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古代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个县太爷下乡视察民情,到了中午,他随便进了一家农户吃饭。当时正逢腊月之时,这户人家以冬瓜汤来招待他,县太爷自作聪明地说:“冬天出冬瓜,名副其实也!”主人含笑回答:“冬瓜本姓夏,有奶未必娘。”一句话,弄得县太爷啼笑皆非。
冬瓜虽然姓冬,但并不是冬天所长,采收的时候要在夏秋之间,关于冬瓜名称的来历,是因为冬瓜的皮厚,外面又有腊粉保护,能储藏到寒冬也不会坏;此外,冬瓜还有一个名字,叫白瓜,那是因为冬瓜经霜后皮上会泛出一层白粉,而且瓜瓤和瓜子也都是白颜色的。相对来讲,白瓜这个名字还比较贴切一些。
冬瓜原产于印度和我国的南方,到今天为止,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1000多年了,它性喜温暖,对土壤的适应性广,所以在我国南方各省都普遍栽培,成了我们夏季的重要蔬菜品种。
冬瓜的另一变种叫节瓜,所结的是碧绿长筒形瓜,块头比冬瓜小,浑身布满了短粗毛,因此又叫“毛瓜”,但它原产在何地,到现在说法还不一,多数人认为节瓜的故乡很可能是广州郊区一带,因为广州一直都是全国著名的节瓜产地,而且在其它各省种植的节瓜,有不少至今还是用广州话定名的。
关于节瓜,也有这么一个传说:在清代,慈禧太后对饮食相当苛求,凡人间的一切珍味,她几乎都享受过了,所以想换点新颖的东西尝尝,于是,太监们跑遍了大江南北,最后从南方带回了一些细嫩无比的节瓜,让宫厨酿进鱼肉,煮得烂烂的,才拿去给慈禧佐膳。慈禧吃了半天,没吃出这究竟是何物,便找来了太监总管李莲英。李莲英不懂装懂,慌忙回答:“这是南方的小冬瓜。”这李莲英也没见过节瓜,但他耍小聪明,竟答对了一半,让慈禧也信以为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