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分钟说到对方心坎里
11123900000020

第20章 赞美要把握好度,千万不可过度

只有适度地赞美才能博得对方的好感,才能恰到好处地实现与人交谈的目的。过度地恭维、肉麻地奉承,甚至把别人的缺点都说成优点,这样是很难打动人心的,也会让人怀疑你是虚情假意地逢场作戏。

赞美的尺度掌握得如何往往直接影响赞美的效果。恰如其分、点到为止的赞美才是真正的赞美。使用过多的华丽辞藻,过度地恭维、空洞地吹捧,只会使对方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甚至难受、肉麻、厌恶,其结果是适得其反。假如你的一位同学歌唱得不错,你对他说:“你唱歌真是全世界最动听的。”这样赞美的结果只能使双方都难堪,但若换个说法:“你的歌唱得真不错,挺有韵味的。”你的同学一定很高兴,说不定会情不自禁一展歌喉向你送上一曲呢!所以赞美之言不能滥用,赞美一旦过头变成吹捧,赞美者不但不会收获交际成功的微笑,反而要吞下被置于尴尬地位的苦果。

赞美别人的好处,必须符合实际;捏造的谎言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遭到人家的轻鄙,所以佛教五戒中禁止妄语,我们又可以叫这种过分的赞美为“谄媚”。

人之谄媚,或为功名利禄,或为巧取豪夺,或为弄权争宠,只要对自己有好处,就可以不要良心、不讲道德、不顾礼义廉耻,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有的人自甘堕落,也有的人识不破,一旦树倒猢狲散,才如梦方醒。

“马屁精”人人避之不及,我们提倡赞美,但一定要和马屁精划清界限,常见的“马屁精”有以下几种:

1.总是同意别人提出的每一件事,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说的太对了,我完全赞成”,从不发表不同意见或建议;

2.经常颂扬别人,而用贬低自己或别人的方法来赞美对方,同时表情丰富,挂着夸张的笑容;

3.用赞美的话语来使你为他办事,不该表扬的时候也大加赞赏,而对自己的平庸千方百计地遮掩;

4.如果比他职位高的人说了个笑话,哪怕是很没趣的笑语,他们也会笑得跟真的特别有趣一样。

赞美有助于促进被赞美者美德的发扬和推动彼此友谊健康地发展,还可以消除人际间的怨恨。但要记住:赞美并非只能献给有杰出成就的人,对于我们周围的许多普通人,包括对某些自己不太喜欢和不如自己的人,也同样应真诚而热情地给予赞美。因此,请你学会赞美,学会赞美身边的每个人,因为赞美不但会使赞美的对象感到自豪,自己也会变得完美起来。

赞美是每个有修养的人都应有的行为。对别人真诚得体的嘉许、表示自己的谢意,也是有修养的表现。

但是,对他人表示善意和赞美并不等同于奉承,而对他人的曲意奉承、迎合讨好,保持着何种态度,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品德修养,也可以由此来决定他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决定他与周围人的关系。对别人的奉承持什么样的态度,对一个公司的主管显得格外重要,因为这位主管的态度往往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情绪及士气。

当你听到别人过度的赞美时,可千万别因此而晕头转向、得意洋洋。要能面对他人的奉承而能自持不迷失,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如此才能进一步想到别人为什么要奉承、讨好自己。不少奉承讨好是乘虚荣心之“虚”而入的。在听到他人不恰当的恭维时,可以趁机检讨,自己是不是在言行中流露了喜好逢迎拍马的作风,只想听好听的话?那些迎合讨好别人的人,其花言巧语的背后大多数是有目的的。弄清楚奉承者的目的,有助于了解他人及了解自己在他们眼中的形象。

当然,自身的思想修养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想借助迎合、讨好关键人物,以达到个人愿望。遇到这种人,我们不宜也不可能一概以严词或白眼待之。如果在态度上没有应对好,很可能将真诚的赞美拒之门外,从而影响到和大家原本友善和睦的关系,甚至孤立自己。千万不要一听到别人对你的称赞就想到别人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一般来说,只要正确估量自己,他人言词是否夸大不实,是可以加以判断的。如果当众听到过分的奉承,应婉言表明自己的态度,说明事实上并非如此,指出这种评价是不客观的,这就是一种委婉的拒绝。这样做既不会使奉承者太难堪,也是一个声明,它替你拒绝了讨好、赢得了尊重。

如果在私下场合遇到奉承讨好的事情,你可以严肃地加以回绝。如果是为了工作,应该直截了当地说清楚,个人有什么难处,只要要求正当,作为朋友、主管自然会尽力帮忙。但是,如果想通过迎合拍马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愿望,这实在是不可行的。只有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才能杜绝类似的现象再次出现,这才是一个人真正自尊正直的表现。

只有适度地赞美才能博得对方的好感,才能恰到好处地实现与人交谈的目的。在赞美别人的时候,如果把握不好一个“度”字,而是过度地恭维、肉麻地奉承,甚至把别人的缺点都说成优点,被赞美者自然会怀疑你的诚心,别人也容易把你这种赞美讥笑为“拍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