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孩子注意力的60种方法
11154000000046

第46章 方法“冲动是魔鬼”——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冲动的行为,因为没有深思熟虑作为后盾,所以往往不但毁掉了现在做的事情,还会牵连其他。性情肆意妄为的人,做了很多事情,但却一件事情也做不好,原因就是冲动之心阻碍人去持续专注地做一件事情。

相比成人而言,孩子会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一种大脑未发育成熟的冲动期,冲动行为几乎是他们的本能,所以老人们经常说,小孩子没有长记性,做事“三分钟热度”。

寻寻个性冲动,在家里跟小朋友们玩耍,常常会跟别的孩子发生争执。本来玩玩具人手一个,但寻寻总是突然看见这个玩具好,抢过来玩一下,掉头又看到那个玩具好,便又去抢。

在学校里,抢玩具的冲动举动又演变出了许多别的花样。比如上课时发现同桌有一个新铅笔盒,就要立刻拿过来摆弄两下。发现好朋友了双新鞋子,也要马上研究一番,看看LoGO是不是名牌。即使做功课的时候,做着数学,也会突然想到英语的问题,马上翻出英语习题看看。

用寻寻妈妈的话说,这孩子整个就是“精神多动症”。一分钟脑袋里能有100个想法,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让他端端正正坐在凳子上集中精神学习半小时,那都如同受刑一般。

喜欢冲动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干了再想,或者干了也不想,如同无头苍蝇一般,随着自己性子乱冲乱撞。学习的时候,就是东一下西一下,别的孩子全神贯注15分钟能做出一道题,他15分钟做了15道题,但一道都没做对。

冲动是注意力的大敌,因为注意力总是被迅速地转移,也就谈不上集中注意力。实际上,经常陷于冲动之中的孩子,在本质上缺乏一种自我控制注意力不被分散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在闹市中读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自己的注意力,即使在非常嘈杂,充满各种吸引力、诱惑力的环境当中,也能集中精神在书本之上。所以,冲动心破坏注意力,反之,注意力也能约束冲动之心。

如何克服冲动集中注意力呢?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先生曾经为行为冲动的朋友出过一个主意:每当朋友冲动要发火骂人之前,先将舌头在口腔内卷10下。这是为了锻炼遏制冲动的“刹车”素质,把冲动之心压制住,不要被细枝末节的事情破坏心情。据此,父母也可以培养孩子一些简单的“刹车”方式,如下:

在没有做完一件事情之前,不能去做下一件事情。如果有冲动,先问自己:“眼前的事情做好了吗?”不鼓励,不表扬,适当限制孩子的冲动行为。即使孩子玩着游戏,突然想去学习功课,家长也不要因为孩子要去学习而支持他的选择,因为集中精力玩游戏和集中精力做功课一样重要,如果因为冲动养成半途而废的习惯,孩子就彻底失去了自我约束能力,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设定“冲动惩罚”机制。如果孩子一冲动,放弃搭积木而选择看动画片,那么搭积木的游戏就要被限制玩一次。如果孩子在做功课期间突然跑去玩宠物,家长也限制这个孩子做当天功课,结果会如何呢?想来会非常有趣。这就是冲动的惩罚,目的是让孩子克制冲动心,专注眼前事。

培养孩子按计划做事的素养。冲动的指向一般都是计划外的事情,是突发性的、临时性的,所以克制这种冲动的最好方法就是严格执行活动计划,计划外的一律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当然,前提是父母帮孩子做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执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