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做最成功的父母
11148800000009

第9章 九?让父亲教育"回归家庭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把父亲比作一棵大树,母亲则是一片绿草地。"母亲更多地提供给孩子温情?舒适感;而父亲则提供力量?支持和依靠,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品格培养?智力发展?社会心理以及坚强?自立?勇敢等性格的确立上,这是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所不能替代的。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智商高。

1.父亲教出来的天才"

下面这几个天才"都是父亲教出来的。

(1)伟大的发明家。他的父亲热衷于科学和研究。为了全面培养孩子,父亲在家里办起了实验室,请来了高水平的家庭教育专家,让孩子们学习各种知识。

在他17岁时,父亲送他去周游世界,历时两年,学到了不少知识,结识了不少科学家和学者。19岁时,他确定了自己的终生道路,决心像父亲一样,当个科学家。后来,他真的成了一名伟大的发明家——他就是诺贝尔。

(2)父亲的助手。他的父亲是巴黎一名外科医生,也是他的接生婆。

他从小就被要求到父亲的诊所当学徒,接受父亲的言传身教,积累了丰富的助理经验。有时他还会替其他著名的外科大夫做助手。后来,由于朋友极力劝告,父亲才让他到大学就读,并取得医学博士学位。1913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就是法国的查尔斯·理歇特。

(3)择善而居。他出生在英国一个教育非常落后的地方。他和别的孩子一样,喜欢打闹?贪玩,10岁那年他曾两次逃学。为改善他的学习环境,父亲决定迁居伦敦。由于不适应新环境,父亲为他请来了家庭教师。他的成绩迅速赶了上来。后来,他于190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说:父亲给我的童年环境的改变,影响了我的整个人生。"他就是发现氩气的英国科学家瑞利。(4)父亲帮他建实验室"。他出生在一个令人神往的大学城——英国的剑桥。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读中学时对化学产生了极大兴趣。由于没有条件让他从事正规的化学实验,父亲就和他一起共同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仪器是他从公园里捡来的破瓶子,而药品则是父亲从商店里买来的。从此,他就与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是在196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诺里什。

(5)培养小书迷"。他的父亲经营一家书店,他从3岁时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看书,还经常向父亲提出各种问题。父亲不懂的。就鼓励他从书中寻求答案。读中学时,除了学好功课,他读了大量的书,对自己熟悉的东西,他就会顺便记下来。27岁时,他就成了博士生导师,在教育战线上,他培养出了2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他本人也于190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就是美国的汤姆逊。

(6)不能放弃。他的学习成绩不好,所以,他想放弃学业。他找到父亲,对父亲说了自己的打算。父亲对他说,不管你以后要做什么,书都必须要读。没有什么不能面对和克服的困难,只有克服了困难,才能真正超越自己。听了父亲的话,他决定不再放弃学业,而是制订了一个学习计划,并发奋读书,于1981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就是日本的福田谦一。

2.父爱与母爱同等重要

在中国,对孩子的教育中,的确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教育女性化。家庭教育中,妈妈起着主导作用;进入幼儿园,老师几乎全是女性;进入小学?中学,女教师占大多数;进入大学后,男女教师的比例才大体均衡。当然,这和女性认真?仔细?体贴等先天的优势有关。然而,这种情形,却造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男性教育的严重缺失。

学校教育中男女比例的失调,一时间无法改变,这就需要家庭教育中。爸爸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为孩子补充相应的教育营养。研究显示:父亲对孩子的数理逻辑能力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与父亲密切相处的孩子,数学成绩佳。相比之下,与母亲常在一起的孩子,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新事物的兴趣上,更擅长与人交往。

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往往有更强的目的性。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该怎样做,需要些什么条件,是比较明了的,而母亲在这方面要差一些。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有较高期望,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就显得无计划,并力不从心。

从教育内容来看,在知识的传播上,父亲的知识面一般也广于母亲,而且在史?地?哲等知识上父亲往往精于母亲。因此,父亲给孩子讲得更多的是历史故事?各地风情民俗?英雄人物等,而母亲则一般都是给孩子讲童话,涉及社会知识较少,这在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知识上就稍逊一筹了。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父亲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父亲让孩子参与修理简单家电,大胆学骑自行车,带他们爬山?赛跑……而母亲总想保护孩子,在孩子参加一些危险和复杂的事时,母亲总担心孩子会不小心碰伤?摔伤?磕伤。

此外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远不止于智力,还涉及体格?情感?性格等方面。父亲对孩子的爱?关心?照顾,情绪的感染,以至父亲的一举一动,一怒一笑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独特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会落后些,并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忧虑?多动?有依赖性,被专家称为缺少父亲综合征"。因此,在家庭里应提倡加大父亲与孩子交往的力度,父亲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多与孩子接触,满足孩子情感的需求,为孩子的体能?智力?社会性的发展创造条件。

3.怎样成为一个好父亲

(1)帮助妻子就是对孩子的爱。尽管现在父亲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大部分父亲都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即在承担家务和养育子女方面,父亲的付出总是占第二位的。所以父亲应该自觉地尽可能地帮助妻子做家务,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抚养子女的任务中。

(2)将一切可能的时间都献给孩子。这并不意味着突然改变你的生活规律,而是要更灵活地掌握时间,形成以孩子为主的工作?生活日程表。

(3)做有预见性的父亲。如果当时这样做就好了!"我们或许都听到家长常发出这样的感叹。但遗憾是无济于事的。重要的是采取正确的措施来教育和培养孩子,把握现在,预见未来。

(4)不要以自己的模式塑造孩子。支持并鼓励孩子走他自己选择的道路,不应该强迫他接受你的意愿。大多数父亲之所以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子女,可能是希望子女将父母梦寐以求的理想变为现实。

(5)不向孩子隐瞒生活中的阴暗面。对孩子不应隐瞒生活中的阴暗面,要根据其年龄和成熟程度慢慢向他解释。无论事情如何严重,父亲都应该主动将真相告诉孩子。否则他会通过同学或朋友得到某些信息,而道听途说的东西往往不那么真实可信,会令孩子感到迷惘。

(6)与妻子共同研究如何培养子女。教育和培养孩子是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父亲一手包办是不合适的。只有夫妻双方经过协商取得一致才能防止偏差,收到有益于孩子的最佳的教育效果。

(7)重返童年。如果你准备当个称职的父亲,那么你应经常的带着孩子去电影院欣赏动画片或者陪他一起玩拼图?搭积木。也许这些活动对成年人来讲毫无意义,但对孩子的成长却是必不可少的。

教子箴言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

——(法国)蒙田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之本,事业之本,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一切。所有父母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遇到一点小疾病都让父母提心吊胆。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要帮助孩子建立营养合理的饮食习惯,注意每日的饮食卫生,搭配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