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地图
11150300000073

第73章 ·韩愈与祭鳄台、韩祠民字当头社稷先

身为“古文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他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诗文煊赫。同时,韩愈又是一位忧国忧民,敢为民声言的政治家。在他的仕宦生涯中,他多次因为为民请命,关心国家利益而遭贬谪、受打击。最著名的一次当属谏阻迎佛骨一事。

他在潮州期间,访民疾苦,爱护百姓;勤俭奉公,兢兢业业;又倡办学校,请当地进士赵德出任教师,教化潮州民众。因此虽然韩愈在潮州任上只有八个月,但口碑甚好,深得民心,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那时候潮州恶(鳄)溪鳄鱼为患,危害人畜。韩愈到任后,遂于当年夏历四月二十四日在鳄鱼经常出没的地方设置祭坛,“以猪一羊一投恶溪之潭水而祝之”,并撰《祭鳄鱼文》祭告。据说祭祀之后,恶溪里便卷起风暴,电闪雷鸣。数日后,溪水平静下来,鳄鱼悉数迁移入海,不复为患。后人为纪念这件事,将恶溪之名改为韩江。现在潮州城外韩江北堤中段,有个古渡口,据说是韩愈当时祭鳄鱼的地方,后人称之为鳄渡,建亭立碑以纪念。

鳄渡江面宽阔,于秋高云淡之际,一面风可驶三面帆,因而称“鳄渡秋风”,列为“潮州八景”之一。惟年深日久,渡口的碑亭已荡然无存。1987年,在原址修建r鳄渡秋风亭和祭鳄台。鳄渡秋风亭为金石结构,四柱四角双重檐,分两级层台,上亭下台,四周有石栏环护。其下层祭鳄台两侧,各立有一根石烛柱。亭内正中,塑有鳄鱼卧石像,背上竖一石碑,上刻当代书法家詹励群所书《祭鳄鱼文》。有亭联日:“佛骨谪来,岭海因而增重;鳄鱼徙去,江河自此澄清。”(黄子厚重书)“溪石何曾恶,江山喜姓韩。”(饶宗颐撰书)鳄渡秋风亭建筑独特,亭、台结构合理,古朴典雅,颇为壮观。

除了祭鳄台外,潮州民众还在北宋真宗成平年间(998—1003年)修建了韩祠,因韩愈死后谥号为“文”,世称韩文公,因此韩祠又名韩文公祠。经历代多次重修过的韩文公祠坐落在潮州城东的笔架山麓,面临韩江。共前后两进院落,院墙用水磨砖砌成。正堂供有韩愈、赵德、陈尧佐的塑像。在正堂的前面有一幅对联:“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岭峤;到官才八月,潮平鳄渚,于今香火遍瀛州。”韩祠内最珍贵的文物当数36块历代石刻碑记。饶有趣味的是“传道起文”的碑刻,因字形特殊,竟有多种读法。而其中最著名的是苏轼所撰的《潮州韩文公庙碑》,立于正堂南墙,系明成化二十年(1462年)重刻。

如今,祠前的石道上新建了胡耀邦题额的“韩文公祠”石牌坊,石道南新辟了碑廊,壁上嵌刻着当代名人及书法家的墨宝,为这座古老的祠堂增添了新的内涵。韩文公祠历久弥新,在新的世纪里继续传扬着民为本、社稷先的传统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