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画在京西古道
11114800000013

第13章 我与《北京日报》的情缘

与郝中实相识近20年,从《北京日报》到《宣传手册》,近些年没联系,原来改了行,做起书记。人依旧如其名,实在,只是多了几分沉稳。那天约好,认认门儿。刚进办公室,他劈头便说:“写篇稿吧。”“你不搞业务,约什么稿。”“报社60华诞,编个文集,以示纪念。”一句话,勾起我诸多回忆……

我至今珍藏着曹世钦先生的文集。先生的散文常能看到,每期《新闻与写作》上还能读到谈创作经验的文章。他仿佛要把多年积累,无保留地梳理出来,与更多的人分享。我便是其中的受益者,那时常到报社去。1989年7月的一天,在他的办公室,先生耐心解答了一些散文创作上的问题,又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伏在桌上签了名送过来,没有一点副总编的架子。接过《谈散文创作》,我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先生是书画名家,行书流畅俊美,得此签名本,已是难得,况且内容又集先生多年心得,于我指路,正当其时。书带给我的不仅是技巧和观念,还有对年轻人的期望。

说到《新闻与写作》,那是当年必读的刊物,如良师益友,从中学到许多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后来居然还在上面发表过《办企业报副刊的体会》,喜出望外,也与其主编有了诸多联系。祁守成头发花白,举止儒雅,颇有风度,后来调去深圳一家报社做副总编。临行前,我特意去看望了他。

感触最多的还是副刊。赖林嵩是我接触最早的副刊部主任,人很和蔼。我常向他请教,探讨散文或报告文学的选题。“广场”副刊是我们喜爱的栏目,并以在此发表文章为荣。后来还有幸被刘晓川编辑约为“流杯亭”刊头摄影,更增荣耀。赖主任后来调到《中国人口报》做总编,联系不断。

吕国庆继任主任。印象深的是20世纪80年代,那时北京的风沙比较大,全市各部门单位都有植树造林的任务。经过几年的努力,人们明显感到风沙变少。1989年,与林业局合作,副刊部组织一批作家,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表现那些为绿化北京作出贡献的模范人物。我被分配到位于昌平的防化工程指挥学院。那位曾跟随迟浩田战斗过的老战士,视树木为子孙,把晚年生活献给了绿化。那种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也体会到北京周边变绿是使风沙减小的根本原因,多少年也忘不了老人的形象。

去总编室值过夜班的李培禹又回到副刊部接任主任。他文笔很好,手快,采访过许多文化大家,还经常搞笔会,联系作家。新千年以后,在回龙观组织的笔会上,有幸看到了副刊部编辑的才艺,尤其王丽敏的声乐,可以说达到了专业水准。2007年市直机关工委文艺汇演,《北京日报》合唱队的《共和国之恋》还获了奖。队员中就有李培禹、刘晓川等好几位副刊部成员。

值得一提的是写吴孟超的报告文学,老先生87岁高龄还在手术台上,为肝癌患者解除病痛。稿子寄给负责“人物”版的李培禹、王丽敏,年末就以《柳叶刀上的肝胆春秋》为题,整版发表。转过年来的2011年,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吴孟超,央视还做了系列专题片。那是胡锦涛总书记作了指示:全国向他学习。我正在庆幸《北京日报》先行一步时,央视“2011感动中国”吴孟超也名列其中,而且《新闻联播》在做片花时,还在吴孟超旁打上“肝胆春秋”字样,这更让我佩服编辑制作标题的水平。

创办《京华周末》后,常给张宏写些稿件。他是老兄,为人“厚德”,令我敬佩。报社又调整版面,除部门工作外,张宏还做《古都》版责编。文章要求高,史实准确,还要好读有文采,且要配照片,图文并茂。几年下来,竟有十几万字,于是集在一起,出版了《京都志趣》一书。有此成果,还真感谢《北京日报》开创的版面和张宏兄的指导鞭策。

彭俐性情秉直,平时言语不多,常一语中的。有次在作协会上相遇,他用“激活”二字评价我为《古都》版写的历史散文,真是诗人,用词凝练,概括力强,接着又说:“要不,人家不明白你在干什么。”我想了想,才品出含意。两个字已如一篇文艺评论,点出文眼。后来,他的观点被几位领导专家采用。

在《京华周末》期间,受编辑段文若之约,写过一些社会题材类的文章:有能背下世界地名,并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奇人;有身患绝症,而依然为社会公益事业奔走的“双癌少校”;有健身并快乐着的一支老年游泳队等。这些文章多被社会上的报刊杂志转载,反映出编辑的敏锐眼光和选题视角的独特。

开会有时能遇见陈戎,十多年前还共同采访过央视一部电视连续剧的开机仪式。她幽默的语言常能闪出智慧的光芒。许多年来坚守着副刊阵地,着实佩服她的定力。编辑就是奉献,为他人做嫁衣裳,常遗憾少读她的文章。其实,她的文笔极美,在那篇《古城的夜》中,说进城是“迎面相遇”,说建筑之多是“闹猛着”,说灯光映照在水中是“起起伏伏着,于是就闪烁起来”。这不是一般散文写手能有的感觉。

《北京晚报》是北京人喜欢的另一张报纸,能在《五色土》上发表文章也是自豪之事。《一分钟小说》栏目最为抢眼,总在头条位置,文学大家也参与其中。汪曾祺的《虐猫》,中篇题材,几百字了了。人们在惋惜之余,也视其为剪裁经典。晚报的版面特点,带领了微型小说的创作。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成立了中国微型小说学会,魏铮作为栏目编辑,是北京的当然代表,后来他还邀我加入了学会。时隔不久,晚报副刊在高立林的倡导下,又引领了微型报告文学的创作。那时一度兴起写短文。

李凤祥是副刊部老主任,相知的人有口皆碑—好人。我至今保存着他赠予的《凤翔散文选》,签名时间为1997年春日。内容不论忆人记事,都是千字,可能受到多年办晚报副刊的影响。前两年请他赐教《京都志趣》,没承想得到他的赞许,说让他想起当年晚报的栏目“居京琐记”“谈北京”,很亲切,还特意写了篇评论文章,这令我感动不已。

回忆《北京日报》,感慨万千。还有诸多人与事,一时难以尽说,概括为一句:地域性的报纸必然凝聚地域上的人气儿,心之所向,无可替代。如当年《天津日报》一样,《北京日报》也培养造就了一批北京作家,功不可没。

几十年来,读着《北京日报》成长,伴着副刊生活,这是一份特殊的情缘,深深感谢这片繁荣北京文化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