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代女帝:武则天
11163100000005

第5章 坐龙庭改朝换代

“男女之大防”是维系夫为妻纲、男尊女卑的儒家伦理道德社会的重要手段。

按封建礼仪,男女是不可以随便见面的。既然连孔圣人都认为“食色性也”,那么男女随便见面、日日相处,一定会克制不住人的本性,做出有辱君子和淑女气节的事来,特别是女子的贞、静、贤、淑也随之没有了,如此一来,女子从于男子,妻子受男人支配也会成为一句空话。由此可以看出,女人自古以来被限制着行动的自由。

武则天为了树立有道明君的形象,也曾试图迎合儒家伦理道德,组织人撰写《烈女传》、《女则》之类的书,倡导道德教化。但身为女子她更多地表现出对女子命运的同情,打破了一些男尊女卑的老规距。她在给高宗上的“请父在为母终三年服表”中说:“礼,缘人情而立制,因时事而为范。变古者未必是,循旧者不需要太多也。至如父在为母服止一期,虽心丧三年,服由尊降。窃谓子之于母,慈祥关爱之情也特别深。非母不生,非母不育。推燥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瘁,恩斯极矣!所谓禽兽之情,犹知其母。三年在怀,理宜相报。有父在为母服止一期,尊父之敬虽周,报母之慈有阙。且齐衰之制,宿命可以相相差减。更令周以一期,恐伤人子之志。”她在荣归故里之时,曾代高宗下诏授并州八十岁以上的妇女以郡君的光荣称号,在泰山封禅时,她打破女子不能封禅的旧规,亲率内外命妇登山祭祀。这些都是她勇敢于打破陈规旧礼尝试提高妇女地位的纪录。在她辅政几十年的时间里,基本上一直是垂帘听政,接待臣下和接受朝臣、万邦使者的朝觐时,与臣民总有一帘之隔。尽管如此作为很不适宜,但她身为皇后、太后,又必须这样做,按照宫廷规则行事,向传统习惯低头。但是现在,她既然要做一国之君,怎么能还与臣下一帘相隔、躲躲闪闪呢?她在《臣轨》中一再阐明“君臣一体”的观念,说:如果君臣不能面对面交锋、进行交流,那怎么能做到所谓的君臣一体呢?皇帝是臣民的父母,臣民是她的子女,父母能不与子女面对面的交流吗?她是君王,驾驭天下,应该向众人展现皇帝的风采,展现她非凡的威仪、气度,让万民敬仰。因此,武则天决心打破女子不能见外人的传统,走出帷帘,

大大方方地与臣民接触,与臣民交谈。在拜领“宝图”的大典中,她就已经撤去了帷幕,无限光彩地主持庆贺仪式了。

垂拱达到四年十二月己酉,武则天率领睿宗皇帝、皇太子拜祭洛水、受宝图。

朝廷内外的文武百官、周围藩属各部落酋长、邻国的使节也都扈驾随行,沿途鸾卫仪仗绵延数十里,部队行进,各种雅乐齐奏。到达洛水,司礼官员已经搭起祭坛,武则天亲临致祭。她头戴冕旒,身穿兖袍,徐步登坛,皇帝与太子随后而上,焚香点烛,案前供着“天授宝图”。内外文武百官、部落首领各依次站立,各种珍禽、奇兽、异宝按次陈列在祭坛之前。乐队演奏着武则天亲撰的《唐大享拜洛乐章》十四首。这么盛大雄伟的场面,为大唐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唐大享拜洛乐章》十四首歌词具体内容如下:

昭和九玄眷命,三圣基隆。奉成先旨,明台完成功德。宗祀展敬,冀表深衷。

永昌帝业,广传淳风。

致和神功难测兮运阴阳,包藏万宇兮孕八荒。天符即出兮帝业昌,愿顾明祀兮降祥祯。

咸和坎泽祠容备举,坤坛祭典爰申。灵睹遥行秘躅,嘉贶荐委殊珍。肃礼恭敬载展,翘襟邈志逾殷。方期交际相应。

七和祗荷坤德,钦若乾灵。不可罔置,兴居匪宁。恭崇礼则,肃奉仪形。惟凭展敬,也于推者非馨。

拜洛菲躬承睿顾,薄德忝坤仪。乾乾遵后命,翼翼奉旧规。抚俗勤虽切,还淳化尚亏。尚未弘至道,何以契明祗。

显和顾德有惭虚菲,明祗屡降祯符。汜水初呈秘景,温洛荐表昌图。玄泽流恩载洽,丹襟荷渥增雅。

昭和舒云致养,合大资生。德以巩固,功由永贞。升歌荐序,垂币翘诚。虹开玉照,凤招金声。

敬和兰俎既升,苹羞可荐。金石载设,咸英已经改变。林泽斯总,山川是遍。

敢用敷诚,实在不能忘倦。

齐和沈潜演贶分三极,广大凝祯总万方。既然推荐羽旌文化启,还呈干戚武威扬。

德和夕惕同龙契,晨兢当凤康。推崇儒习旧规,偃伯循先旨。绝壤飞冠盖,

遐区丽山水。幸承三圣余,全属千年始。

礼和百礼从容,千官肃事。灵降舞兆,神凝有粹。奠享咸周,威仪毕备。奏夏登列,歌舞撤肆。

通和皇皇凝瞄,穆穆神心。暂动凝质,还归积赞阴德。功玄枢纽,理寂高深。

衔恩佩德,宣志翘襟。

归和言旋云洞兮蹑烟涂,永宁中宇兮安下都。包含动植兮顺荣枯,长贻宝贶兮赞璇图。

归和调云阙兮神座兴,骖云驾兮俨然将要升。腾绛霄兮垂景祜,翘丹恳兮荷休征。

武则天的十四首祭祀歌词,在这里乃是存其原貌,以便让读者能一睹武则天在宫廷文学上的风采。近人谢元量在其所编《中国妇女文学史》中,特别开设一章专门谈才人出身的武则天的文学成果,称赞她为“古今妇女之冠”,“自来妇女亦无此大手笔”,评价非常高。

在她的十四首歌词里,武则天大做神灵的文章,极赞上天对她的恩宠,利用了儒家的“天人感应”学说来叙说她取得的政绩。同时,她也做作地表示还“有惭虚菲”,“未能弘至道”,仍然需要努力奋斗,把“三圣”(即高祖、太宗、高宗)传下来的基业,在她这里继续发扬,励精图治,使之传流遗至千年,“永昌帝业,式播淳风”。

在她的祭祀歌词中,提到了“明堂毕功”,明堂是武则天统治时期建立的最雄伟的宗教建筑。建明堂是源自于《孝经》中“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的记载,以及《周书·文王居明堂》篇的有关记载而兴起建立的。明堂古已有之,大概从西周以前就已建立,但史书中只有明堂之名而仍旧没有具体制度。自汉朝以后,诸儒议其制度,并无定论,各朝按各自的设想而兴建的明堂,都好像有些不合古礼。隋朝无明堂之建筑。但综其意旨,明堂是古代帝王与神灵沟通的地方,在这里既祭祀上帝与皇家祖先,又可以用来宣布政令,举行朝会、祭祀、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表示愿意接受神灵的监督审视,按上天的意旨办事。但究其实质,则是以宣扬政教合一、皇权天授、显示帝王威仪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建筑。

在唐太宗、高宗之时,已议要兴建明堂,但因对古制不了解,而隋朝又没有现存制度可以借用,诸儒对制度仍然意见不一,所以没有给予兴建。武则天临朝,发

誓要大展鸿图让帝业永昌,其中当然包括确立皇帝的威仪,兴建明堂。她知道群儒争起来一定又会没完没了,所以只与北门学士议其制度,不问群儒。按诸儒议论,明堂应该建立在国都之阳、丙巳之地、三里之外、七里之内的地方。武则天认为如若按这种设想离宫太远,祭祀、布政很不方便,既然周礼记载“文王居明堂”,那么明堂应建在宫里而不是郊野。所以她尽其全力力排众议,在垂拱四年二月下令毁乾元殿,在那里建造明堂,让建筑大师、和尚薛怀义主管设计、施工并且督促完工,参加兴建的劳工有数万人,年底即完工。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四方宽三百尺,共列三层,其所含寓意为上天、空间、大地。下层四室,表示四个季节,并各用四种颜色;中层十二室,表示十二时辰;顶层是圆盖,象征上天,有九条龙捧着它,上面还有一只一丈来高的铁凤,用涂抹修饰。在明堂的中间竖着一根约十人围抱那么粗的巨木从上到下贯通作为支撑。底下还有铁嗣的沟渠用来通水。整座建筑巍峨高耸,富丽堂皇,极为壮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看见后极为感叹,曾写下有名的《明堂赋》。太后参观明堂后,非常满意,遂赐名曰“万象神宫”,并在这里举行盛会,宴请群臣,赦天下,允许平民百姓到明堂自由参观。

次年(公元 689 年)正月,武则天又在明堂大宴群臣,并且祭祀天帝、祖先。

当天太后身穿帝王的衮冕服饰,腰带上佩着三尺长的大圭,手中执着二寸长的镇圭,为初献,皇帝为亚献,太子为终献。先祭昊天上帝,次及高祖、太宗、高宗,再祭魏王武士彟,最后祭五帝。祭祀结束,武则天登上则天门,宣布改元“永昌”,大赦天下。第二日,武则天坐在明堂宝座上,接受百官上朝恭贺。第三天,她在明堂宣布政策,并颁布九条政令以训导百官。又次日,再一次宴请群臣。

这两次盛大活动武则天都是按照天子的规格主持进行,丝毫没有因为是一个女人而藏藏掖掖、躲躲闪闪。她实质上是在昭告天下她是名符其实的君主,无人敢阻挡她。但她在祭典上又表明她是继承先帝的遗志,治理天下,永昌帝业,高明的玩弄政治手腕。

明堂的建筑师是武则天所十分宠爱的男侍妾薛怀义。武则天自高宗去世,对高宗的确是思念至深的,在她的祭祀文章、言论及常年的祭祀活动中,经常提到他,由此可见三十多年的恩爱之情难以割舍。不过,武则天也不愿受制于礼法的局限,认为女人一定就要守贞。所以在三年服制刚刚结束,她即宠爱了一个男侍

妾薛怀义。

作为一个女人,武则天也同样需要温情的慰藉,外在的刚强并不能添满内心的幽寂。在君临天下的位置上,她高高在上,威严肃穆,冷静沉着地与政敌较量,但高处不胜寒。在寝宫之中,孤独、寂寞和思念不时地缠绕着她的心。也许女人更了解女人的心。与 62 岁的武则天年龄相仿的高祖女儿千金长公主与武则天交往非常深厚,自己也有着与她同样的痛苦,所以她非常理解武则天的心情,把她宠爱的一个叫冯小宝的男侍妾向太后推荐。冯小宝是郡县(今陕西户县)人,多才多艺,是一个民间医生,更精通木工建筑和雕塑,还懂武功。按武则天的称赞是有“巧思”,是古代的文人最瞧不起的“末技”相当于科学家和艺术家。武则天很喜欢他,给他赐名怀义,并且因为他的家境寒微,让他与驸马都尉薛绍合族,令薛绍以叔父称呼他,冯小宝就成为薛怀义。太平公主也很赞同母亲的行动,对这位“叔父”薛怀义很尊敬。

为了让薛怀义能出入宫禁,并且能够避开嫌疑,武则天让他剃度为僧,并修缮白马寺,以薛怀义为寺主。宫中需要做的一些精巧营建之事即交由他进行。但薛怀义品性不端,仗恃太后之宠,出入宫禁乘御马,派遣宦者十余人跟从。士民遇到他要赶紧躲避,靠近就要被他打得头破血流,然后他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扬长而去,朝廷权贵见了他,深知是太后之宠,对他格外尊敬,向他跪拜。

连武承嗣、武三思这样威风的外戚也按奴仆之礼侍候他,为他牵马执鞭。薛怀义见此,于是更加目中无人,还聚集一帮无赖少年削度为僧,横行不法,人们都不敢说他。左台御史冯思品经常训斥他不守法度,要弹劾他。他有一次遇到冯思品,竟然命令随从殴打他,差点把他打死。

一次,薛怀义碰到宰相苏良嗣,傲慢无礼、大摇大摆地从他面前走过去,只当没看见。苏良嗣大怒,命左右把他拖倒在地,打了他数十记耳光。薛怀义因此倍感羞辱,向太后告状。太后却笑笑,而且反过来批评他说:“阿师应当从北门出入,南衙乃是宰相往来的地方,你不该主动去惹他们。”

对于武则天私自宠爱男宠之事,特别是对薛怀义的横行不法,朝廷内外意见很大,议论纷纷,说的话也很难听。补阙王求礼上表谏奏道:“太宗时,有罗黑黑善弹琵琶,太宗把他去势,让他进宫教导宫人。陛下若以薛怀义有巧性,想其成为宫中驱使者,臣请阉之,以不乱宫闱。”这明显是针对太后,对太后的行动

提出了严厉地批评。但武太后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因此对他们的批评并不以为意,也不加以责罚。

议建明堂时,武则天对薛怀义的建筑技术非常信任,把一切委托他进行,结果明堂建得非常符合她的心意。为了奖赏他,就封他为左武卫大将军、梁国公;还命他在明堂后面再建造一座更高的天堂,里面供奉由薛怀义所建造的大佛像。

永昌元年,武则天还特别派遣有武功的薛怀义为新平军大总管,北讨突厥。

薛大总管行至阴山之紫河,一路都没有遇见突厥人,于是在单于台刻石纪功而还。

既而武则天又令他统兵击突厥骨笃禄部。其作战情况史家不屑于记载,胜负如何所以不得而知。战争归来,又授为右卫大将军,赐爵鄂国公。武则天让薛怀义统兵,也是让亲信自掌兵权的一种政治策略。

武则天想要名正言顺地当皇帝,必须要找到合法根据。古代建国,不论是打来的江山还是篡夺的江山,都必须经由合理的根据,这样才显得冠冕堂皇,不与正统的君权观念相违背,以冀得到臣民的拥戴。武则天当然也要遵循这个惯例,使自己夺取皇位能够尽量顺利一些。她既想称帝,但是还是不能摆脱内心的矛盾。

她要做皇帝自然就不能以李唐的名义,因为她姓武而不姓李。但如若以武姓代唐,那么丈夫的李姓又怎样摆呢?这个恼人的问题不仅在她称帝时困扰着她,甚至缠绕着她终身。不过,事已至此,决心已下,她还是下定决心地一步步迈向最高的皇帝宝座。

首先,她从《周书·武成篇》中找到了以前开国帝王惯用的符谶,认为这一切是武姓称皇的预言和先兆。于是,武则天在永昌元年(公元 689 年)十一月,废去夏历,改用周历,以这年的夏历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这仅仅只是武则天改朝换代一切更新的初步开始。

与此相伴随,武则天还将十几个在诏书、祭祀中常用的重要的比较字改成新字进行颁布推广。这些新字是由她的从姐之子宗秦客所创造的。宗秦客有些小聪明,对这位姨娘极尽奉承之能事,早就劝武则天称帝,像所有的武家外戚一样,他也希望由外戚得以变为宗室,然后子孙后代永享富贵:

像其他女人一样,武则天也深受男尊女卑的观念之害,连名字都没有,但是没有名字怎么能当皇帝、将名字写在史册中呢?“武氏”这是一种对武则天不公平的称呼,决不能以此来把自己写进历史,武则天希望有一个响亮并且能够体现

她的地位身分和业绩的名字。宗秦客正是迎合了她的这一需要。武则天独自取名字为“照”,宗秦客把“照”改成“曌”字,这字不仅巧在是“日月当空,恩被天下”的寓意上面。而且更是巧用这个字对儒士的攻击作了回应。儒士认为武则天是女子,只能主“阴”,不能处阳位、当皇帝。而现在武则天名字里既包含了月(为阴),又包括了日(为阳),阴阳调和,理当主宰天下。所以这个名字是对武则天地位的一个生动而真实的写照,也是武则天与习惯势力对抗、造其舆论而采纳的绝妙的方式。而其它的字,如天、地、日、月、星、国、君、人、年、正、载、初、授、证、圣等计十六字则显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在诏敕、礼仪、宗教、祭祀上通过新文字打上武则天的烙印,给予更新的用意。

在儒家经史里面,她能做的文章就只有这些了,剩下一些几乎全是对她不利的东西。道教她曾经尊奉过,但那毕竟属于是李家的东西,是他们做同样的文章时已经用过的旧东西,她现在自然不能用。好在武则天曾经读过三年多的佛教经典,也曾经做过三年的空门释子,在佛教上她非常有灵性:一想到佛,她就记起了那时曾读过的大乘佛教经典,似乎渗透女身受记为转轮圣王成佛的教义。看来,佛教里面有这方面的东西。可惜,她没有去向在唐的倭国留学生和使者去请教,否则,他们一定会向她侃侃而谈起在武则天当才人时期,他们的皇极女皇执政四十年的事,倭国国民对此是没有抵触的,而且在武则天登上皇帝的这年,倭国又一个女皇持统女皇登位,其间过程简单轻松得很,没有武则天这么劳心费神。

不过,她现在有了线索,自然而然就不会放过;她密召薛怀义进宫,让他查阅佛教经典中有关女主转轮的经文,如果他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就找一些有学问的高僧帮助去查找。薛怀义知道武则天之意,连忙回到白马寺,让人翻阅细检佛经。经过几个昼夜的查找,终于找到后凉时高僧昙无谶翻译的《大方等大云经》

(又名《大方等无想经》),里面就有关于女身称王的经文。因此,薛怀义等人又赶紧将其进献给太后。

太后依据指点翻到经文的第四卷《大云初分如来涅架健度》,上面有一段佛对净光天女说的话:“天女,当时的王夫人就是你身,你在佛那里听过《大涅架经》,因为这个缘故,现世能够上天。恰巧奉我出世,又能听到很深的教义。舍弃你的天身,就以女子当一国之王,得转轮王所统领的四分之一的土地……你在过去是菩萨,由于为了感化生灵,变现为女身。”武则天一见,觉得非常有意思,

可以用佛理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转轮女身,当人间皇帝,如此这样谁能去反驳论证她不是呢?经文的第六卷《大云初分增长健度》就更是非常直接了,上面写道:

“我死后七百年,南天竺有一个叫做无明的小国,那国中有条名叫黑伦的河,南岸有个名叫谷熟的城,城里有个名叫等乘的国王,他的夫人生了一个名叫增长的女儿。她容貌端丽,十分受人敬爱,遵守佛教的戒律,精心修养不知疲倦。那个国王因为生了这个女儿,所以年成丰收,无比快乐,人丁兴旺……一日国王突然死去,那时诸大臣就请这个女儿继承王位。那女儿继承王位后,威严使天下都得已臣服。东方诸国都来奉承,没有敢违抗的。”这简直就是像说武则天,只是她的父亲不是国王罢了,其他的事可以说一模一样。武则天兴奋起来。什么女人不能当皇帝,全是假话,是儒家男人哲学的霸道,女人治国就会使天下大乱吗?不,自己治国三四十年,百姓不照样过得好好的,天下不照样太平无事,佛经里记载的不也是“天下人都臣服”吗?她要让天下人都看看这部经典经文,开化开化头脑。于是她命令薛怀义找高僧对经文旧译再进行新的诠释,然后颁行天下。

薛怀义找到法明等高僧,把来意解释清楚。他们便开始对《大云经》进行新的诠释,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完成了四卷《大云经》新注释。法明将《大云经》

上表呈于朝堂,并说:当今太后是弥勒佛转世,应当替代唐朝为阎浮提主(大地之主宰),《大云经》和《大云经疏》都记载,北魏道士寇谦之说过:“火德王,王在止戈”,止戈正应着一个武字。又说:“武兴圣教,国之大珍。”这些谶语都应在武则天身体现上。

武则天当时立刻将《大云经》颁行天下,并敕两京及各州都要建寺珍藏《大云经》,并由高僧登上高座讲解,由此开始全国的洗脑教育。参与注疏的法明等人,都赐以县公的爵位,赐紫袈裟,银龟袋。通过这些政策,《大云经》和武则天应当女皇帝的理论根据就很快传布到全国各个地方。

对于佛教在她称皇帝大造舆论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武则天感激不尽。在称皇以后的第二年,她下令提升佛教于道教之上。制书云:“朕先蒙金口之记,又承宝偈之文。历教表于当今,本愿标于曩劫。大云阐奥,明王国之祯符;才能得到发扬,显自在之丕业。驭一境而敦化,宏五戒以训人。爰开革命之阶,得以启开维新之运。宜叶随时之义,以申自我之规。虽实际如如,理当充已其先后;翘心恳恳,畏展于勤诚。自今以后,释教应处道法之上,缁服应处黄冠之前。庶得道

有识以皈依,极群生于回向。布告遐迩,知朕意焉。”意思是说:朕承蒙佛金口之言,宝偈之文,来表明本人的前身和今日当皇帝的预兆,又一直起着教化人民、五戒训人的重大作用。正是佛教开启了今天的革命维新。因此应该广泛宣传佛理,从今以后,佛教应在道教之前,以使有道有识之士知道皈依,使群伦知道推崇,此后将此布告天下。从此以后,佛教备受武则天之推崇。在武周时期拥有特殊的地位,以至出现“逃丁避罪,并集法门”的现象。当时寺院遍及全国,并占有大量的土地,拥有自己的佃户,与国家相对争夺纳税粮户,以至在唐朝中期开元、天宝时,不得不大量裁汰僧尼,并取消其所拥有的特殊待遇。

在大造舆论的同时,急不可耐的武氏外戚更是疯狂地活动,网罗党羽拥戴武则天当女皇。朝中一些低层官员和地方州县官员也纷纷表示拥护,献忠心。拥护武则天的人一时聚集成群,到处是一片武则天的颂歌和劝进的呼喊之声。而那些熟读诗书的儒生们,有的见大势已去,乐得跟着呼喊,把拥护李唐之心转移向拥护武氏,以保禄位,这些人本已是开口称“陛下”,闭口称“老臣”,转变起来不觉得太别扭。有的则表面上拥护,而心里则不然,面对才识渊博、勇气过人的武则天,他们心里充满矛盾:是拥护这位的确让他们佩服的武则天当皇帝,把士大夫的腐气和脸皮统统抛开,甘愿称作新王朝的顺民?还是恪守士大夫理想、坚守忠贞、鼓起勇气斥责其“篡夺”正统的大逆不道行为,博得青史留名?他们决定不下,真可称得上是“左右为难”。有的则暗蓄报国之志,既然当过李唐江山的看守,食过李家的俸禄,岂能折节另事他姓的天下,因此准备随时跳出来,但又畏惧武则天的威仪和那帮无法无天、如狼似虎的酷吏,不敢贸然动手,同时也乐得暂时吃武则天的俸禄。不过,接受也罢,不接受也罢,武则天称皇帝已是所在必行。观念的转变毕竟不是一时一刻的,特别是曾经受过良好教育的儒士们。

有奶便是娘的人主要是小人物,一场更新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告密能使一个平民做五品官,拥戴竟可以让小人物突然变为大人物。天授元年九月丙子,大概是刚从八品官提拔上来不久的侍御史傅游艺率领关中百姓九百余人分别从某些地方汇聚东都、奏诣志在向武太后上表,请武则天当皇帝,改国号为“周”,赐皇帝武姓。这显然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劝进活动,否则不会连国号都与武则天心中拟定的一致。当然,武则天不会亲自去组织,而肯定是武姓外戚见时机成熟而发动和收买的。古代虽没有选举一说,但投赞成票与反对票的比较差异是愚

人都会盘算的,不投武则天这一票会有杀头危险,而投她的票则有银子可赚,可能跟着得到升官等特殊待遇,两者比较起来,肯定后者合算。既然有人找上门来发动拉选票,也就不惜徒步数百里,跟着响应。因此可以说第一次劝进并不是完全发自内心的,但紧接着引来一次真实的请愿活动。

傅游艺带头请愿虽然没有得到太后的许可,但却马上被提拔为给事中。这时,朝野都觉得到了该表态度的时候了。于是朝野百官一个不拉的上表来了,外戚尤其更积极,宗室无可奈何地虚情假意来了,远近百姓来了,百部酋长、僧尼道士也来了,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汇集达六万余人。他们或是出自真心、或是见机行事、或是出于无奈、或是起哄看热闹,都上表请太后当皇帝,类如傅游艺等所请。

他们说:“天意如此,人诚如此,陛下何以辞之!”皇帝李旦也上表白请求赐予姓母亲的姓氏。次日,群臣上朝,各位大臣还报告说:有凤凰从明堂飞到上阳宫,聚集在梧桐树上,很久以后才向东南方向飞去。而且还有数万只赤雀聚集在朝堂上。这表明是太后称帝的吉祥征兆。大家一致请求太后称帝,接受天赐之吉兆。

当然,如果真有凤凰这一物种,而且那么有灵性,就应该飞到上阳宫后不飞走了,起码应该停留到让武则天亲眼看到。武则天当然也知道这是谎言,但百官从以前争执言论女主执政、国家不祥,到如此一致地争献祥瑞,她感到非常欣慰。她想:

不久以后,她的新朝代终会让他们接受,他们终会做她的顺民忠臣的。现在,既然他们一致奏请,武则天也就不忸怩了,她本来就是一个果断勇敢的女人,演这出戏也是她出于形势所逼的。

九月庚辰,太后接受皇帝及群臣之请。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壬午这天,武则天御则天门楼,戴上皇帝的冠冕,披上龙袍,向天下宣布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年号,尊号为“圣神皇帝”。同时,以皇帝为皇嗣,赐姓武氏。皇太子改为皇孙。

这一年,武则天已到达六十七岁的高龄了。

丙午,武则天终于得以在神都立武氏七庙,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以他作为自己的最早祖先,妣姒氏为文定皇后;四十代祖平王少子武为睿祖康皇帝,妣姜氏为康惠皇后。然后是武则天的真正祖先,也就是五代祖、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在庙室中有自己的位置。武姓外戚终于可以如愿以偿,摇身变为宗室。侄儿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攸宁为建昌王,而其从侄攸归、重规、载德、攸暨、懿宗、嗣宗、攸宜、攸望、攸绪、攸止十人为郡王,另外改立兄孙

六人为郡王,诸姑姊皆为长公主。

在此特别时期,武则天对中枢机构进行调整,派遣宗室及亲信控制各首要职位,论功行赏,以维系刚建立的新王朝的稳定。武承嗣前一年早已是文昌左相,岑长倩为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现在又以司宾卿史务滋为纳言,凤阁侍郎宗秦客为检校内史,给事中傅游艺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与此同时傅游艺与岑长倩、右玉钤卫大将军张虔晶、左金吾大将军丘神劫、侍御史来子殉等并且赐予武姓。傅游艺在一年之中,从青衣(八、九品官员服饰)、绿衣(六、七品官员服饰)、绯衣(四、五品官员服饰)一下子升到紫衣(三品以上官员服饰),所以当时进行百官谈论称他为四时仕宦。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武则天迅速派史务滋等十人巡抚诸道,了解地方官吏及民众对她当皇帝的反应,并十分广泛延揽人才为新周朝所用。

天授二年(公元 691 年)正月,圣神皇帝在万象神宫接受皇帝尊号,命令旗帜全部着改为赤色,定都在神都洛阳。将国家的象征、帝王需要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即社稷移到神都。又把武氏祖宗的神主迁进太庙。原本放在长安的李家太庙改为享德庙,四时仍祭祀高祖、太宗、高宗,其它各室关闭不再进行祭祀。通过这种调和手段,她总算把最伤脑筋的李家和武家的祭祀问题解决了。然后,大享明堂,祭祀昊天上帝,百神从祀,武氏祖宗配享,李唐三帝亦同配,这是特殊人物、在特殊情况下采用的特殊祭祖政策,这种与众不同的发明,只有不拘一格的武则天才能够想得出来。

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个女皇就这样登基了。从古代中国这个存有顽固的男尊女卑的社会传统来看,这确是一件特别奇特新鲜的事。只有武则天这个才干十分突出、敢于打破旧规、敢闯敢干的女人才做得出来。同时,也只有在唐初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下才会出现这种特例。从个性来讲,武则天所做的许多事都令人感到惊奇不已。这既有一般意义上的,如创造新字,提高妇女地位,改姓氏等等;也对后世具有开创的特殊意义的,如地方监察制度,殿试制度,自荐用人制度等等。从特殊环境来讲,所谓特殊就在于李家皇族的腐败衰落,武则天才得以一步一步走向皇帝宝座;也在于士族豪门势力走向衰亡、庶族地主正在提升之中,武则天的所作所为符合他们的需要,因此她受到来自庶族地主的拥戴;还在于唐代对女性相对宽松的社会文化生活特色,凡此种种造就了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这

种特色后来随着宋明理学的精神统治而逐渐消失了。同时,这位女皇的出现也是由于许多特殊的机遇而成就起来的,我们可以设想很多如果:如果唐太宗不英年早逝,如果没有爱上武则天,如果高宗对武则天不去纵容支持,如果武则天不那么身体健康等等。的确,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大环境里,一个女皇的出现是很多各种不同因素的凑合,以及武则天这个人本身拥有的许多独特的品质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