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地图
11150300000028

第28章 ·张学良与张帅府悲欢人生俱无悔

张学良将军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1928年,皇姑屯事件爆发后,张学良毅然决定东北易帜,效忠于中华民国,从而使中国得以统一。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中国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张学良将军晚年积极致力于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在海内外华人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而人们心目中的张学良,除了爱国将领这副面孔之外,还是一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公子。他似乎永远那么年轻,永远是一个“少帅”。若要寻访少帅的印迹,沈阳的张帅府是一定要去的。

张帅府是一座由青砖素面墙围廓的中西混合建筑群,墙高3米余,四角归方。从建筑时间和使用上帅府可分为两部分,即以现存院内青砖墙为界,分东、西两院。东院是帅府的早期建筑,包括四合院、小青楼、大青楼、关帝庙还有东墙外的赵四小姐楼,西院是后期建筑,共有砖混楼房6座。四合院是帅府的早期建筑,也是群体建筑的中心,位居中轴。建于1914年至1918年。坐北朝南,呈长方彤,南北长、东西窄,三进院落,全院共有房屋60余间。主要建筑都是石雕柱础转角石刻,墙基镶嵌浮雕石板,墙顶镶嵌砖雕饰件,门前踏步垂带,挂梅栏板雕刻精湛,额枋檐檩廊柱及门窗油饰彩画独具风格。

小青楼在东院,坐北朝南二层楼。上下各五问,中开门,前檐出廊,青砖青瓦,为中国古式建筑,是帅府的早期建筑之一。1928年6月张作霖由北京返回沈阳,在皇姑区附近被炸伤后,医治无效死于小青楼内。张学良悲痛不已,家仇国恨令张学良断然决定归附中央,也使他后来的抗日决心异常坚定。

大青楼位于东院北部,张作霖1925年晋升为东北边防督办后在此商议军事机密、制定重大决策和接待中外要员。赫赫有名的“老虎厅”就在一楼的东北角,它因陈设有东边道镇守使汤玉麟送的两只老虎标本而得名。张作霖死后,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的汉奸杨宇霆、常荫槐就是在这里被张学良处决的。大青楼是三层楼,坐北向南,多边形,砖混结构,欧洲哥特式建筑,青砖墙体,白色水泥抹边线,黑白相映,显得格外威严肃穆。

东院东北角有三间平房,传说是张作霖的家庙。在东墙外路东,有一座几何形单体建筑,即赵四小姐楼,这是张学良专门为赵四小姐修建的寓所。此楼具有西式建筑风格,典雅别致、玲珑精巧,当年一定是得到了赵四小姐的欢心。

庭院深深,清幽静谧。有风吹来,沙沙作响,恰似诉说着少帅的悲欢。张学良在这所府邸里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衣食无忧,备受父亲的宠爱。成年后,他与才貌双全的于凤至结为夫妻,夫唱妇随,十分恩爱。张学良后来认识了美丽的赵四小姐,通情达理的于凤至便把赵四接到家中,以姊妹相待。张学良有如此际遇,不能不说是幸福之至。但府外的风云变换常给少帅带来悲痛与烦忧。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谋害,张学良在果断地处理完丧事之后,便挑起了治理东北的重担。父亲死后的东北开始不平静起来,往日听命于父亲的部下有恃无恐,瞧不起这位少帅,往往紧紧相逼。张学良忍无可忍,只好动用武力铲除障碍。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被迫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率领军队撤出东北全境。为此,张学良遭到东北军将士的指责和世人的唾骂,被称为“不抵抗将军”。1936年,张学良在西安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在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冒死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失去自由,被软禁大半辈子。无限孤寂中的张学良信仰了基督教,赵四小姐的终身相随也为少帅增添了不少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