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孩子注意力的60种方法
11154000000033

第33章 方法怎样让孩子摆脱“三分钟热度”

小亮的母亲很注重孩子的教育,在怀孕期间就进行胎教,刚两岁就开始教孩子数数,三四岁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去艺术班,进行艺术的熏陶,主要是为了观察和了解孩子的兴趣。一开始,发现孩子对唱歌很感兴趣,于是在孩子八岁的时候专门给孩子找了一个音乐教师,指导孩子学习发声技巧,学唱歌,刚开始小亮还挺有兴趣,后来随着妈妈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不再乐意学了,还把老师给气走了。问他喜欢什么,他说喜欢书法,于是小亮的妈妈就又给孩子买了文房四宝,还给孩子买了一些名家字帖让他临摹,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妈妈发现小亮根本无心练习书法,纯粹是在玩。又问他喜不喜欢书法,他又说不喜欢,他喜欢的是英语。妈妈虽然生气,但是依然很大度,就又给孩子报了英语培训班,孩子学了几周之后,老师说孩子上课总是捣乱,注意力根本就不在学习上。

妈妈气坏了,揍了孩子一顿,但是看着孩子一个都没学好,也只能无奈地叹口气。

像小亮妈妈碰到的这种问题,肯定很多父母也遇到过,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一会儿一变,对什么事情都是抱着玩的心态,“三分钟热度”,折腾来折腾去,父母损失了学费不说,孩子也什么都没学到。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孩子无法克服困难虽然孩子的好奇心很强,但是之所以形成兴趣只是因为自己的好胜心,看到自己的朋友唱歌好,被大家羡慕,心里痒痒,就回家告诉父母自己要学唱歌。父母很高兴孩子有兴趣,就给孩子报了兴趣班,但是学了一段时间之后,遇到困难了,现实与理想产生差距了,就不愿意再学下去了。可见,从众心理产生的兴趣是坚持不长久的。

第二,孩子失去了自信孩子开始的确对某件事有兴趣,但是进了兴趣班之后,发现有很多先学的孩子水平很高,自己却怎么也学不好,一味地羡慕却疏于练习,只能导致自己的技艺生疏,形成了恶性循环,更加不愿意学习。

第三,孩子缺乏毅力很多孩子抱着一定要学好的想法参加兴趣班,学习之前认为这件事很简单,但是学习的过程中却被枯燥而单调的练习给打击到了,一天一天地重复着同样的内容,孩子觉得没意思,就坚持不下去了。

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摆脱“三分钟热度”的问题呢?

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第四,教育孩子要耐心、执著遇到困难是孩子“三分钟热度”的主要原因,但是无论孩子的兴趣是什么,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而孩子的第一反应一般都会是焦躁和退缩,认为这门课不好学,不愿意把心思和注意力放在上面,转而想去学习另外一种自认为比较简单的课程。但是父母都知道,不管学什么,想要学好都是不容易的,没有经过枯燥的练习阶段是不可能有成绩的。凶此,父母在此时首先不是要考虑为孩子换兴趣,而是要分析一下孩子是否真的是不感兴趣,如果仅仅是因为遇到困难而不知道如何解决的话,那父母就要让孩子接受教育了。因为这反映出你的孩子缺乏耐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父母这时候需要为孩子指点迷津,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稳定孩子的情绪,让他克服眼前的困难和障碍。比如,对学音乐的孩子,可以给他讲贝多芬刻苦练琴的故事,以此激励孩子,培养其耐心和执著的好素质。

第五,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在孩子的兴趣班中,肯定有一些孩子因为先进班或者有一定的底子,学得比自己的孩子好。这时候,自己的孩子就会不自觉地和人家作对比,在对比中,孩子不自觉地就可能失去了自信,进而不愿意继续深入地学习。这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不要随意和别人比较,如果要比较就和自己以前的水平比,解开孩子心里的疙瘩。同时,告诉孩子他做得已经很好了,满足孩子内心小小的虚荣,孩子有了父母的鼓励之后,自然就会重新燃起兴趣的小火苗了,存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更加专一和安心了。

第六,目标分段式对待缺乏毅力的孩子对于缺乏毅力的孩子,不能仅靠父母的说教来改变,孩子缺乏毅力正是因为觉得目标过于遥远,短时间内无法实现。既然如此,家长就可以采用目标分段式来改变,这个方法来自于日本的一位马拉松冠军,他曾经靠智慧连续两次获得世界马拉松冠军,这让很多人迷惑不解,直到后来他讲了自己的方法,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把马拉松的赛程按照100米分段,对每个赛段他都会做个标记,每次比赛的时候,他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第一个标记,接着再冲向下一个。据他解释,如果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的终点,跑不到十几公里就累得气喘吁吁,心理上就会疲劳,产生无法坚持下去的念头。同样,对于兴趣班的孩子,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因此,作为父母,可以为孩子设定一些适合孩子能力的小阶段的目标,孩子经过努力之后实现了,就不会觉得坚持下去那么难了,就会在稳步中前进,兴趣也就随之而来。

孩子不愿意把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坚持很久是很正常的,只要家长对症下药,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就不会如风筝般摇摆不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