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地图
11150300000029

第29章 ·文成公主与大小昭寺远飞的凤凰

文成公主原是唐太宗一个远亲李姓侯王的女儿,虽也算得上是金枝玉叶,但她若一声不响地呆在宫里,也不过是嫁给一个稍有权势的臣子,在历史上也一定是湮没无闻。但是,历史给了她一个机会,使她嫁给一位英武的君主,给了她一方施展才华的天地,从而成就了她凤凰一般的美丽与灿烂。西藏的子民不会忘记这位带给他们和平与吉祥的女神,大昭寺、小昭寺今天还供奉着文成公主的魂灵,香火不息,拜者不断。

贞观十五年(641年)隆冬,一支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送亲和迎亲的队伍前呼后拥、威风八面地进入了逻些城,在李道宗的主持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按照汉族的礼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全逻些城的民众都为他们的赞普和夫人载歌载舞。松赞干布满怀喜悦地对众人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不久,美轮美奂的宫殿就建成了,屋宇宏伟华丽,雕梁画栋,精巧炫目。亭榭精美雅致,还开凿了碧波荡漾的池塘,种上了各色美丽的花木,一切建制都模仿大唐宫苑的模式,用来安顿文成公主,借以藉慰她的思乡之情。

这便是今天的大小昭寺。

大昭寺是西藏最早的建筑之一,拉萨城便是围绕着它发展起来的。早期建筑是释迦牟尼大殿的一、二层,为内院式外廊的二层建筑。结构上,采用了不少内地及尼泊尔、印度的艺术造型;另外,在大殿周围廊殿间的很多地方,均为生动有力的各种雕刻艺术所饰满,显示了藏民无限的想象力。大昭寺最珍贵的大殿中间供奉的释迦牟尼金像,是当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大殿两侧厢殿中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及尼泊尔公主的造像,也都极为生动精美。在正殿释迦牟尼佛像的供桌上,整齐地摆列着12盏金灯,华贵精美、亮丽非常。寺内各殿墙上壁画很多,四周走廊壁画琳琅满目,有佛教故事、人物事迹、密宗坛城及建寺经过等多种内容。该寺中,还保存有自7世纪以来的各种典籍、档案、乐器等珍贵文物。寺前的唐蕃会盟碑,立于唐长庆三年(823年),以藏文和汉文镌刻碑文,反映了汉藏两民族历史悠久的亲密关系,至今仍然完好。唐柳在唐蕃会盟碑南侧,相传为文成公主手植,也称公主柳。寺内保存有唐代乐器及相传为文成公主使用过的石制盟洗用具等文物。

小昭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内大昭寺北约1000米处。7世纪中叶,在修建大昭寺的同时,经文成公主选址、设计,主要由唐朝长安进入吐蕃的汉族工匠按汉地寺庙制式,历时1年,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与大昭寺同时建成。寺门朝东,以示文成公主思乡之心。其最初规模与大昭寺同,但在以后的历史发展变化中,香火日衰,规模也大为逊色。寺庙建成后,供奉文成公主入蕃和亲时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鎏金铜像。全寺前部为一庭院,后部为该寺中心部分,有主体建筑神殿及门楼、转经回廓等附属建筑。门楼分三层,底层为宽敞的明廓,墙壁上画有六道轮回等传统壁画,门楼二、三层为僧舍和经室,穿地门楼为转经回廓。神殿为全寺主体建筑,分为三层。

底层前面是门庭,有左右配殿,中为四柱空廓通道。门庭后面为经堂,堂庑阔大,为寺僧集会之地。最后面为佛殿,供奉墀尊公主的不动金刚鎏金铜像。

大小昭寺相隔不远,怀念着同一个人——文成公主,这在西藏的历史上是十分少见的。不过,想一想文成公主的功绩,便会相信文成公主当得起这样的怀念。文成公主风尘仆仆来到西藏,所受到的是万人空巷的欢迎,这令公主对这片神秘之地的惊恐涣然冰释。文成公主对藏民的热情心存感激,这感激不久便化作了不辞劳苦的探访、教化。她访贫问苦,体察民情,委婉地向藏王松赞干布提出大胆有效的建议;她把汉族文化的美丽展示给藏民看,掀起了阵阵学习汉族文化的高潮;她不动声色地种植了汉族的粮食树木,以成果吸引人们竞相仿效,从而顺利地普及了汉族的先进科学技术。聪明的文成公主从不干预朝政,却时时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她没有触动西藏保守贵族的利益,却悄无声息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旅游小贴士 主要景点:佛像、壁画、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像、会盟碑、神殿、经堂、僧舍、文物展厅等。

地址:西藏拉萨市旧城中心,大小昭寺相隔不远。

设施:拉萨市名胜云集,有布达拉宫等古迹,是游客必游之地。

名人足迹 西安:文成公主自小在西安宫中长大,知书达理,聪明伶俐。

松州:为唐代与吐蕃的边境,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时经过那里。

柏海:文成公主在那里与迎亲的松赞干布相见,接受结婚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