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白话颐和园
11171400000019

第19章 德和园大戏楼

德和园 颐和园内的德和园,位于仁寿殿的正北,其原址为乾隆时的“怡春堂”。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毁于战火。1892年重建,改名为德和园。这座精美的古建筑群,是由颐乐殿、大戏楼(俗名大戏台)和后照殿等组成。其中大戏楼是德和园的主体建筑,它是专门供慈禧太后看戏赏乐的好地方。

所谓“德和”,陶冶性情之意。而陶冶性情,其形式有各种各样,当然包括看戏、欣赏音乐。

“德和”之语,古代典籍已有记载,如《左传》:“君子听之以平气其心,心平德和,故诗为万乘之宝也。”《汉书·礼乐志》里亦有记载:“闻其音而德和,省其诗而志正。”

大戏楼 与北京现存的钟楼、鼓楼、正阳门箭楼、德胜门箭楼,以及东便门的西南角楼一样,是一种高层建筑,只是其用途不同罢了。

大戏楼为翘角重檐三层,高21米,底层舞台宽17米,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戏楼,建筑十分独特,三层舞台之间均有天地井通连,可表现升仙、下凡、入地等情节。底层舞台底部有水井、水池,可设置水法布景。例如,表演孙悟空大闹天宫或《白蛇传》里的水漫金山寺节目时,台上台下还会喷水冒烟,演员可以借助于技术设备,一齐腾空上升,或同时潜入地下,使观众不易捉摸。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杨小楼等,都在这台上演过戏。

慈禧太后与其他封建统治者一样,希望长生不老,永享人间的富贵荣华,很愿意听关于长寿的祝词。而唱戏祝寿,又是慈禧喜欢的一种方式。因此,当德和园大戏楼落成后,大戏楼最高层的匾额和楹联偏重强调了祝寿。

大戏楼上层的匾额为:

庆演昌辰

“昌辰”,为美好的时刻。“庆演”为祝寿演出。所以说,“庆演昌辰”的意思是良辰吉日祝寿演出。

大戏楼上层楹联:

八方开域皆为寿

兆姓登台总是春

所谓“八方”,是古时对四方(东、南、西、北)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这里指普天下。所谓“开域”,原指开拓疆土,这里为治理国家之意。所谓“兆姓”,亦称“兆民”,指天下的黎民百姓。如《尚书·五子之歌》里记载:“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将“八方”、“并域”和“兆姓”与“皆为寿”、“登台总是春”联系在一起,大戏楼上层的这副楹联的意思是普天同庆共祝寿,万民歌舞一派春光。

德和园大戏楼中层匾额:

承平豫泰

这一匾额的意思为:天下太平以音乐歌功颂德。“承平”,是指天下太平。所谓“豫”,即用音乐歌功颂德。“泰”意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大戏楼中层楹联:七政衍玑衡珠联璧合四时调律吕玉节金和。

所谓“七政”,古时是指日、月及五星(金、水、木、火、土)。所谓“衍”,为观测、测量、推演之意。所谓“玑衡”,即璇玑玉衡,《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里作了这样的解释:从汉代起,认为璇玑玉衡是仪器的也大有人在,汉代孔安国说:“瑾玑玉衡为‘正天之器,可运转’,肯定璇玑玉衡为仪器。”《汉书·律历志上》里,对何谓“珠联璧合”作了解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后来逐渐演变成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所谓“律吕”,《汉书·律历志》里作了解释:“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所谓“玉节金和”,指乐器间调之调整适宜,或曰调整得恰到好处。

所以,德和园大戏楼中层楹联的意思为:用浑天仪观测天象,明星辰,群星荟萃,预示着天下人才济济;用律吕奏春秋冬夏四时之音,各种乐器音调和谐。

德和园大戏楼下层匾额:

驩胪荣曝

这一匾额的意思为:欢乐的演出,荣誉的献艺。“驩”,同欢;“胪”,意为呈献;“荣曝”,供献之意。

大戏楼下层楹联:

山水协清音龙会八风风调九奏

宫商谐法曲象德流韵燕乐养和

这一楹联是宣扬天下太平的一派大好形势。山水奏出清越之声,吸引蛟龙起舞,凤调九奏招来百鸟朝凤,雅乐伴以古调,广泛传布圣德之音,俗乐流风余韵,使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