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华实用养生宝典
11161800000003

第3章 生命

生,是指生殖、出生、生长之活力;命,原意为指使,指“天赋之命”,“非人力所能为者”,即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总之,生命是具有生长、发育、活动的能力,并按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过程。“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从精卵结合开始,经怀胎而诞生。诞生以后又经历幼年、少年、青年、壮年及老年各个时期。因此,探索生命规律,对于以抗老防衰使人类同登寿域,尽终天年为目标的中医养生学来说,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1.生命的起源

祖国医学对生命起源的学说,在《黄帝内经》中有详细而具体的论述,认为生命物质是从无边无际的宇宙中的“太虚元气”,在天、地、日、月、水、火相互作用下,由无生命的物质演变化生出来的。天地之间所以有品类无限多样的物种,都是由物质自己的运动和变化,在时间进行中形成的。根本无须任何上帝、神仙,无须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就是这个意思。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然》中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其观点与《内经》是完全一致的。人是最高等的动物,但也不过是“物之一种”,是从万物群生中分化出来的。所以《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以天地之气生”是说人类生命的起源,源于天地日月。其实圭要源于太阳的光和地球的水。一切生物,归根到底,既要依靠太阳的光和热,又要依靠地球上的水。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如果地球上没有水,生命也永远不会发生。有机体必须与周围环境进行代谢,而构成机体的元素,都来自自然界,主要来自地球。由此可见,太阳是生命能量的源泉,地球的水(及其所溶解的各种营养物质)是生命形成的原料。有生命的万物必须依靠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水才能生存。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当然也不例外。

“四时之法成”是说人类还要适应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才能发育成长。因为人生天地之间,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变化,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的内环境产生影响。而人体的内环境的平衡协调和人体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基础。正常情况下,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可使内环境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人的活动违反自然变化的规律,或外界自然环境发生反常的剧变,而人体的调节功能又不能适应时,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而产生疾病。这说明“适者生存”仍是生物界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人类只有认识自然,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

2.生命的运动形式

《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就是说,生命活动是自然界最根本的物质,气的聚、散、离、合是运动的结果,生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活着的人体,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人体。《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进一步指出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用。”这就说明,只有运动,才能化生万物,宇宙间的一切物质,尽管有大小和生存的时间长短不同,但运动是一致的。

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也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的基本过程。因此在生理上,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如肺的宣发与肃降,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心肾的水火相济,都是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在预防疾病方面,同样要保持人体气机升降正常,才能抗御邪气的侵犯,免生疾病。

3.生命的维持和死亡

《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这就是说,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究其原因,是由于“阳化气,阴成形”,而生命过程就是不断的化气与成形的过程,即有机体同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化气与成形,是生命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两个对立面是不断斗争的,又是统一的。化气与成形,互为消长;任何一方的太过或不及,均可导致另一方受损。但二者又结合于生命的统一体内,互相依存,互相转化,阳气化为阴精,阴精又化为阳气,否则“孤阳不生,独阴不长”。

人之所以有生命,在于构成人体的“气”具有生命力。人体生命力的强弱,生命的寿天,就在于元气的盛衰存在;新陈代谢的生化过程,称之为气化生理;生命的现象,本源于气机的升降出入等,这都反映出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人体的生命动力。正因为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宋《圣济总录》提出:“万物壮老争由气盛衰。”的观点,并认为“入之有是形也,因气而荣,因气而病”。张景岳则反复强调气在防病延年中的重大意义,指出气是人体盛生命活动的根本。他说:“盖以天地万物皆由气化,气存数亦存,气尽数亦尽,所以生者由乎此,死者亦由乎此,此气不可不宝,能宝其气。则延年之道也。”同样,精、血、津液亦是构成人体及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如《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这就说明人体的产生必先从精始,由精而后生成身形五脏,皮肉筋骨脉等。不仅如此,人出生之后,犹赖阴精的充盈,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的生命活动,故《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说:“精者,身之本也。”若阴精充盈,则生命活动旺盛,身健少病;若阴精衰虚,则生命活动减退,早衰多病。还有,生命的维持还依赖于神的健全,《灵枢。天年》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可见,神的得失关系到生命的存亡。从人体来说,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无不属于神的范围。它包括精神意识、运动、知觉在内,以精血为物质基础,是血气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

综上所述,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体内脏腑阴阳气血为依据的。脏腑阴阳气血平衡,人体才会健康无病,不易衰老,寿命才能得以延长。这就是《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理论。

但有生必有死,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恩格斯说:“生命首先就在于生命在每一瞬间是它自身,但却又是别的什么。”所以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自行产生和自行解决的矛盾;这个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于是死就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