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孩子成功成才的70高招
11130900000061

第61章 第61招 给孩子玩的权利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同理,玩是孩子的天性,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态度。其实玩并不都是害人害己,与学习并不是势不两立的,如果处理得当,两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成。

正确引导贪玩的孩子

身为小孩。没有谁不爱玩,对他们来说,玩是人生第一大事,要玩的话,最好是只有开始,没有结束;身为家长,没有谁不担心孩子太贪玩,虽然也承认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他们更明白,自制力差也是孩子们的通病。所以在假期到来的时候,孩子们欢呼雀跃,玩得不亦乐乎,家长们则忧虑重重,生怕孩子的玩心一旦放飞,就收不回来。孩子太贪玩,怎么办?下面是几位家长的不同做法:

1.用诱人玩乐计划刺激孩子

和其他家庭还没放假就忙着与孩子一起制定假期学习计划不同,我们家是一放假就和孩子一起制定假期玩乐计划。根据孩子的提议,我们先定下每个周末的常规活动项目。这周玩转热带风暴、下周踏浪碧海金沙,下下周夜游锦江乐园……再加上孩子每天的娱乐,就构成了我们家的暑假玩乐计划书。但是,孩子想要100%地买现这些玩乐计划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他必须每天按时按量地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并且通过我们的考核,才能够和我们一起周末游、长线游……

我们是从孩子四年级时,采用这种方式和孩子一起协调假期学习、玩乐关系的。第一年暑假,孩子没有按照要求按时按量地完成功课,我和孩子他妈就两个人出去旅游了,将孩子丢在姥姥家。回来后,我们拍的那些丰富多彩的照片深深刺激了他。之后的几个假期,不用我们多说,孩子就会自觉安排好每天的学习时间,然后和我们一起尽情玩乐。我觉得我们家的这种模式是一种很不错的假期模式,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爱玩的天性,他又有了学习的动力。

2.让女儿当我们的老师

小孩子就是喜欢玩,这个本来无可厚非,想想我们小时候,功课少,家里大人又都忙着工作,根本顾不上管我们,我们一帮子小孩玩起来才叫无法无天呢!现在的小孩子,可比我们辛苦多了,平常上学的时候还好,要是放了暑假,还不让玩得尽兴,我都觉得于心不忍。但是看看学校里留的暑期作业还真不少,我也不能让女儿把时间都花在玩上。让她自己约束自己肯定太难,我和老婆就动了些脑筋,把玩与学结合在一起,把女儿的学习也变成游戏。比如,我们有个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女儿当老师,我们几个大人当学生,白天我们上班的时候让她在奶奶的监督下“备课”,也就是把学过的词语复习抄写一遍,晚上回来,就让她给我们上课。女儿很看中这个“老师”的身份,所以备起课来十分认真。

另外,就算是游戏,我们也分了好多种。我一般不会让女儿一个人待在电视或电脑前,家里有很多益智玩具,像拼图、碰碰吸,我们只要有空,就陪她玩,跟她比赛,既好玩又开发智力。

这样算起来,女儿一天到晚都是在玩,但是她并不会因此耽误学习,反而会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我觉得,孩子爱玩的天性只要稍加引导,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3.以玩制玩

儿子有个表姐,学习、性格、自制能力都不错,而且颇有“领袖气质”。去年暑假我们就把孩子交给她,大孩子管小孩子绝对比我们直接管教有效。没多久,孩子就被管得服服帖帖。据他说表姐本事大得很,功课上有问必答,做游戏花样百出,玩电脑只赢不输,他从表姐那里学来不少“玩经”,表姐是他模仿的“偶像”。

我足看u在眼里喜在心里,孩子的玩性被引上了轨道。一个暑假下来,孩子玩得尽兴,开学后我几乎没有费什么工夫让他收心。表姐也过了一番她的“领袖瘾”,写日记、做作文也有了内容。算是双赢吧。

今年放假前,孩子就提出要到舅舅家找表姐玩,我是一口答应,只等表姐点头了。孩子大了一岁,虽然依旧爱玩,但是自控能力应该也在提高,结果应该更好。

4.制定弹性玩耍时间

放假第一天,刚吃完早饭,欣欣就跑出去找小朋友玩了,直到吃晚饭她才肯回来。还说没玩够呢。让她写日记,默写生词的时候,疯玩了一天的女儿却在小书桌前坐了一会儿就困了。我于是草拟了一个奖惩方法,要是欣欣按计划学习、玩耍,那下次就适当延长她出去玩耍的时间,要是她违反了规定,那下次出去玩的时间就要被扣掉。这几天下来,欣欣还真做得不错。不过看她学习的时候还是很不情愿的样子,我还在考虑要不要把她的小伙伴们请到家里来,一起学习,让她们比赛谁做得好做得快。小孩子就需要这样变着花样哄才行。

让孩子会“玩”儿

健康的娱乐内容,十分有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执着的精神外,还有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等等,都可以在玩中得到培养,教育界提出的“愉快’教育”就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另外,在玩的过程中我们能发现孩子特殊的才能和天赋,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地培养、强化这种兴趣,就可以使孩子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做出特殊的贡献。

英国伟大的数学家麦克斯,他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就是他的父亲发现和培养出来的。有一次,他偶然发现儿子画的画很特别,这引起了他的注意。儿子画了一个插菊花的花瓶,但是所有的菊花和图形都是由几何图形组成的菊花花朵,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的叶片,它们的形状搭配得非常巧妙。父亲非常惊异地发现儿子对几何图形的控制能力,继而不断地启发引导,使他很快对数学入迷,终于成为一代杰出的数学家。

玩作为一种主动“学习”的态度,可以启发孩子的兴趣爱好,还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性。因此家长不应该过多的干涉孩子玩耍的时间,而是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

曾经有一位老先生向专家请教:“我是孩子的爷爷,我现在跟我儿子的矛盾很大,我儿子把孙子搞得太紧张了,给孙子请了四个家教,上七八个班,孙子每天晚上十一点前别想睡觉,连双休日都安排得满满的。我说这么做孩子肯定受不了。我儿子却说我落伍了,说这是竞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位老先生很无奈。这的确是我们十分不愿意看到的现实。许多父母生怕孩子在童年时期就落后于人,所以早早为孩子规划人生。于是,童年就被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特长班挤占,童年时代的梦想就被父母想要在孩子身上实现的各种计划无情地替代。孩子的童年已经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童年。其实快乐、幸福、自由是童年的真谛。童年时期具有特别意义,很多奇思妙想的萌芽都来自宝贵的不可替代与重复的童年时光。在一个人的童年,吃什么、穿什么往往不那么重要,而玩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2001年10月,在第一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大奖赛中,一个叫刘小源的4岁女娃娃唱的一段《大雪飘》,征服了观众、评委。担当大赛评委的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赵景勃教授在点评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于是给了一个超常规的评语:“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了。她简直就是一个小人精!今后戏剧界可以考虑设个神童奖。”最终刘小源获得金奖,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票友。一个4岁的孩子,凭借一出《大雪飘》红遍大江南北,成了“名人”。成了破“纪录”的小明星。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刘小源的父母都是京剧票友,爸爸唱小生,妈妈唱梅派青衣。两个人经常在家里唱念做打。也许是耳濡目染的原因,刘小源从小就对京剧表现出独特的兴趣。好玩好动的小源爱模仿。她经常扯起床单披在身上,然后做出各种造型,让妈妈猜是京剧里的哪个人物,一会儿是《霸王别姬》里的虞姬,一会儿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在大家的眼里这是学习,但在孩子眼里却仅仅是好玩。就是在玩中刘小源学唱会了许多京剧唱段。

儿童的世界有其独特的规律,遵循了这一规律,教育就成功;违背了这一规律,教育就失败。在儿童眼里,一切都是游戏,刘小源唱京剧如同在玩游戏,游戏就是她心中重要的工作。所以父母应当尊重和理解儿童,尊重和理解儿童的世界,不能以成年人的思维揣度孩子甚至约束训练孩子,剥夺孩子玩的权利。然而,有的父母并不真正认可“玩是儿童的权利”这一观念,并且常常限制孩子的玩。也有的父母即便允许孩子玩,也总是把玩的意义建构在学习的基础上,当他们认为某种“玩”对学习有益的时候,就允许孩子玩,而当他们认为某种活动对学习没有什么好处的时候,就以“影响学习”为理由,限制孩子的选择。正是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孩子们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等纯娱乐的活动被严格禁止,而读书、学习计算机、弹钢琴等活动则得到了父母的鼓励,因为在成年人看来,这些活动是“有利于学习的”。

玩是儿童的天性,玩是儿童的权利,就像儿童要吃饭穿衣一样。玩作为儿童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是因为玩是儿童成长的需要,剥夺儿童的玩的权利有损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我们可以看一看,如今的儿童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已经失去了童心,正在变为成人实现一些想法的工具。玩其实也是儿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儿童用他自己的方式了解这个世界,在玩中感受着这个世界,我们不能用成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取代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评语:所有小动物都没有学校,它们的本领怎么学来的呢?从玩中学来的。玩中有许多技能,技能关系到生存。如猴子爱跳着玩,从很高的~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跳过去就是生,跳不过去就是死。你说,这玩中的技能重不重要?这玩是不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