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地图
11150300000052

第52章 ·白居易与白居易墓掩不住的深情

洛阳旅游,一个必到之地,就是龙门石窟。在欣赏完龙门变化多端的石佛之后出来,还处在激动之中,沿着宽敞的伊河眺望,却往往被大河对岸的幽静建筑所吸引。那个幽静的去处,正是唐代大诗人自居易的埋骨之地,即众人所谓的白园。

与龙门石窟的雄浑相比,白园的环境则更见幽静。它坐落在琵琶峰巅,背靠东山主峦,前面是陡峭的土坡和宽宽的伊河。据说,诗人自居易生前特别喜爱伊阙风光,特意嘱咐后代将他葬在这里,好在死后也能静静欣赏伊阙胜景。

白园的实际建筑分为青谷、墓体、诗廊三区,按照诗人性格、唐代风采和得体于自然的原则规划建造。迎门而来的即为青谷区,穿过绿荷摇曳的白池,登上山石小径,来到村柏遮荫的山腰,一座黄草履顶的圆形亭子翼然而起,亭中有环亭竹椅可供歇息。坐在亭中,听着伊河水声,更能感受到山谷之幽静,时间之凝滞,又仿佛身旁安息的诗人正在柏林漫步,喃喃自语。这座朴素的圆形建筑就是“听伊亭”,又名草亭,是为纪念白居易成名作《赋得古原草送别》而建。而松风亭松柏葱郁,景色清丽。穿过青谷的路上,丛竹夹道,悬瀑飞洒,荷池送爽。但一进墓体区气氛略有差异,有墓冢、乌头门、登道、碑楼等文物建筑,但最突出的就是自居易的坟墓:用青砖砌成圆形。顶上19棵柏树环绕一棵枣树。枣剌,标志着他针砭时弊的性格;红枣,标志着他为民办事的成果。

花木深处掩映着乐天堂楹联:“西湖筑白堤龙门开八滩倡乐府诗讽谕志在兼济天下;履道凿园池香山卧石楼援丝竹赋青山乐于独善其身。”简练地概括了自居易的思想和事业,乐观通达,进退自如。堂内有自居易塑像一尊,慈眉善日,和蔼可亲。诗廊区则在墓北山腰,陈列有当代书画家书写描绘的白诗碑刻和诗意瓷砖壁画。诗廊南头连道时书屋。由墓道向左、下至峰腰平缓处,即是古雅的九曲回廊,廊壁尽嵌现代诗人墨客吟咏的诗作以及白居易《琵琶行》全文石刻。在墓右侧,有巨石卧碑。碑重24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石书,刻有《醉吟先生传》,为白居易自道性情之作。而最富韵味的就是乐天堂对面,有位七旬老翁,开了个小小书画店,以书白乐天诗、画琵琶亭景自娱。

往事已矣。当年风流倜傥的诗人已经离开我们远去,但是无论行走在西湖白堤,诵读着他的名作《琵琶行》,还是伫立在肃穆的白公墓前,我们都能感受到他的那股拳拳深情正如墓前的伊水一样无休无止地流淌着,并且继续流淌下去,在千万游客的心中,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

旅游小贴士 主要景点:乐天堂、听伊亭、松冈亭,半球形墓冢、古碑、自然石卧碑、乌头门,登道、碑庐,道时书屋、翠樾亭。

地址:洛阳市市南12千米的龙门东山琵琶峰上。

设施:设有墓园管理区。

名入足迹 九江:元和六年(810年),自居易因越职言事,并被诬陷上“伤名教”的罪名,贬为江州司马。第二年。他写下了著名的抒情长诗《琵琶行》。

杭州: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出为杭州刺史。

在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后被命名为白堤。

苏州:白居易也曾被外放为苏州刺史。修堤灌水。

筑井疏水。离苏州日,郡中士民涕泣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