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和中国人
11126600000025

第25章 礼仪

除十三经以外,如果说还有什么让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那就是他的礼仪了。就算仅是文学本身还不足以让中国人在精神文明方面优于野蛮人,但他的那些并不为外国人所知的日常人际礼仪,足以令中国人骄傲地把自己置于优雅精致的人间天堂中。有些好打听的中国人问外国人他们是否有自己的礼仪,而当听到外国人的礼节与中国的比起来显得十分笨拙和难以理解时,他们总是表现得十分惊讶。当然我们接触的都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而不是那些“小屁孩儿”,或是那些刚刚会学脱帽礼和使用手绢的买办。我们的观察对象是那些整天遵守“中庸之道”的人,当他们听到不合规范的“鸟语”时,就会露出轻蔑的神情。

如果一个国家的伟大之处可以用国民的行为举止来衡量的话,那么中国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即便要比普通英国人矮上4到5英寸,但穿戴齐备的官员通常能展示出堂堂仪表,一副十分自信和泰然自若的样子。能有这个效果很大程度要归功于他的官服,插一句,我们希望这衣服有一天能做些改良。这样穿衣接近一门富于耐心的艺术,而现在在欧洲,这门艺术则被成功的野心家垄断。受邀拜访一位中国绅士的家真是一件美事,他会亲自为你奉上一杯茶,这是一场和睦聚会所必备的。只有在客人坐好之后,主人才在客人的右手边坐下。愉快的交谈应该围绕客人而展开,这也是主人应尽的义务。一位绅士在对方站着时自己绝不会坐着。有时仆人会双手各持茶杯为客人上茶,这也是礼多人不怪的。仆人站在主人和客人的前面,双手交叉上茶,即用左手为坐在右手边的客人上茶,而用右手为左手边的主人上茶。而喝茶的人会张开掌心接住茶杯,这是在表达敬意。在中国喝茶被称为“品茶”,它的作用远不只为了解渴。遗憾的是那些红发野蛮人只知道在主客谈话前把饮料一饮而尽,这就是西方人所有的举止和习俗了。在学习古雅的中式礼仪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小麻烦会让人因教化和宽容而获得尊敬。虽然中国人表面上看不起我们,但是他们深知,其实是我们也看不起他们。所以到最后,我们让步于中国人的并无恶意的傲慢,这一点中国人是深知其意的。转回原来的话题,“品茶”被视作聚会结束的信号。客人一喝茶,主人就会唤仆人上茶。同样,主人会对停留较久的客人奉陪到底。除非是接待熟人,之前的做法都是适用的,除非你是真的想走了,那就不要去碰那杯茶。

陌生人会面会很自然地谈及自己的名字、籍贯,甚至是预期想法。而询问对方的年龄并不是通常认为的那么常被提及。如果一位老人很得意于自己的岁数,那么好奇地问及“您贵庚”?对他而言将会是一种恭维。但是,中年人并不吃这一套,他们的回答也不一定可靠。男人常会被问及他们有多少个儿子女儿,以及他们的父母是否还“在堂”,也就是是否健在。然而,对方是不会问及他的妻子的,即便是以最隐晦的方式。朋友在路上碰到,他们会停下轿子,尽一切办法下轿来问候。熟人在马背上相见也是如此。在进门拜访前必须摘掉眼镜,如果不这么做,对于那些最宽容的人来说也是很粗鲁的。在这种情况下,外国人必须有所妥协,或者找机会避开这一情况。不必妥协自尊和国家尊严,我们仅建议他选择最能自我安慰的方式。中国的礼仪博大精深,我们认为应该对之给予广泛和系统的探索。礼仪(续)礼仪(续)

主人时刻会因为仆人在语言和举止上的不当而表达不满,这已然成为主仆间的一道法则了。佣人对外国人并不待见,除非给他很高的佣金,这确实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相较而言,佣人对他们的中国主人唯有和善和周到,这一点令许多人非常困惑。但如果你稍微去体会中国劳工阶层的思维,就会发现这其实不难理解:原因就在于每一位中国人都坚信中国才是文明和权力的中心,因此他认为应该把礼仪投诸值得给予的人,无论是中国人主人还是外国人。在侍奉外国人的过程中佣人对某些西洋礼仪产生排斥,这令他更加感受到自己礼仪的优越性。只有那些野蛮人才会在宴会上用白桌布,而白色不是悲伤和死亡的标志吗?这哪有刷红漆的“八仙桌”(就是那些在婚礼上使用的桌子)优雅。在西洋宴会,主人则坐在最重要的座位上,在中国那座位应该是给最重要的贵宾坐的,而现在贵宾坐在他的右手边而不是左手边!这些红发野蛮人真是地球上的人渣。

我们国人的佣人经过观察得到这样的结论:中国主人对他的仆人在礼仪方面的要求已经超过了花钱雇人的范畴,他们本不该有这样的权力。慢慢地,外国人也能察觉到佣人对主人的细微的礼数不周,这东西每天都在主仆之间上演。西洋人的家仆穿着短打服装站在桌旁待命——中国佣人绝对不会这么干。西洋家仆把头发扎在脑后,在街上碰到主人时他不会脱帽行礼,也不会在街边站直等着主人走过。在接受主人命令时他慵懒地挠头,而不是而恭敬地站直同时把手放在身旁两侧。他进门时鞋跟邋遢,有时还不穿袜子。不只是靠近男女主人以及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其它的细微的失礼之处都足以令中国绅士辞掉这样的仆人。我们西方人得意于,对外,中国仆人能像尊敬他的中国主子那样尊敬我们,而且我们相信通过对这一套体制的坚持,我们会得到他们一定程度的尊重。然而,我们西洋人的脆弱情感很容易因为中国人在某些方面的疏忽而受到打击,不管这些中国人处于怎样的社会地位。因此,有必要引进一项“特别法案”,有点像咱们国内的行为法案。

众所周知,中国人会选择训练素质佳的士兵作为军事头领,那么商业机构中的首领又如何呢?他们的权力来自于自己的人品而非具体的能力。就像其它国家的人一样,中国人希望他们的偏好能得到尊重、害怕被羞辱和嘲笑,这一观念同其它民族的一样是根深蒂固的。他们害怕受到打击,不仅因为打击会带来疼痛,还因为他们受不了被比自己的物质文明更先进的东西打击的感觉。我们的一位朋友曾经失去了一个很好的仆人,只是因为这位朋友在不经意间把一只袜子抛向那仆人。因此我们认为,无论是中国皇帝还是他的广大子民,他们在精神上多少有相同之处,在中国的外国人应该更加关注他们的语言和礼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