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地图
11150300000065

第65章 ·屈原与屈原庙、屈原祠浪漫的轮回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每当人们吟诵起这悲怆的诗句时,一位形容瘦削但刚毅坚强的老者仿佛出现在眼前,对我们满怀激愤地诉说他的遭遇……这位老者就是屈原,他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官居左徒和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很有政治远见。可是当时楚国佞臣当道,屈原受到排挤,渐为楚怀王疏远,并被流放到汉北地区。楚顷襄王继位后,更加昏聩,屈原遭谗言诬告,再次被放逐江南,流离沅、湘一带大概有9年之久,但屈原依然百折不回,怀抱着将来能为国效力的信念,吟唱在江河湖畔。后来秦兵攻破楚国都城郢,他深感已无力挽回楚国危局,在悲痛中自沉汨罗江而死。长期的流放生涯,使屈原得以深入民间,汲取了楚地民歌精华,又合以自己的爱国情怀,写出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传诵至今的爱国诗篇,而他本人也成为爱国主义的化身,被人景仰,受人尊崇。

屈原本与楚王同宗,因先人受封于“屈”,遂取以为姓。“屈”地,历来学者多以为在湖北省秭归县。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秭归,盖楚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原田宅今具存。”传说屈原在湖南汨罗江自沉殉国之后,他的遗体被一条神鱼驮回故里秭归安葬。真是生于斯,葬于斯,完成了一段浪漫的轮回。其实屈原的遗体被埋葬在湖南汨罗县的烈女岭,而在秭归埋葬的是他的衣冠。不过人们更愿意相信传说,在秭归除了这个衣冠冢,还修建了屈原庙、屈原祠来纪念屈原。

秭归县城东北30千米处的乐平里是屈原的出生地,其东北面山梁下有香炉坪,传说屈原诞生时,他的父亲曾在这里摆香炉祭天。屈原庙就在香炉坪,位于乐平里北沿的降钟山麓,原名女庙。女是屈原在《离骚》中提到的人物,一般认为她是屈原的姐姐。这个庙原本是奉祠女的,后来屈原与她一起受祠,才改称屈原庙。屈原庙是在唐代元和十五年(820年),由当时的归州刺史王茂元主持修建的,历代屡废屡兴。屈原庙系小青瓦砖木结构,由山门、配房、大殿组成。庙前立石狮一对,有石阶67级。庙宇依山建为两段,硬山顶,猫拱式山脊,青瓦粉墙。彩绘淡雅素净,为民间寺庙风格。上有郭沫若先生手迹“屈原庙”。正殿内有屈原塑像,清乾隆以来的石碑7块及当代名人书画。庙的附近还有读书洞、吟诗台、照面井与屈原有关的遗迹。

同时,刺史王茂元在乐平里还主持修建了屈原祠,以表彰这位爱国诗人。

王刺史还写下了《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

传世,高度褒扬屈原的节操。宋代元丰三年(1080年),屈原被封为清烈公,因此屈原祠得名“清烈公祠”。以后元、明、清各代都有修葺扩建。并且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里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

1978年,因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兴建,长江水位升高,屈原祠迂建到距秭归城东1500米处的向家坪,并改称“屈原纪念馆”。不过人们还是习惯称之为屈原祠。

旅游小贴士 主要景点:读书洞、照面井、玉米田、擂鼓台、滴帘珍珠、伏虎降钟、响鼓岩、回龙锁水等。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向家坪。

设施:毗邻凤凰山景区。

名入足迹 汉北:楚怀王二十四年(前305年),秦楚缔结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武昌:楚顷襄王三年(前296年),屈原再度被流放,经过武昌时,写下了名篇《涉江》。

汨罗:公元前278年,屈原在湖南汨罗自投汨罗江殉国。

屈原祠倚山面江,坐北朝南,整座祠宇环绕在满园飘香的柑桔林和青绿欲滴的翠柏之中。祠的外观仿屈原庙,为五楹双层板墙式结构,内为重檐歇山楼阁式,高大宽敞,兼有游廊,十分壮观。其主要建斓山门、大殿、左右配房等。郭沫若先生手书“屈原祠”三个大字镶嵌在牌楼上方正中的天明堂;襄阳王树人所书“孤忠”、“流芳”分嵌左右额枋;大门门楣匾额上闪烁着“光争日月”四个金光灿灿的大字。整个山门静谧高洁,气势宏伟,浩气荡荡。屈原青铜像矗立在屈原祠中心的大坝上,通高6、42米,像高3、92米,头微低,眉宇紧锁,体稍前倾,迈动右脚,提起左脚,两袖生风,表现出屈原爱国爱民的满腔激情和孤忠自清的精神境界。值得一提的是,在屈原祠内还保存着屈原的一座石刻像,刻制于明代嘉靖十六年(1537年),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屈原石像,弥足珍贵。东西碑廊镌刻有屈原《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22篇诗作以及历代文人墨客歌颂屈原诗句的手迹。

屈原的衣冠冢位于大殿后面,墓前立有石碑一块,上书“屈大夫墓”四个字,石坊、石阙都是清道光年间的原物。

屈原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有着很崇高的形象,他热爱祖国,为了国家的富强奔走出力,而且在屡受排挤和打击之后,仍然不改初衷,一如既往,最终宁死不易节操,以身殉国。这种对祖国强烈的爱,深深震撼着每一个来屈原祠凭吊的游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