间。

例四:

排云殿后檐匾额:

天乐人和

意为天上人间皆和畅。“天乐人和”之语,出自《庄子·天道》“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乐人和”,反映出天下人的要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例五:

排云殿后柱楹联:

佳霭集彤闱花皆益寿

祥光凝紫禁树尽恒春

楹联的内容可概括为:彩霞云集映照着红色的宫门,盛开的鲜花都来添寿;祥光笼罩皇城,有常青的树木,都来让春天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