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孩子注意力的60种方法
11154000000031

第31章 方法用欣赏的方法帮助孩子提升兴趣

小飞从小就对音乐很感兴趣,妈妈对小飞的兴趣也很关注,带他到各种乐器培训班去试听,看看哪些他比较喜欢,最后依据小飞的意愿报了吉他班。

小飞自从上了吉他班,更加激起了他对音乐的兴趣和渴望,他对音乐比以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而妈妈自从给小飞报了班之后就没再管过小飞,对小飞在兴趣班学习的进度也没有认真地了解过,只是每隔两天都会让小飞给他弹奏一首曲子。有一段时间,妈妈发现小飞始终在谈一首歌,就很奇怪,就问:“你们没学其他的曲目吗?怎么这些天都是这一首歌曲,是不是老师教的你一直没学会,只会谈这一首曲子呢?”“是老师让我们一直弹奏这首曲子的。”小飞回答说。“什么时候才能考级?才能拿到证书呢?”“老师说现在的水平还不能考级。”“是不是你上课没有好好听讲,没有认真练习啊?从这几天的水平我就听得出来,你肯定是没有好好学习。再不好好学就别上了。”小飞看着妈妈如此愤怒的样子,低下头,什么也没说,就回自己的房间了。后来小飞似乎对弹吉他逐渐失去了兴趣,不愿意再弹了。

后来,妈妈找到了教弹吉他的老师,询问孩子的情况,让妈妈大吃一惊的是,老师对小飞的评价却截然相反:刻苦、用心、专注,还有一些天赋,经常沉浸于弹吉他的乐趣之中,之所以总要弹奏一首曲子,是因为那首曲子可以很好地练习孩子的指法。妈妈这才知道错怪了孩子,就回家向小飞道歉。之后,小飞才又开始恢复弹吉他。但是,显然没以前那样充满动力了。

对同一个孩子,之所以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完全是因为看待孩子的方式和角度不同。老师根据孩子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和进步来评价孩子,而妈妈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希望孩子的技艺尽快炉火纯青,拿到等级证书,所以对孩子的表现总是不满意,这样就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打击了孩子的兴趣,使孩子不愿意再学习下去。可见,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兴趣,更要认真关注孩子的兴趣才行,不要像小飞的妈妈一样,虽然很支持发展孩子的兴趣,但是却不懂得呵护,让孩子的兴趣刚刚萌芽就因缺少滋润而枯萎了,兴趣的芽没有得到滋养,注意力的花朵也就不会开放。

那么,在明确了孩子的兴趣之后,如何更进一步去提升呢?

第一,不要急功近利,有兴趣并非要有所成就现在很多家长是带着很强的功利心态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是为了拿证书,为了以后升学的便利。这样一来,学习的初衷就完全变了味道,父母和孩子的目的变得不一样了。父母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成绩如何,如果没有让自己满意,或者不足以拿到证书,就转而责怪孩子,让孩子有了挫败感,对所学的内容不再兴致勃勃了,就失去了兴趣。之后,更加刺激到了父母,认为孩子三心二意,辜负了自己的心。而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失去兴趣。

父母应该改变态度,报了兴趣班,并不是就要在这方面有很大成就。要有所成就,除了有兴趣,还要有钻研精神才行,这样对孩子的要求就太高了。同时父母还要看到报兴趣班的长远利益,比如学琴可以陶冶情操,学棋可以锻炼性格……父母的主要责任应该是引导,把学习中一些好的东西引导到孩子的习惯、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中去,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因为曾经学过的东西而受益,在这一点上如果父母引导得好,孩子可以有很大的作为,因为有些好的习惯以及行为方式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第二,多鼓励,少打击,让孩子充满信心有很多孩子很努力,也很用功,但是总是耐不住性子,学了很长时间感觉总是做不好,就觉得没什么意思,慢慢的,兴趣就变淡了,也不愿意再学下去了。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就要多多鼓励孩子,不要因为孩子失去兴趣就责备孩子,要和孩子达成共识,不要太过于重视结果,最重要的是过程,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同时和他一起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对症下药;其次,对一些“慢工出细活”类型的兴趣,比如下棋、练琴,需要长时间地练习和积累才能有进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没有人可以在几天内或者几个月就达到大师级的水平,大师也是不断地练出来的。

第三,不要随便地就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比有很多父母喜欢让自己的孩子和邻居家或者关系比较好的几个孩子一起报兴趣班,一来相互可以有个照应,二来可以找个孩子督促一下自己的孩子学习,因为孩子之间总是爱比较,有竞争了孩子就会更努力地学。但是有些父母比较得有些过火,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学得好,就沉不住气了,开始责备孩子:“你怎么学的?你们俩一起学的,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你看人家学得多好,你看看你,真是让我丢脸,怎么不知道给我争口气呢?”这样的比较让孩子很难继续学习下去,甚至会对和自己一起学习的孩子产生嫉妒和愤恨之心,心思不愿意放在学习上,又怎么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怎么学得好呢?

见贤思齐是好事,但是比较要有一个正确的参照系。家长没有必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可以和孩子的老师沟通一下,看下孩子这段时间是不是更加努力和刻苦了,或者说比起以前,是否有了进步。只要孩子比以前进步了就是件好事,证明他很有上进心,别的孩子学得比他好可能是因为有一定的天赋,人与人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而且短时间的成绩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所以,父母千万不要随便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或许这一比,就把孩子的兴趣给比没了。

既然孩子有了兴趣,就要好好地培养和呵护,不能让这个兴趣如昙花一现,刚开始就结束了。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孩子为了获得更多的欣赏,就会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这方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