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孩子成功成才的70高招
11130900000062

第62章 第62招 多给孩子讲故事

只要孩子已经能够享受讲话的能力所带来的乐趣,讲故事——面对面地通过故事来交流——就能够使父母和孩子坐到一起,就能使他们振作精神。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特殊的机会,他们可以近距离真实地观察父母,能够培养对父母新的理解、意识和信任。从父母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再次体验孩子所拥有的想像力的极好的手段,也是用一种不那么专制的方式表达对孩子关心的极好的方法。

就孩子的情感生活而言,讲故事用许多独特的和影响深远的方法。巩固了孩子原有的情感,也使孩子受伤的情感得以恢复,培养了孩子新的情感。它还给孩子提供了有影响的语言构成的画面,提供了他们能够用于理解和表述他们的感情的符号。它还提出了他们可以估量、模仿和评价的英雄和角色模式。它也为孩子们理解人类行为的情感方面,提供了富于创造性的深刻见解。而且讲故事还锻炼了他们形象化的想像力,这对于孩子非常有益,因为以孩子的智力想“看见”导致和摆脱情感危机的途径还很困难。

现在,孩子们完全沉浸于电视、电脑和游乐中心的游戏机这些视觉世界中。甚至大声给孩子们朗读书籍,常常也把他们引导到他们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些东西上面:一本书的文字和画面。面对面地讲故事可以激励孩子张开“灵魂的眼睛”。听故事的人在情感上可以自由地按照他的选择想像故事,也可以在保持情感安宁的情况下了解到,无论在这种背景下想像出什么,无论多么吓人,都仅仅是在一个十分短暂的、合适的和试验性的感觉中感到是“真实的”。

最重要的是,讲故事是凭故事的魅力强烈地吸引人,因为它同时让孩子和父母感到有趣。它把说、听、人物与快乐联系在一起,它在消除麻烦和巩固希望的日子里,充当“时间间隔”。

多听故事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一项研究显示:父母常为孩子说故事,不仅能增进亲子交流,还可以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

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大脑内侧边缘系统相当活跃,这个边缘系统主要掌管人类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父母在说故事的同时,孩子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因此跟着生成发展,同时在父母的陪伴下,对于儿童的情绪控管及脑部智商发育也有相当显著的影响。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还能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多接触言语沟通,有助于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除表现在能正确发音,掌握一定的词汇外,还表现在学会组词或成句的一些规律上。如果我们能够配上合适的音乐讲述故事,会有助于培养孩子听读的习惯以及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萌发孩子初步感受和表现美的情趣,有助于挖掘孩子学习的潜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在课堂上每天都有美文诵读时问,孩子们在这时能够集中较多的注意力。如果忙于生活的你没有太多时间,那也希望能在睡前为他们说上一个小故事,因为睡前静听故事,有助于孩子很快人眠和矫正他们某些不良的睡眠习惯;可以让孩子在宽松舒适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请父母们注意:让孩子听故事时选择的听读材料,除了考虑到其科学性、教育性和适当的趣味性外,还必须注意其效果不得和诱导孩子入睡这一目的相抵触。

让自己的故事温馨而有意义

这里有一些建议,能够使讲故事变成特别温馨而有意义的活动:

1.作为故事的讲述者,你要有自信

我们每个人都会讲故事,我们可以描述自己所喜爱的奇闻轶事,描述我们从书上、电视节目、电影、游戏、音乐喜剧和戏剧中看来的情节,著名的人物、地方或者事件的传说以及对日常生活的解释。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和他人分享这些故事。如果你羞于给你的孩子讲故事,那么增强你的信心的秘密就在于做好准备。事先想想你可以讲的许多故事,而且随时注意你能找到的好故事,草草记下它们,这样你就随时都可以参考了。在给孩子讲故事前,你自己可以先练习一下。

2.选择适合讲故事的时间

讲故事最有效果的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讲,你和孩子期待着这个时间。如果讲故事是每天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你们都可以更加自然地参与这个活动,彼此间可以更加合作,而且在智力上和感情上的收益也更多。

对于讲故事来说,上床睡觉的时间可能是最为合适的。许多孩子在每天晚上临睡觉前情感上需要达到平衡,而讲故事就提供了实现这一平衡的方法。

除了每天固定的讲故事的时间外,只要房间里相对安静,你都可以考虑讲故事。在孩子生病、离家在外或者被迫要花几分钟到半个小时等待某样东西时。讲故事也是可以帮助他在情感上得到恢复的活动。

3.为讲故事创造有利的环境

除了睡觉前在床上讲故事,你还可以在家里安排一个特殊的讲故事的地方,这是一个好主意。无论是否有这种地方,讲故事的时候都要让你自己和听众感到舒服,不要因为其他人或者外面的噪音而分心。常常用眼睛和你的听众接触,会加深他参与故事的感觉,而且你可以衡量你讲述的过程中孩子接受了多少。

4.每次讲故事都有一个习惯的开始和结尾

这能给你的听众一个提示,让他把讲故事当作一件特殊的事件,当成不同于真实的生活中所发生的事。开始讲故事前,你在想故事的时候,可以提议闭上眼睛,点上一只蜡烛,唱一首短歌,或者用手从空气中“捞”一个故事。如果你对自己的能力已经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讲述任何种类的故事时,首先问问孩子他喜欢听什么样的故事。你讲每个故事的时候都可以用一样的开头,比如,传统的“很久以前”,或者某些更加新颖的,“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故事,我把它叫做……”

结束的时候,尽量和你开始的时候“相反”。闭上你的眼睛,然后和故事说再见,熄灭蜡烛,再次唱首短歌,把故事扔回空气中,同时(或者)运用习惯的结束方式(比如,“……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5.用自然的嗓音讲述故事

如果你讲故事的时候过于做作,那么它就会显得强加于人而且毫无生气。讲述的声音不能过高或过低,说话的节奏也不可以过快或者过于单调。不要担心自己用词是否恰当,或者担心自己讲述的故事是否真的完美无瑕。记着你不是在表演,是在沟通。你乐于讲故事应该就像孩子喜欢听故事那样。6.讲故事对孩子正在经历的情感冲突或危及有着特殊的意义

讲故事是一个处理孩子目前的情感困境非常安全而有效的方法,而且不会使他感到困窘或者受到惊吓。毕竟,故事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它有着自己的生命,你的孩子可以自由地决定是否接受它,或者根据他的判断,把故事中说的和真实生活中所发生的联系在一起。

当采用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时,要确定你所选择的故事讲述的是一种积极的解决办法。比如,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出被悲伤、愤怒或者内疚所压倒,那么就告诉他一个故事,其中的英雄克服了悲伤、愤怒或者内疚,表现出了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如果你的孩子似乎在嫉妒或者愤愤不平,尽量讲一个这类感情最终消失了或者转变成相反的感情的故事,而不是讲述英雄仅仅是受到这类感情的困扰。

一般来说,讲故事不一定总要有一个“快乐的结尾”。实际上,通过那些表现出生活中不快乐的一面的故事,孩子们的理智和情感都能变得更加坚强。不过,当你相当肯定你的孩子正在和真实生活中特殊的消极情感做斗争时,一个欢乐的故事能给他更多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