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地图
11150300000069

第69章 ·范仲淹与岳阳楼一座楼一个天下

巍巍岳阳楼,壮哉范仲淹。一座古楼,因为一个文人而名闻天下,一个古人,又因为一座名楼而众口相传。人们一旦登临岳阳楼,就会想起范仲淹,一旦看见范仲淹三个字,岳阳楼就浮上脑海。这就是岳阳楼与范仲淹的命运,也是他们相互的缘分。

屹立在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不仅所处地势极好,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而且主楼建筑也古色古香,富有特色。主楼3层,巍峨高耸,4根合抱楠木大柱承负全楼,又以圆柱12根支撑二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楼顶形状酷似将军顶盔,雄伟肃穆,非同一般。顶檐皆盖黄色琉璃瓦。

相比江南其他三大名楼,岳阳楼是惟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是清代建筑艺术完善、技术趋向高峰的精品之作。步入岳阳楼的一楼,可以看到正中悬有一副《岳阳楼记》雕屏,雕屏两侧挂的是一幅全文102字的长联,为清代著名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此联对仗工整,生动地描述和展现了岳阳楼丰富的人文和雄奇的地理。其他楼柱上都悬挂着对联,皆思维开阔,豪气干云之作。登上二楼,正中赫然也悬挂一幅金字《岳阳楼记》。一屏挂两楼,二楼为真迹,一楼是仿制。二楼也有楹联两幅,其忧国忧民情怀似洞庭云雾,横无际崖。三楼东西两侧则各有对联一幅。西联是“杜诗范记高千古,山色湖光共一楼”,由当代书法家李立所书。东联是岳阳楼上最短的一幅李白所题麓髀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短联中为毛泽东手书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匾一幅。笔意奔放,苍劲挺拔,与诗的意境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站在岳阳楼的三楼,推开一扇小窗,府瞰洞庭湖浩淼烟波,思绪绵绵。古代文人,素有登楼赋诗的习惯。他们面山临水,追古忆今,登时兴起千古兴衰之心,壮志难酬之念。历史记载,无数才华横溢,落拓不羁的风流名士和骚客文人慕名前来,赏景登楼、赋诗抒怀。先有中书令张说,后有张九龄、孟浩然、贾至、李白、杜甫等人来此留下了佳句名篇。而当时正在西北抗夏的范仲淹,并没有真正登临岳阳楼,只是借着岳阳楼画像一幅,就登感兴发。面对纸上江山,他掩饰不住自己的一股忧国忧民之心。他改革政治,整顿军队,在西北苦寒之地,抵抗西北狼军,一切的作为,都是为了一振北宋积年之内弱,强国健民,使人们过上快乐的日子。但是一切却都陷入了障碍之中,庆历新政,莫名地夭折。自己屡败敌军,却在朝中为政敌中伤。自己怎么办呢?难道就咀嚼自己的个人痛苦,一蹶不振了吗?不,他借旅游小贴士:

主要景点:仙梅亭、三醉亭、怀甫亭,岳阳楼、铁枷、小乔墓、岳阳门、点将台、城墙与牌楼、历代名人蜡像馆、楼文化艺术中心。

地址;湖南岳阳古城西城门。

设施:附近交通便利,有茶馆,酒店等设施。

名人足迹:

开封:在此为官多年,并提出了改革政治的十项主张,与欧阳修一起提倡新政。

延州:1040年,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侵扰。

徐州:1052年,范仲淹病死徐州。

老友要自己作序的机会,表白自己的意志,同时勉励老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浩叹。洋洋洒洒的《岳阳楼记》,三百六十字,文情并茂,读之感人肺腑。许多警句已成为处世格言,流传到今。

一座楼,千古兴废,毁了又建,为什么?难道只是为了让一座名胜古迹复原吗?其实,人们真正建筑的是心目中永远不倒的精神大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先人虽然早巳先去,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响彻古今的铿锵名句,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和繁荣前赴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