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地图
11150300000072

第72章 ·蔡伦与蔡侯祠荣辱不关时代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纸发明后,不但改变了“简重而帛贵”的现状,而且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所以造纸术发明人蔡伦一直受到中外人民的崇敬和爱戴。而位于衡阳市耒阳城北蔡子池畔的蔡侯祠一直吸引无数中外游客前来瞻仰拜望,流连徘徊而不能已。

蔡侯祠,原名蔡伦庙、龙亭王祠。相传为汉代蔡伦故宅。一进大院,迎面一尊蔡伦青铜塑像,剑眉郎目、天庭饱满、高大魁伟,表现了泱泱大国的风度;

根据所处年代,他席地而座,左手放在一叠纸上,右手长袖自然垂落,头凝视远方,若有所思。祠前有一大池。相传为蔡伦回家乡传授造纸术时修建。池水清澈,波光粼粼,绿树成荫。池岸砌石,池周绿树婆娑。月夜石桥上,则见双月映影,荡漾池中。耒阳八景诗有“唯有蔡池双月美”,即指此。池畔有一石鼎,传为汉物,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四角攒尖,顶额阴刻“宝鼎”二字,有联阴刻云:“炉内千年火,瓶中万代香。”中部呈鼓状,下置须弥座,状颇古旅游小贴士 主要景点:蔡伦青铜塑,蔡子池、怀圣台、碑廊、蔡伦造纸作坊,香炉宝鼎、蔡侯祠、蔡伦古井、蔡伦墓。

地址;湖南耒阳市蔡侯路蔡子池畔。

设施:附近交通便利。有茶馆,酒店等设施。

名人足迹 洛阳:永乐十八年(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从此在洛阳开始了自己的宦海生活。

雅,是耒阳人民为祭祀蔡伦烧钱纸用的。池塘前方不远即为怀圣台。台面铺麻石,台周镶嵌汉白玉护栏。浮雕长墙展示了蔡伦孜孜不倦、专心致志发明造纸的全过程,突出他“普及万邦,莫非伦纸”的伟大贡献。步入台阶,祠堂正门上方“蔡侯祠”三个正楷大字映入眼帘,此系鲁迅手笔。进入祠堂走廊,就是碑廊,半合式仿古园林建筑,呈“之”字形布局。碑廊有圆柱若干根,大理石碑多块,施工工艺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金龙合玺彩绘,整个碑廊雕龙画凤,流光溢彩。祠堂翼侧,是蔡伦造纸作坊。相传为蔡伦授徒造纸处。坊内展示了沤料、捣料、抄纸、榨纸、分纸、烘(或晾、晒)干纸的古老造纸工序。并藏有传为蔡伦传授造纸术时捣料用的石臼:“即蔡伦舂纸臼”。来者可亲自操作,体验这一古老造纸工艺技术,并可将亲自造出的草纸留作纪念。而蔡侯祠堂的主体建筑,古朴典雅。座南朝北,砖木结构。分三进两院,前厅三间单坡小青瓦顶,两侧有走廓,中轴为甬道有屋盖与中厅相连;中、后厅三间悬山顶,亦有走道、甬道相连。大门石额“蔡侯祠”,石联:“芳池月映,故宅风存。”祠后有一单室砖墓,长7、84米,宽2、7米,高2、3米,墓砖侧面有东汉墓中常见的几何形花纹,传为蔡伦衣冠冢。墓前牌坊额刻“蔡伦之墓”,为郭沫岩手书。

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官,先后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后,节节上升,身居列候,位尊九卿,却以惨死告终。他的一生几乎都和当时的时代政治息息相关,但他在兼管尚方时,推动了手工业工艺的发展,发明了优质纸张,成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却不关时代政治,因而留名后世,得到史学家的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