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有关方面介绍,客家人现有总人数 5500万,其中中国约 4500万,在海外客家人当中,大多数居住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其中马来西亚约 125万、印度尼西亚约 40万、泰国约 37万、越南约 30万、新加坡 20万、缅甸 10万,其他分布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对分布如此宽广的客家历史源流的研究,直到 20世纪才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但此前的客家源流也有一些零星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中叶。
综合诸家对客家的研究,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可喜现象,他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按发表时间为序,粗略地归纳一下,有以下几种观点:
1.
“中原最纯正的汉人后裔”说
2.
“土著(古越族) ”说
3.
“源于整个古中原地区”说
4.
“南方各民族融合”说
5.
“汉族与土著融合”说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一旦这种文化产生,它就成了该群体的识别标志及维系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换句话说,没有客家群体,就不会有客家文化;但如果没有客家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客家群体也是不可能具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于经过数百上千年之久,还能维系到现在。
客家民系分布很广,其中粤闽赣边三角地区是其主要聚居地,在国外以东南亚为主。据学术界估计,客家人现约有 4000至 5000万左右。
客家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移民为代表的地域性文化。
为什么说它是地域性文化呢?因为这种文化的产生有非常明确的地域范围,它只产生于赣、闽、粤三角地区,而不产生于其他地方。
一、客家古邑文脉相承源远流长
关于“客家”,史学界一般认为,客家人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由于受到边疆部族的侵扰,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迁到南方。以后,继而再往南、往各地分散迁徙,形成客家人散布许多地区的局面。所谓客家人,是当地人对这些从北方迁来的汉人的特殊称呼,后来一直沿用至今。
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迁移(公元 317—879年间),是由五胡乱华侵扰割据所引起。为避难,自晋代永嘉以后,中原汉族开始南迁,当时被称为 “流人”。后逐渐形成了三大支流。最后,远的到达了江西中部与南部、福建等地,近的则仍徘徊于颍水淮水汝水汉水一带。
第二次南迁(公元 880—1126年间),是由唐末黄巢起义所引起。十几年动乱,中国各地人民都分头迁徙。这次迁徙,少数到了惠州、韶关等地,而多数则留居福建汀州(今龙岩)、江西赣州等地。
第三次迁徙(公元 1127—1644年间),宋时,由于金人、元人的入侵,客家人中的一部分再度迁徙。这次由于文天祥等组织人马在闽粤赣山区力抗入侵外族,三省交界处成为双方攻守的重地。于是,先至闽赣的中原氏族再分迁至粤东粤北。与此同时,流入汀州者也为数日多。
第四次迁徙(公元 1645—1843年间),明末清初,一方面客家内部人口已不断膨胀,另一方面,满洲部族入主中国。在抵抗清的入驻无力之后,民众再次分头迁徙,被迫散居各地。相当一部分人迁入四川等遭兵火毁灭之地,重新开辟垦殖。一向以客家人为荣的朱德同志的祖辈就是在这一次迁徙时,从韶关移居四川的。
第五次迁徙发生于太平天国起义末期(在 1866年以后),这可以说是一次世界范围的迁徙。客家人分迁往南至雷州、钦州、广州、潮汕等地,渡海则出至香港、澳门、台湾、南洋群岛,甚至远至欧美等地。
经过多次的辗转迁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衍,终至今日成为中华民族一支重要的特殊的民系。
历史上赣南、闽西南、粤东北即所谓赣、汀、梅三江地区,可以说是客家人关键的形成腹区,客家先民在这里完成了三件大事:
一是以自己先进的汉文化融合,同化了当地的少数民族,穴瑶畲及越遗裔等在民系成员的结构上完成了向客家人的转变。到明朝初期,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力量再度显现出极大的优势,于是不仅客家人,而且连受他们同化的畲族等都改用了汉名,成了客家人。这些被同化了的畲族等也作为客家先民的另一支,最后变成了客家人。
%二是客家方言的形成。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后大都集中在闽粤赣边的广大山区,受其他方言影响相对较少,所以保留较多的古代汉语特色。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所以空间上可定位于梅江流域和韩江上游一带。因与畲族和百越族后裔的交往,所以有些词汇也受到苗、瑶语族和侗、傣语族的词语影响,即接受了一些借词。就这样,客家人完成了语音、词汇、词序等的吸收和转变,又使之适合于古汉语留传下来的语法结构,形成客家方言,即客家话。
三是客家风俗习惯和民系族群自我意识的形成。客家先民定居三江地区以后,除保留传统的儒家文化外,还吸收其他南方土著民族风俗习惯,形成自己独特的民俗和文化。
到现在,有人估计,海内外客家人约有 1.2亿人,其中 1000万人遍布海外。另外,香港华人中有三分之一是客家人;台湾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口是客家人。在内地,广东、福建和江西都是客家人居住的大省,而以广东为冠,有 1400多万。在广东,客家人主要分布在粤东的梅州、河源和粤北的韶关等地。除闽、赣、粤三省外,湖南、广西、四川等省都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
正是由于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比如,客家文化中所具有的十分强烈的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正是移民在离开祖居地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对原有文化的眷恋。同时,也正是由于客家人有很长一段漂泊流离的经历及到达定居地以后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从而锤炼出客家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开拓的精神、勤劳朴实的品格及善于用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条件建立同宗、同乡、同一文化内相互合作关系的团体主义精神。
而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实现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的需要。正是由于他们在不断迁徙中求得了生路,寻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所以才使得客家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出了“人唔辞路,虎唔辞山”、 “命长唔怕路远”、 “树挪就死,人挪就活”的价值观念。
客家民系的形成历史久远。客家人原属中原汉民,历史上因为战乱经过多次迁徙,最后逐渐在广东、福建、广西、江西、四川、台湾、香港以及海外等地定居下来。
客家文化是中原汉文化与南方的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客家文化的主体是汉文化,因为她更多保持着汉文化的基本特征,但在不少方面也受到土著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客家成为既不同于土著又不完全等同于中原汉民的一个汉族民系。客家话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客方言的分布地域很广。各地的客家人,虽然所说的客家话有些差异,但相互间不会出现交际上的困难,因为客家话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变体或曰次方言,其基本特征却大体相同。
客家历史源远流长,培育了大批对中华民族的文明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出类拔萃的风流人物,如洪秀全、黄遵宪、孙中山、朱德、叶剑英等。
二、岭南文化发祥地
河源是纯客家方言地区,是东江客家人聚居地。据史证,河源是最早客家先民的涉足地和落居地,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据史书记载,河源客家先民在南越王赵佗于秦始皇 33年(公元前 214年)统一岭南前就已经驻守在越地了。有“中华姓氏第一村”之称的龙川县佗城镇佗城村,目前已被历史学家考证拥有 179个姓氏,而且当地拥有完整的 48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古老祠堂,充分见证了客家人多次迁徙的历史。
三、客家人的春节
客家人过春节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习俗。大年初一,大人小孩凌晨即起,穿戴一新,鸣炮开门,以图开门大吉。有的客家人在早餐前要煮生姜红糖茶先吃“甜头”。
早餐皆为素食,或线面、或汤丸,象征长寿、团圆;客家沙县早餐必有大蒜、豆腐、红头菜(菠菜)等,寓新年诸事合算、富足、开门见红之意。旧时初一,人们往往上寺庙谒诸神、拜祖宗,祈求平安;乡邻见面,彼此拱手作揖,互道“新年好”、 “恭喜发财”;这一天,大人小孩都禁止讲不吉利的话。如碗打碎了,要说“碎(岁)碎(岁)平安”;小孩摔跟头,说“拾元宝”;受伤流血,称“见红有喜”……初一上午,有的人还要到水井、溪边争挑第一担水,这叫“考头水”,寓新年事事第一;大田畲族妇女清早要先到河上游“汲新水”,取“万象更新”之意,小孩要到竹林里摇竹子,以求“快快长大”。
初二起,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一般拜年者不能空手,要带糕饼糖果之类,给长辈要带红糖,拜年者回归时,主家要回送同等价值的礼品,叫“礼尚往来”。
宁化畲族人过年初二还要上山打猎,且须猎有所获,以祈一年好。有的从初三开始,各家宴请亲朋好友,一直请到正月十五甚至正月底。旧俗初一初二不倒垃圾,初三傍晚将垃圾投入水中或按历书所示方向倒掉,叫做“送穷”。倒了垃圾,拾回几个鹅卵石,放在厅堂土地祠下,谓之“捡元宝”。
四、说“七”
客家民间对数字 “七”很禁忌,正月初七日吃“七样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除了因七样菜的谐音象征表示人们祈愿聪明勤劳、幸福长久之外,还隐含着人们对“七”这一数字的禁忌。因为在客家话中“七七八八”就是麻烦的意思。
客家人的丧葬习俗中有“走七”、 “七七”、 “四七”、 “做七”禁忌之俗,也反映了客家人对于“七“的忌讳。 “走七”俗称“撞七”,报丧后第 28天(俗称“四七”)忌逢农历初七、十七、二十七, “撞七”则须举家走避,俗谓“撞三没撞四,撞得生人没点气”;人死后七天逢七叫 “撞死”,认为家中会闹“风煞”。逢七的当天,全家人和同屋的邻居都要清早离家出外“避煞”,午后才能回来。 “七七”(即报丧后 49天)内禁孝子孝孙理发;忌碗筷叠放以防丧事层出不穷。 “四七”俗称“妹子七”,有孝女备物祭奠的风俗。 “做七”是指从死者去世那一天算起,每七日,孝子孝孙即须穿孝服备牲畜拜灵,又称“筛七”。以“三七”、 “五七”、 “圆七”(即七七)为大七。
五、客家精神
客家精神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这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方面都有很突出很具体的表现。
首先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江西赣南,广东梅州的多层围垅屋永定的土楼、长汀的九厅十八井等典型的客家建筑,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在永定的一些大型土楼内,有石柱雕联、石鼓承柱、雕梁画栋;有天井、花园、假山、盆景、鱼池,美不胜收。甚至还有土楼附设学堂,楼有楼名,柱有雕联,如“振成楼”、 “振纲立纪,成德达才”、教人遵纲纪,重德才,奋发进取。这些文化印记无不闪耀着中原文明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精神光芒。
其次,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客家先民的南迁,是中原的汉人与迁徙地土著长期斗争而又走向团结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共同体。今天的客家,绝不单靠入迁的中原汉人的自身繁衍,而是经过与当地民族融合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也有其他民系迁入客家居地而被同化成了客家人。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运动,提出 “天生天养和为贵,各自相安享太平”、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人,尽是姐妹之群”的口号,表现出客家人希望与土著居民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一视同仁那种朴素的民主思想。在客家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是十分宽容和亲善的,儒、道、释以及基督等教可以亲如一家、同居一寺。连刘邦、项羽这对冤家也可合祀一龛接受人们的膜拜。妈祖本是沿海地区人们航行的保护神,客家人也把她请到山乡,作为山乡的保护神。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期的迁移养成了兼收并蓄取其长、开拓进取不保守的民风,使客家民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六、客家围屋
客家先民进入赣南之前,这里的土著居住的多为干栏式(架空地面楼居)居所。而土围子,则是明末清初时期,赣粤边境匪盗四起,社会动荡不安,客家的大户人家为有效地保住自家性命,保住聚集的财产,不惜耗费巨资苦心经营修筑,其结构形式由粤东客家标准格式———围拢屋发展变化而成。这一座座固若金汤的庞大建筑,四角建有炮楼,楼内连通,相互呼应,火力交叉如网;御火攻,围内设有多处消防注水口;防围困,围内置设多处粮仓……对于围屋,如果分得细一些,还可以看出两种基本模式:实心式和空心式。实心式,围内主体建筑采用“厅堂式”,只是将两侧横屋升高,连成全封闭式的方形围屋平面,如关西新围,面积 10000多平方米,内有三条(一主二次)三堂式中轴线,门道重垂,廊环巷深,厅前还有禾坪、照壁、马廊及花园等设施。空心式,如杨村燕翼围,面积 2500平方米,围内不设主体建筑,只沿围的四周建房舍,中间除水井外,就是一个大禾坪。
如今的赣南,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居住着 700多万客家人。当遥远的岁月成为往事,而这浸润着客家人血与泪的围屋形式,亦在世人眼里成了客家人的典型家园构造,成了客家人情感世界的象征符号。它凝聚了客家人整体的心灵感喟,包容了客家人经历的岁月沧桑,留存人们的心里,构成漂泊他乡客家人梦牵魂绕的呼唤。
七、客家祭祀
客家人对于丧葬之俗,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客家人祖先崇拜意识很浓,对慎终追远的事,十分重视。一般丧葬仪规可分为葬、埋葬和葬后三个部分,或谓之三个阶段。
八、客家婚姻
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所以他们的婚姻礼俗深受古时风尚习气的影响;客家人属性成规,男婚女嫁定要“明媒正娶”,才不为乡闾讥笑。
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礼”。所谓六礼是: “说亲 ,送定 ,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 ,接亲与送亲 ,拜堂与吃面碗鸡”。
九、客家农事
客家人多住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最。客家地区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车灌水入田。农家肥料,以“沤粪”或“沤火炉灰”作粪种,掺上石灰肥田。
稻谷成熟后,收割时,不雇工;约左邻右舍的妇女,到时她们自带镰刀来田里帮助割水稻,这叫“帮工”。等她们各家收割水稻时,被人 “帮”过工的妇女再“帮”人家的工。是客家人团结互助、平等相待的好传统的充分表现。
十、客家服饰
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农村女子普遍系着的一种围裙“掩腹”,其实可以掩胸,下摆宽及两侧,上端缝花刺绣,另加“颈链”、 “腰链”和“牙牌”、 “手镯”等服饰。姑娘梳辫,少妇盘髻。劳动者则多穿对襟短衫,俗称褂子。读了书的男子多改着西式裤。
鞋袜方面,多穿布鞋,是家庭妇女自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