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培养青少年化学爱好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11136600000101

第101章 秦俑颜色蜕变的秘密

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省临潼骊山脚下,距今已2000多年,历经战乱,多遭毁掠。地宫的秘密,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对秦始皇陵园的勘查、发掘断断续续进行了几十年。直到1974年在陵园东侧出土了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后,才揭开了秦文化研究的新篇章。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组成部分,共有四坑。一号坑坑长210m,宽62m,共有武士俑、车马6000多尊,俑士身着铠甲,免胄或戴帻,护腿以膝缚,胫衣或跗注,手执戟、铍矛、戈等长兵器,或者身着战袍,腿扎行滕,足登浅屡,免胄束发,手执弓箭。坑的东西两端各有三排武士构成“前列”和“后列”。南北两侧各有一排武士构成阵的“侧翼”。阵中的士兵俑全是面向东,使整个俑群阵具备了锋、翼、卫的功能,反映了秦军是一支攻击型的部队。它的锋部横列整齐,两翼向东延伸,有六个俑包住锋之两端,形成“前列必方,左右之和必钩”的形象。一旦对敌,前锋改变队形,左右翼弯曲如钩地展开,形成包抄。后卫俑同前锋俑一样整齐,可以说是“无前无后”的配置,适应了回军转阵,“以前为后,以后为前”的需要(《军志》)。所以秦兵马俑一号坑布阵阵表坚固,阵体雄壮,可“发于肩膺,杀人百步之外”(《孙膑兵法·势备》)。其“强弩在前,锬戈在后”,表现了秦军的进击思想,执弩的前锋在射击之后,可随即分开,居于两侧给主力让路。也可和后随的主力分开,形如犄角,夹击敌人,随机而变。这说明了秦军布阵疏阔其表、隐变其内的灵活性。

秦兵马俑二号坑的平面呈向东的卷曲形,很像一个庞大的军营,每个区域似是依兵种不同而安排的子营,军营共驻扎有弩、车、步、骑四个兵种939人,马472匹,战车89乘。虽然缺乏出战程序的布阵编排,却具有布阵的组合关系。三号坑是与一、二号坑有着明显区别的陪葬俑坑,它面积小,形制特殊,坑内武士相向夹道式排列,与战斗队形判然有别,又出有礼仪性兵器铜殳,因此有的学者把它定为军幕,即指挥机关。有的学者则认为是立的军社,即兴师征伐,随军行止,祭祀而行礼仪的地方。四号坑位于二、三号坑之间,南北长96m,东西宽48m,深48m,是一个未完成的战阵俑坑。

秦兵马俑出土时,许多俑体表面都有彩绘,不少还比较完整,但时隔不久,便出现颜色蜕变、彩绘脱落的现象,一时成为秦俑保护的一大难题。为了查明彩绘颜色变化的原因,文物保护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揭开了它的秘密。

秦俑刚出土时颜色鲜艳,但不久便发生颜色脱落和蜕化。根据实验观测,空气中除CO2外,O2,N2等,对秦俑影响不大。只是当温度高时,颜料的稳定性有所降低。那么什么是秦俑颜色蜕变脱落的原因呢?紫外射线是造成彩绘颜色变化的原因之一。尤其是PbO,Pb2O3,Pb3O4等含铅化合物,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会变成PbO2。所以采用KH-1滤紫外光膜,可以大大延缓颜色的变化时间。而颜色的脱落主要是由于失去水分引起的,兵马俑出土后,离开了原来潮湿的土壤环境,使天然胶层失水,发生卷曲、龟裂,造成颜色层脱落。同时水含量降低,也使颜料的色调变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