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地图
11150300000011

第11章 ·孝庄与清东陵生前死后的执著守望

巍巍清东陵,埋葬着清朝入主中原后的五位皇帝及其后妃们,见证着王朝的肃穆与历史的沧桑。五位皇帝的陵寝各有自己的名字: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皇帝的后妃们大都也有自己的陵寝,分布在她们丈夫陵墓的附近。一道高高的风水墙把这些陵墓围成了一个世界,同时标识了陵墓主人的独尊与华贵。风水墙以内是皇族灵魂的栖息之所,风水墙之外似乎就是芸芸众生的平凡世界了。

但是风水墙外不远,一座独特而又宏伟的皇家陵寝平静地注视着与它一墙之隔的皇家陵园。数百年过去了,陵寝已是有些残破。但黄色的琉璃瓦顶,双重围墙,方城、明楼仍能让人们感受到它的尊严。这就是昭西陵,一代皇后孝庄的陵墓。孝庄皇后是名副其实的皇族,却最终没能进入风水墙内。尽管她的陵墓的规格一点也不亚于风水墙内的众多女人,而且后来的皇帝每逢拜祖时,总要先拜祭一下这位皇太后,但陵墓的独特还是引人无限猜测。无论身前还是死后,这位杰出的女性都让人评说不休。

孝庄文皇后(简称孝庄)出生于蒙古的茫茫草原上,是科尔泌贝勒蒙古思之子寨桑的女儿,名布木布泰或大玉儿。孝庄13岁嫁给皇太极,这时正是清朝入主中原的关键时期。她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心辅佐着皇帝。皇帝去世后,皇室为了继承王位纷争不休,时刻有内乱的危险。聪明的孝庄发挥了她政治家的才干,使得自己的儿子福临继承王位,从而平息了内部纷争,使得皇太极的雄图大略能够继续实施。可是,这之后的孝庄并不轻松。她和福临孤儿寡母,在朝廷中举步维艰,不能不倚重于当时的重臣。特别是摄政王多尔衮,自持战功,飞扬跋扈,常常令孝庄母子为难。多尔衮很早就对孝庄表示爱慕,这时又步步相逼,孝庄迫不得已,为了儿子的皇位,下嫁多尔衮。这是清王朝的一件麻烦事。本来,依照满族风俗,父死儿可妻其后母、兄死弟可妻其嫂,孝庄下嫁给多尔衮本来无可厚非。但孝庄是一国之母,况且那时的满清正在积极学习、接受汉族文化,皇后下嫁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委屈与耻辱。后来,热爱汉族文化的顺治帝福临在很多事情上,与坚守满族旧俗的母亲发生冲突,想来母后下嫁对他该是一种深深的伤害吧。多尔衮死后不久,顺治帝也郁郁而终。备尝坎坷的孝庄又全力辅佐自己的孙子康熙大帝,从生擒鳌拜到平定三藩,再到镇压蒙古察哈尔部,她都以自己的英明坚定给康熙以勇气和力量。康熙一生对祖母孝庄极尽孝心,孝庄死后他悲痛欲绝。由此可见,孝庄的慈爱与睿智是何等的感人!

清东陵一片静寂,一阵风吹过,使得陵地更加空旷和萧瑟。陵墓总是充满凭吊的气息,尤其是在清亡后的今天。孝庄皇后时的清王朝,从皇太极到康熙一直蒸蒸日上,乾隆后的清王朝,从嘉庆帝到宣统则是江河日下。这样一算,没有孝庄皇后辅佐的盛世只有乾隆一朝。面对历史,我们不能说一个人左右一个王朝,但大清的覆亡,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孝庄皇后那种精神的缺失。孝庄身后,也有掌握大权的皇太后,慈禧太后不也先后伴随了三个皇帝吗?但她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与孝庄皇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家国危亡之际,她受不得一点委屈,竟挪用军费为自己祝寿。这又是何等的罪孽!

清东陵里皇帝和嫔妃的神道相通,只有孝庄孤独地长眠在一侧,她所能做的只有守望,风雨不动令人心痛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