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白话颐和园
11171400000020

第20章 铜牛和“耕织图”

颐和园昆明湖东岸上的铜牛,铸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多年来,它在颐和园里默默地注视着昆明湖的沧桑变化。铜牛卧在青白石雕造的海浪纹基座上。铜牛形象逼真:双角高耸、两耳竖立、目光炯炯。面对昆明湖一池波澜,注视谛听的警觉神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那么,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上安放铜牛,其用意是什么呢?

这就需要从古代传说中的大禹说起。

自古传说,大禹为古代时部落联盟领袖。姬姓,也被称之为“夏禹”、“戎禹”等,一说名“文命”,鲧之子。传说大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命治理洪水。他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在治水13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传说他曾铸造九鼎。他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夏代的开国君主。

因为大禹为人类社会作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后来人们为了祭祀大禹,表示对大禹的敬仰,就编造出了许多传说。有一个传说说大禹治水时,用铸造铁牛沉在江河湖底的办法来除掉水患。到唐代时,开始出现将铸造的铁牛放置在江河湖海的岸边,以此示意可镇住水灾。昆明湖边的铜牛,就是沿袭自古流传下来的旧例。牛背上还铸刻有《金牛铭》,叙述了铸造的用意。其铭为:

夏禹治河,铁牛传颂。

义重安澜,后人景从。

制寓刚戊,象取厚坤。

蛟龙远避,讵数鼍鼋。

潫此昆明,潴流万顷。

金写神牛,用镇悠永。

巴邱淮水,共贯同条。

人称汉武,我慕唐尧。

瑞应之符,逮于西海。

敬兹降祥,乾隆乙亥

铭文的内容,《颐和园楹联镌刻浅释》一书里有这样的解释:“古时夏禹王治水的时候,流传着关于铁牛的故事。这件事意义重大并能够治服洪水,因此后人都照此办理。这种制度犹如汉代人们在身上佩戴避邪饰物一样。兴风作浪的蛟龙要远离这里,何况鳄鳖之类。像昆明湖这样的大水,集聚的水面有万顷之多。用铜铸成这个神牛,用以长久地镇服洪水。无论是湖南的巴陵,还是中原的淮河,都要按此办法处理。人们往往称颂汉武帝,我独慕古代的尧帝。现在国家出现祥瑞的兆头,甚至这昆明湖也有。我对这些上天降下的祥瑞应表示敬意。”铭文末的“乙亥”,即乙亥年,为乾隆二十年(1755年)。

那么,为什么在铜牛背上又铸刻名为“金牛”呢?

因为我国古代人们将“铜”称之为“金”。“金”是对金属类的通称,例如“五金”,就是指金、银、铜、铁、锡而言。

关于铜牛还有一个民间传说。

在十七孔桥的东边不远处,有一座精美古建筑——八方亭。不知哪一年,不知哪个人,来到了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智慧海的高处,往南面眺望。他边眺望边琢磨,越琢磨就越觉得南湖岛像乌龟的背,那十七孔桥与龟背连在一起看,真像17节长长的乌龟脖子,其桥头的那座亭子,就像乌龟的头,与脖子连在一起来看,就像浮在昆明湖水面上的一只特大的乌龟,伸出长长的脖子将头伸向了东岸。由此开始,人们传来传去,这种说法就被传开了。

又传说,当颐和园全部工程竣工后,慈禧曾派她身边的亲信大太监李莲英替她巡视一番。大太监李莲英一开水闸,昆明湖就灌满了水。到了夜晚,整个颐和园灯火通明。他来到全园的中心建筑排云殿前,面对从未见过的这一美景,得意忘形。在美景中,他看得眼花缭乱,忽然间好像看见水面上浮出一只大乌龟,居然动起来,扬起了它那17节长的脖子,将头高高地伸向了东岸。不仅如此,李莲英还感到一时间昆明湖波涛翻滚,狂风大作,有的大树,眼看着被大风刮倒了。

见此情景,李莲英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可把他吓坏了。偏偏凑巧,从颐和园东面的宫墙外,突然传来了一阵牛叫。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居住在附近的农民们晚间归来时,牵着耕牛路过颐和园宫墙外边。此时,干了一天活的耕牛又渴又饿,其中有一头牛开始叫了起来,紧接着其他牛也跟着叫。牛的叫声,被浮在昆明湖面上的大乌龟听见了。乌龟立刻被镇住了,当即就纹丝不动,狂风也停了下来。

李莲英把遇到的这种奇怪现象,一五一十地奏告了慈禧。她听后笑了笑说“咱们老祖宗讲究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人们说京师有五镇。那么有哪五镇呢?东方之镇有黄木厂,其木系金丝楠木,长七丈有奇;京师南方之镇为燕墩,置在永定门一里许;西方之镇,为著名的大钟寺大铜钟;中方之镇,为神武门外的万岁山;北方之镇,自然是昆明湖了。这样吧!你李莲英快去替我下一道令:让京城铸匠工们,赶紧铸造出一铜牛,设置在昆明湖的东岸边上,盯住十七孔桥头上的八方亭及十七孔桥和南湖岛,防止它们再一时间变成一个大乌龟。就让铜牛卧在那里镇水吧!”于是就有了这镇水铜牛。

前边说到西堤六桥时,曾提及豳风桥。其实在西堤豳风桥西,还有耕织图。

清王朝自称“天朝”,这样可以把昆明湖比做“天河”,那么,东侧的铜牛和西侧的耕织图,且可以比喻为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这也可以作为铜牛的另一种说法。

颐和园团城岛四门中的南门题额为“豳风图画”。《诗经》中有《豳风·七月》诗,这是《诗经》的著名的农业诗,通过这门额,人们可以看到封建帝王也是比较重视农业的。为什么?这里从《豳风·七月》与古七十二候说起。

“豳”,古地名,在今陕西旬邑县和彬县之间。《豳风·七月》篇,是对今陕西旬邑县和彬县一带古代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篇分为八章的诗作,它比较生动而具体地描绘了奴隶社会时期受奴隶主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奴隶们的生活,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我国西周时期的阶级矛盾,而且包含有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物候”性的认识,这也是非常宝贵的,并逐渐被列入“七十二候”。

昆明湖东侧的铜牛和西堤的耕织图象征着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那么,自古流传下来的生活风俗,“七夕”牛郎会织女,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中,织女是“天帝”的孙女,亦称“天孙”。“织女”身负重任,就是年年要织造“云锦”。但是,自从“织女”嫁给河西“牛郎”后,就把织造“云锦”的任务中断了。这样,天空无云,不会降雨,影响了大地上的农业生产,王母娘娘一怒之下,大笔一挥,画了一道天河,使牛郎和织女两分离,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后来,“天帝”向“王母娘娘”求了个情,才下令允许织女和牛郎每年阴历七月初七之夜即“七夕”相会一次。

七夕牛郎会织女的神话传说,始于汉朝《古诗十九首》:“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此后,经过多年的流传,经过人们的不断加工修改,到南宋时,牛郎会织女的传说,基本上演绎得比较完整了。

古时人们所说的“天河”,实际上就是天文学上讲的银河系。日常生活中,人们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每当晴朗的夜晚,肉眼就可以看到天空中有云状的光带,那就是人们俗称的天河,天文学上叫银河系。自古始,人们习惯将银河称为“天河”,如唐代诗人王建在《秋夜曲》里,就说“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就织女星来说,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在银河东,与“河”西的牛郎星相对。从天文学来说,这颗织女星,属于自己能发光的天体,是天空中许许多多恒星中的一颗。它的光度,据科学家们测算,要比太阳大50倍;它的表面温度,要比太阳高3000℃,为9000℃。古人为了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就逐渐将二十八宿里面的两颗星牛郎和织女编造成神话传说,即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之夜牛郎过天河去会织女,并且一直被流传了下来。

但是,不论牛郎和织女的神话传说多么引人入胜,毕竟是神话,并不符合科学。唐代诗人杜甫就有这样的诗句:“牵牛处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牵牛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