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地图
11150300000068

第68章 ·李自成与李自成墓 是非成败转头空

明末农民大起义中的著名领袖李自成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1606年9月22日),这时的明王朝政治腐朽黑暗,贪官污吏、特务统治、阉党横行,都使明政府的统治陷入深深的危机之中。由于年年天灾,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而朝廷的赋税不降反增,终于,人民被逼上梁山,反抗之火熊熊地燃烧起来。崇祯三年(1630年),出身困苦的李自成参加了农民起义,跟随“闯王”高迎祥。在残酷的战争中,李自成逐渐成长起来,后来高迎祥兵败被杀,李自成便继承了“闯王”的名号,并最终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在转战过程中,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土地政策和“平买平卖”的商业政策,大军所到之处,将该地的权贵、显宦和豪门富绅或杀或抓,将其家所有田地、房宅、钱财、稻谷全部没收,除留作军用的部分外,全部分发给穷苦老百姓。在明统治区内,“农怨于野,商叹于途”,老百姓都感到活不下去;而李闯王的部队,不杀、不淫、不掠,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归之如流水。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民谚有日:“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就这样,李自成以西北边墙驿卒,不堪饥苦煎熬,揭竿而起,百折不挠,屡败屡战,奋战了16个寒暑,终于打进北京城,建立了大顺政权,当上了永昌皇帝。一场旧式的农民战争的领袖,能有此辉煌业绩,的确是令人叹为观止了。

然而,胜利的果实来得千辛万苦,失去得却像泼瓢水似的容易。李白成杀入京城后,在政权建设中因为一些问题的处理失误,尤其是把镇守山海关的大将吴三桂的家人拘囚,激怒了吴三桂,结果吴三桂投降了清军,并引清兵入关。如狼似虎的满清八旗兵把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李自成败退而走。1645年农历闰六月初,长夜天空一颗巨星砰然陨落,李自成这位叱咤风云近20年的英雄死在了通山县源口寨一个乡勇头目程九百之手。李自成没有战死沙场,却死在了一个山村小乡勇头目的手上,这无论如何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就这样,仅仅一年,李自成便由胜利的颠峰,跌落到失败的深渊,兵败身亡,落了个满族贵族入主中原的悲剧结局。这一段极富于戏剧性变化的历史,吸引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注意,为之扼腕叹息。

李白成牺牲在湖北省通山县城东南45千米九宫山北麓的牛迹岭,其陵墓背依九宫山老崖“虎山”,傍西流溪水,座南朝北。关于李自成墓的来历,当地民间世代传说:李自成死后,尸暴于野,几位朱姓农民不忍目睹此惨景,乃用两口旧水缸合成一个“石棺”,就地挖坑,收敛埋葬。这个传说的真实性而今已经通过考古得到了证实。而当年在黄株包上依山而筑成的坟堆,现在已经成为气象雄伟的“闯王陵”。其主体建筑有门楼、墓冢、陈列馆。门楼为三门四柱,牌坊样式,为钢筋水泥浇灌,表面嵌翡绿色大理石门,门前两侧伫立着两对明代的石狮、石象,正门镌刻宋体金字“闯王陵”。整体建筑依山就势,气势宏伟。墓位于陵园正中平台之上,左右双狮守护。椭圆形的墓冢长满了厚厚的绿草,墓前立有荷花绿大理石墓碑,高2、7米,宽0、9米,上刻郭沫若书“李自成之墓”。前有拜台,两侧有看台、花坛,种有梅花、雪松、香樟等名贵植物。纪念馆东头的斜坡上有一天然溶洞,传说李自成随身携带的玉玺就丢在这个荡里,如今人称“落印荡”。从“落印荡”再往上攀登至山顶,便是闯王遇难的牛迹岭。陈列馆设在门楼、墓冢的最上方,厅内迎面是李白成的塑像,周围展框内是李自成在湖北坚持抗清壮烈殉难的史迹介绍,有李自成同清兵最后决战的李家铺古战场和皇躲洞遗址照片。馆内还收藏有李自成鎏金马镫等许多珍贵文物和不同时代的史志文献。邻馆左侧一块斜缓的大石坡为“激战坡”,是李自成不幸殉难之地。

也许是农民起义英雄的缘故吧!李自成墓没有富丽唐皇的琉璃瓦,没有朱门和红楼,清砖灰瓦陵园映衬在绿茵茵的树丛中,多了几分肃静。纪念馆中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让人读来浮想联翩,一年前李自成还是大顺帝国的皇帝,转眼便含恨九泉。当年那么多苦难都没有让李自成认输倒下,但是在美女和酒色下却很快沉沦而不能自拨,这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深思。不过李自成已经带着他的历史埋入了一手丕黄土之下,是是非非都过去了。虽然人总会有过错,但过错永远也淹没不了英雄不朽的业绩,这就是很多人拜谒闯王陵的缘故。凡读过姚雪垠《李自成》的人,此时此刻一定会思绪万千。

旅游小贴士 主要景点:系马松、激战坡、玉玺亭、落印荡等。

地址:湖北省通山县高湖乡高湖村。

设施:毗邻云中湖风景区。

名人足迹 荥阳:崇祯八年(1635年),农民起义军13家著名首领会集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县),召开重要军事会议,商讨迎击官军的策略。时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李自成在会上崭露头角,提出了重要建议,得到了与会首领们的支持。

西安: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白成率农民军进入西安,将西安改名为长安,正式做为自己王朝的都城。

北京: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大军杀入北京,结束了明王朝的统治,达到了自己事业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