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际沟通中的成功法则(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
11168700000011

第11章 发现自相矛盾中的幽默

自相矛盾,是通过人物的言行不一、言语的前后矛盾和行为的相互抵触,造成幽默情节中不同人物之间及作品中人物与观赏者之间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性格的不同认识的交叉。自相矛盾是幽默艺术家刻画喜剧性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有着鲜明、强烈的幽默效果。

我们都知道,说话是不能自相矛盾的,这是逻辑思维得以成立的起码条件。然而,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却往往可能产生幽默的趣味,而幽默的趣味恰恰从逻辑上不通的地方开始。这种不通的逻辑作为一种结果引起人们的震惊,推动我们去想象它的原因,而这原因往往是十分有趣味的。在生活中,有许多精彩的自相矛盾的幽默。

有个笑话说,一个人被妻殴打,无奈钻入床下。

其妻喝令:“出来!”

其夫曰:“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话,说不出来就不出来。”

这种自相矛盾的幽默,讽刺了表面上气壮如牛,实际上胆小如鼠的行为,最为精彩的是以大丈夫的坚决性做出怕老婆的行为。

自相矛盾的幽默就其功能来分有两类:一是讽喻他人的;二是自我暴露的。

有个县官最怕老婆,经常被老婆痛骂,有时还被老婆打几下。有一次,他的脸被老婆抓破了。第二天到衙门上班时,被他的顶头上司州官看见。州官便问:“你的脸怎么破了?”

县官不敢讲实话,只好对州官说:“晚上乘凉时,葡萄架倒了,砸在头上,脸也被葡萄藤划破了。”

州官大笑:“不要瞒我,一定是给你老婆抓破的。天底下就数这种女人可恶,这回我非要治治她,快派人去把她给我抓来。”谁料想,这话偏偏让州官的老婆在后堂听见了,一脸怒气地冲了出来。州官一见老婆,没等她开口,赶紧对那县官说:“算了,算了,这事先缓一缓,你也暂且退下,我后院的葡萄架也快倒了。”

自我暴露往往有故作愚蠢、自我调侃的特点,纯属搞笑,常用于融洽人际关系,所以人们在社交场合特别喜欢应用。

一位朋友起身要回家,而外面正下雨,他向主人说:“下雨了,请把雨衣借我用一用,好吗?”

主人想开个玩笑,就一本正经地说:“可以,不过你要留心点,千万别把我的雨衣弄湿了。”

明明下雨,把雨衣借给朋友,却又不让打湿,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种幽默是戏剧性的。之所以幽默是因为所说的所谓条件不可能办到。

在社交场合中有这样一种规律,越是生疏的人,越是彬彬有礼;而越是关系亲密,越是可以开一些过头甚至荒谬的玩笑。由于是自相矛盾的、玄虚的,因而不带有攻击性,反而显得风趣可笑。

自相矛盾幽默法,除了自我暴露一类以外,也有讽刺型的。其特点是把矛盾的不相容性以夸张的形式突出,以显示其荒谬性,以此来批评或讽刺某种对象。

自相矛盾带给人们的幽默效果,立足点在语言学和逻辑学的交叉点上:言谈符合逻辑规律,言语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是人们能够顺利交流思想、实现彼此交往的起码条件,但其中并不存在半点幽默价值。而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却可能产生幽默的趣味。因为在自相矛盾的情况下,言语失衡,逻辑错位,于是,逻辑上的相悖、言语的倾斜,带给我们震惊,幽默趣味便在其中孕育了。

有一个老人今年60多岁,退休在家闲着没事。一天他突然心血来潮,想为小孙女做个小板凳。可是事情非常不凑巧,老人请来的木匠是半路出家,又不肯认真学艺,做得很糟糕。

木匠在老人家干了一整天后,向主人讨工钱。

老人说:“你做的活儿太慢了。”

木匠说:“你没听说吗?慢工出细活。”

老人说:“你做的活儿不光慢,更重要的是质量太差。我还白白贴了三顿饭。这样吧,就用这只板凳给你抵工钱吧。”

木匠不同意,分辩道:“别把人当傻瓜。谁会要你这个丑凳子?缝又大,板又斜,四只凳腿都不一样,能值什么钱?”

木匠是聪明还是愚蠢呢?毫无疑问,偏执一端的回答,都是不完整的。读者朋友看了这个故事后,也许不会去探讨这个问题,但是木匠貌似聪明实则愚蠢的辩白,也会让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