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地图
11150300000074

第74章 ·林则徐与虎门销烟带来的硝烟

一度强盛的清王朝步入19世纪以来,已经是腐败透顶,危机四伏了。而这时外国的鸦片走私愈演愈烈。到了30年代,鸦片烟毒已经泛滥于中国,遍及内地18省,并扩大到关外沈阳等地。鸦片买卖的中心除广州外,还有厦门、天津等重镇。而吸食者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几乎社会各个阶层都有。

鸦片泛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还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国贫民穷。面对这样严重的现实,不少有识之士纷纷谏言禁烟。其中湖广总督林则徐的态度最为坚决,他上书道光皇帝,大声疾呼,声言对于烟毒的泛滥若还是置之不理的话,“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民贫国弱,无兵无饷,皇帝老子的宝座还能坐得稳吗?林则徐的这番议论,可谓是一针见血,振聋发聩,切中要害。

道光帝被说服了,于1838年12月31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东查办鸦片,并颁布《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从此,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

广东是烟毒泛滥的重灾区,林则徐抵达广州后,立刻大张旗鼓地开展了查禁鸦片的行动,誓要“将已来之鸦片,速缴到官;未来之烟土,具结永断”。林则徐向洋商传达指示,限令三日内尽数交出存储的烟土,并且声明以后永不贩卖鸦片。林则徐还向外国烟贩庄严宣告:“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与此同时,林则徐在广东各地广泛开展没收烟膏、烟具的行动,严禁官吏、军队以及民间吸食、贩卖鸦片。

当时在广州走私贩卖鸦片的洋商中,主要是英国商贩,他们决不会轻易放弃这肮脏的生财之道。英国领事义律是他们的后台,他支持和唆使英国的鸦片商负隅顽抗。对于义律的鬼蜮行为,林则徐坚决持强硬态度,下令封锁广州商馆,稽查出入,把义律和320名鸦片贩子一起禁闭在商馆中。没过几天,义律就投降了,如数上缴了英商的所有鸦片。

在广州的禁烟行动中,林则徐一共收缴了鸦片237、62万多斤,全部贮存在虎门镇口,并下令在虎门镇口村地势略高的海滩上挖了两口大池,长宽各15丈余,池底铺有石板,池前开一涵洞通向大海,可将销毁过的鸦片渣沫排到海中。

池后挖一沟渠,作为引水入池之用。销毁场周围高筑栅栏,以防有人潜入偷取鸦片。经过这一番准备,1839年6月3日,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堆积如山的一箱箱鸦片,被分批一池一池地销毁,浓烟笼罩虎门23天,这批污秽毒品被全部销毁掉,连水池底也被海水彻底洗刷干净。在场的成千上万的军民无不欢欣鼓舞,而那些被允许到场观看的外国商人和传教士也大为叹服。虎门销烟,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掠、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决。为了纪念这一伟大事件和的它的制造者林则徐,如今,在虎门建立了一座专门收集、陈列、研究林则徐、鸦片战争文物史料和保护有关文物遗址的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林则徐销烟池旧址就在馆前,是l 972年在考古挖掘基础上复原的,它们是当年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历史见证。

然而,虎门销烟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甘心丧失在华利益的英国侵略者,悍然发动了战争,点燃了鸦片战争的战火。在这场由销烟带来的硝烟中,中华儿女谱写了一幕幕悲壮的史诗。

现在广州的虎门炮台、沙角炮台、威远炮台、靖远炮台、镇远炮台、南山炮台、蛇头湾炮台、鹅夷炮台等炮台旧址都是十分重要的战争遗迹。沙角炮台位于珠江口外端之东岸沙角山,它始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初为英国侵略者所毁,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及光绪年间先后重修、扩建。

现存的沙角炮台主要由濒海台、临高台、捕鱼台等炮台组成。沙角炮台与虎门海口西岸的大角炮台斜峙相对,相隔约4千米,构成虎门海口的第一道防线。

当年,爱国官兵曾在这里英勇抗击过英国侵略者。1841年1月7日,英军进犯沙角,600余名官兵英勇抗击数倍于已之敌。终因弹药耗尽,寡不敌众,守将陈连升父子及大部分官兵为国捐躯。沙角白草山麓的节兵义坟,就是部分阵亡官兵的合葬墓。威远炮台、靖远炮台、镇远炮台、南山炮台、蛇头湾炮台与鹅夷炮台分别位于威远岛武山西南至东南的海边、山腰上,都是鸦片战争前后修建、改建的。它跟与之相对的横档、永安、巩固等炮台构成了虎门海口的第二道防线。1841年2月26日,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领官兵在此防线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最后在靖远炮台壮烈牺牲。威远岛上诸炮台虽几经战争、自然灾害的破坏,但部分仍保存较完整,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军事研究价值。

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史,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奋争史,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百年反抗史。虎门销烟带来的不只是硝烟弥漫,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一头沉睡多年的东方巨狮!

旅游小贴士 主要景点:林则徐公园,林则徐纪念馆(又名“鸦片战争博物馆”)、销烟池旧址。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太平镇镇口。

设施:虎门大桥是我国最大公路桥梁。

名人足迹 杭州: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任杭嘉湖道,修海塘。

江苏:道光十二年(1832年)六月初八任江苏巡抚。连续五年,防灾,抗灾,救灾,惨淡经营,片刻无暇;救灾放赈,为民请命,贤名远扬。

开封:道光二十年(1841年),在发配新疆伊犁途中,奉谕赴开封治理水患。结束后仍令充军伊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