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坏习惯 坏成绩
11141300000060

第60章 孩子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的坏习惯

工具书是读者的无声老师,是随时可以咨询的顾问,是解疑释难的好帮手。阅读前,一定要把工具书置于身边;阅读时,遇有疑难,就要翻查。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养成好习惯。

孔子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书是学习的顾问,是不见面的老师。教师应训练学生熟练地查字典、词典,告诉他们方法,定期检查,督促他们养成查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如果都能不断地、用心地使用工具书,那还需担忧怎样才能提高他们正确运用汉字的能力吗?

当然,一种好习惯的养成,总是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督促学生,使学生能以坚强的毅力去培养好习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在学习中,会使用工具书和资料的好处有很多。除了一般的字典、词典以外,各门学科也都有专门的工具书。

好习惯培养的过程,也可使学生培养努力不懈、坚持到底的恒心。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如果没有恒心,就不可能克服这些困难,那么,学习活动也就无法坚持和深入下去了。这就是教学中发展非智力因素的特殊意义。

如果在学习中遇到一些知识性的障碍,工具书一定是你不说话的最好的老师。其实话说回来,学会使用工具书不难,要紧的是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参考工具书的作用,大体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解决疑难问题

众所周知,在日常读书学习、研究问题、开展工作中,人们往往碰到疑难的字词、重要人物、有关事件、科技名词和术语、所需要数据等问题,查阅有关词典、百科全书、数据手册等参考工具书,即可迎刃而解。

2.指引读书门径

人们日常自修学习,或者研究、掌握某学科知识,利用百科全书类参考工具书,便可了解有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从而为深入学习和掌握有关知识提供了最佳途径。

3.提供参考资料

人们在学习和研究中,除了必须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状况,还须掌握相关学科的学术动态、研究水平、发展概况。比如,有些研究项目,国内可能有不少科研人员正从各个角度进行研究,国外也可能有成批学者在探讨,或者正利用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加以解决,通过查阅国内外出版的年鉴类参考工具书,便可了解近年来的研究概况、发展动态,还能找到应该参考的书目、论文等资料。

4.节省时间精力

各种参考工具书都具有共同功能,就是节省读者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它们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汇集大量有关文献,提供确实可靠的浓缩知识,并依照特定编排体例和科学排列方式,提供快速查找途径,节省读者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而帮助读者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获取所需的宝贵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古今中外学者、专家,莫不把参考工具书视为珍宝,用很生动的语言,赞美它是“良师益友”、“案头顾问”、“不说话的导师”,是我们“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并对它的作用概括成四句话:“解决疑难问题,指引读书门径,提供参考资料,节省时间精力。”

对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家长应该在平时就培养孩子凡事细心的好习惯,成为一个细心的孩子,才有可能对不懂或者拿不准的东西更有求知欲,也才会更加重视工具书的作用。

2.把工具书放在显眼且易于孩子取用的地方

工具书作为一种工具,是以方便人们为目的的,因此要尽量把工具书放在明显且好拿的地方,这样查阅起来就会更加快捷,节省时间。

3.熟练掌握快速查阅的方法

工具书的工具性质还要求孩子能够熟练掌握查找所需内容的方法,以便充分利用其价值,并且节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