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坏习惯 坏成绩
11141300000061

第61章 孩子读书无选择的坏习惯

我们读书之前应谨记“决不滥读”的原则,应该用宝贵的时间多读伟人已有定评的名著,这些书必是开卷有益的。

秦国丞相李斯出生平民,先跟着旬子学“帝王之术”,后来到秦国求官,步步高升,最终官至宰相,功名不可谓不大。但他最终被赵高诬陷,落了个诛灭九族的下场。临刑时,李斯回头对儿子说:“我想再像从前那样,牵着黄犬和你到野外去打野兔,这样的机会还能有吗?”按李斯这时的愿望,要是重新选择人生之路,他是不会选择原来的仕途的。其实,做官并没错,历史与社会都需要做官的人。不过司马迁特别写明李斯“从荀卿学帝王之术”,恐怕不是没有深意。如果李斯学的不但有“帝王之术”,还有荀子的学术灵魂——仁义之道,大概他就不会是这种结局,也不会后悔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决定李斯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他读的书!因此,有学者断言,读什么书是选择读书种类的问题,也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

成长中的青少年对书籍有着一种本能的渴望,他们渴望了解外面大千世界的精彩,获取社会发展变化的前沿信息,感受人类历史的深邃与恢弘。

然而谈及当今学生的阅读状况,却让人非常担忧。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有太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读书的目的甚至带有功利色彩。学生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是如何读书的呢?调查发现,现在很少有学生孜孜以求地去读一本课外书,读书就是看热闹,图好玩,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热衷于那些猎奇的、情节曲折的、富于幻想的卡通书和故事书。就连大学生也是这样。《光明日报》在高校做的调查结果表明,应用类书籍占据了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一半以上(所谓应用型书籍,大致指英语、计算机、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考试用书)。应用类书籍成为高校最流行的书籍的根本原因在于:发展需要——就业形势紧张,多一张证书就多一份保障。

其实读书的效用是很难说清的,“有用的书”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即时的辅导与功利,“无用的,我却喜欢的书”在给我愉悦的同时也许会带来终身的影响。因此别小瞧你认为现在无用的书,也许它将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统计资料表明,当前学科的门类已达2000多种,科学知识的年增长率在10%以上;另一方面,知识老化的速度也在加快。正如福特公司首席专家路易斯·罗斯所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你的职业而言,知识就像鲜奶贴着有效日期……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知识,你的职业生涯会很快到了有效期。”其实,阅读行为说白了没有对错之分,读什么,怎么读,每个人各有不同。对真正的读书人而言,“爱”远比“应该”重要。而“爱”是不能强迫的,也是不能替代的,在真爱面前,任何“谆谆教导”都显得有些荒唐。读书人往往不需要说教,他们宁可像游牧民族一样在草原上漫游,碰到什么是什么,逮住一本读一本。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是切合他自己的书。读哲学和历史著作,能提高思维的质量;读科普著作,有利于把科学的道理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读高品位的书,形成高品位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标准。

读书犹如采金,有人沙里淘金,读破万卷,小康罢了,有人点石成金,随手翻翻,便成巨富。区别就在于“会读书”。读书的你并不意味着必须被书完全“同化”,因为并非每本书都值得你去“吸收”。爱读书的人常有这样的体验,在读书以前,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意外,然而在读了后,才知道每本书都值得怀疑。

正确的读书态度是,在读书中加入思索。应该说,读书最重要的是思索,读书是花朵,思索却是果实。叔本华甚至认为,喜欢阅读一目了然的书的人是懒惰的人,只有阅读那些需要自己反复思考才能明白书中内容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古希腊哲学家曾说,“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们是否可将之引申为“未经思考的阅读是没有意义的”。思索不但使你与别人拉开距离,而且使你与书本拉开距离,使你能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审视自然与人生。作家朱苏进说:“没有思索的阅读就像一个人没胃,而只有一张巨大的口腔。整个人便是一条孜孜不倦的过道,将所有的美好的书贬值为垃圾。”读书时,该把自我作为一个凝聚点,不该把自我溶解在书中,而该把书的精髓吸收到自我中来,对自我而言,一切都只是养料。福建师大张善文教授推崇一种“死去”、“活来”的读书法(《福建日报》2001—02—09,黄黎星文)。所谓“死去”指的是读书时要下足功夫,精研细品,以求全面、透彻地把握与理解;“活来”指深思明辨,跳出俗套,力求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笔者以为,“死去”与“活来”间实际上体现出一种辩证的思维,如果说“死去”是“走进”作品的话,“活来”便是“走出”。没有真正的“走进”,谈不上对书的真正理解,没有与书保持距离的“走出”则会沉湎于旧书,谈不上“活来”的创造。而这“走出”与“活来”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索的升华。

读书要选择“好书”,那“好书”又是什么样的呢?“好书”是相对来说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每一个读者而言,“好书”应该是能激起你的思索和共鸣的书。有人认为,一个人平日读什么书,会在听觉中形成一种韵律,当他写作的时候,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这韵律走。可见“好书”对人的影响真是大,大到读者会将自己“埋没”,大到决定其写作的档次。读“好书”,你还要学会在与书保持距离的时候,同时保持一种平等,即把自己放在与书的作者平等的位置,否则,它会使你在读书中失去自我。

对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明确学习目的

家长必须让孩子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在选择图书的时候有的放矢,才能充分发挥读书的作用。

2.养成追求高效率的好习惯

对于效率的追求会使孩子在读书的时候更加集中精力,充分吸收书中的宝贵营养。

3.提高审美眼光,注重道德修养

提高审美眼光,注重平时的道德修养,才能选到有利于身心成长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