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大脑养生书:让大脑更健康的100个习惯
11109500000077

第77章 必知的几个特效健脑大穴与经络

针灸和按摩是中医健脑的两大绝招,而穴位的知识是中医健脑的前提学问,本节我们一起来看几个特效的健脑大穴与经络。

督脉穴——脑部脉络畅通的掌管者

督脉通髓达脑,是阳气阴精入脑的途径,通过十四经经气的循环,将脏腑之精气向上转输于脑,以奉元神。椎动脉型颈椎病常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心悸等,以头晕为突出表现,属中医“眩晕”范畴。《素问·骨空论》中阐示了督脉的循行,“督脉者……上额交巅上,入络脑。”《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由此可见,督脉与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痰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可见髓海不足是眩晕的主要原因,督脉与眩晕有密切关系。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临床上各种原因如风阳上扰、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肝肾阴虚等皆影响到督脉,使督脉的功能失调而发为本病。故治疗上采用通调督脉的方法,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百会穴——长在头顶的健脑神药

按摩:用手掌按摩头顶中央的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坚持按摩,低血压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

温灸:持扶阳罐温灸该穴位,时间为三至五分钟,让罐体的温热、红外线及磁场刺激该穴位,可预头昏头痛、失眠、阳气不足、神经衰弱等疾病。坚持每天温灸,有保健长寿的功效。

醒脑开窍:治尸厥、卒暴中风等证。现代常与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相伍,治疗高血压、眩晕、血管性头痛等。

安神定志:治心悸、失眠、健忘等证。现代常与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相伍,治疗神经衰弱、心律失常等疾病。

升阳举陷:治脱肛、泄泻等证。现代常与长强等穴相伍治脱肛;与气海、关元等穴相伍治阴挺;与脾俞、肾俞等穴相伍治久泻;与印堂、三阴交等穴相伍治遗尿。

风池、风府、大椎——抵御脑后风邪入侵的守护者

失眠患者用拇指按揉风府穴,可以醒脑开窍、镇静安神。

风府穴主治三方面病症:头痛、眩晕、项强等头项病证;中风,癫狂,痴呆;咽喉肿痛,失音。

风池、风府、大椎均为治风要穴,通治内外风;百会、风府为髓海的外在腧穴,故二穴能治髓海的病变;脑户、前顶、神庭、后顶能通调督脉、行气活血、补益脑髓。督脉通调,气血供应充足,脑髓得养,则眩晕自止。

印堂——让头脑清醒聪明的益智仙丹

印堂穴——各类头痛的克星

印堂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此穴治病举列:“穴道指压法治疗鼻内脓疙疽”。

印堂穴是人体经外奇穴,《达摩秘功》中将此穴也列为“回春法”之一,可见其重要地位。

印堂穴在两眉连线的正中间。按摩时将中指放在印堂穴上,用较强的力点按10次。然后再顺时针揉动20—30圈,逆时针揉动20—30圈即可。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点按“印堂”穴(在两眉中间)12次,也可用两手中指,一左一右交替按摩“印堂”穴。此法可增强鼻粘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并能刺激嗅觉细胞,使嗅觉灵敏。还能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神庭穴属人体督脉,对神经系统有治疗作用。神庭穴在印堂穴上面,发际正中直上半寸左右,按揉方法与印堂穴相同。按压这两个穴位对消除头痛头昏,恢复大脑的活力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穴位与印堂穴同时按摩,互相补益,则效果更佳。

合谷穴——回阴醒脑的特效灵丹

合谷穴配内庭穴治疗神经性头痛(内庭穴:位于双足第二、三趾之间)。

按摩该两穴位可治疗神经性头痛、失眠性头痛、颈后疼痛等疾病。

按摩方法:

按摩合谷穴时,可用双手拇指以顺时针方向交替按摩。内庭穴位用双手拇指直接点压双足二、三趾之间,可起到立即止痛效果,坚持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按摩该两穴位后一般3—5日可起到治愈效果。

1、按法:将拇指指端按在合谷穴上,用力深压捻动。

2、揉法:将拇指指腹放在合谷穴上,作轻柔和缓地揉动。

3、一指禅推法:把拇指指端放在合谷穴处,以腕关节摆动,带动拇指作左右摆动。

4、点法:把拇指指端按在合谷穴上,伸直拇指压而点之。

按摩合谷穴,其部位暴露易于取穴,不受时间、季节等条件限制,且操作简单,便于普及,疗效好;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人人均能掌握使用,故值得大力推广。

天柱穴、大钟穴——周身通气脑力健

坚持按摩天柱穴、大钟穴,再加上头顶按摩,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通畅气血,调和百脉,收到健脑防病之功效。

古人曰:“天柱、大钟按摩宽,便是醒神腱脑丸。”坚持按摩天柱穴、大钟穴,再加上头顶按摩,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通畅气血,调和百脉,收到健脑防病之功效。

1、按摩天柱穴:天柱穴位于第1~2颈椎水平正中的哑门穴旁开1.3寸,颈后大筋(斜方肌)外缘。用食、中、环三指相并,以三指指腹按压在该穴上,每侧由上而下推按20次。

2、按摩大钟穴:大钟穴位于足内踝后五分的太溪穴下部与后跟腿侧边的交点。用大拇指指腹按压在该穴上,每侧由上而下按摩20次。

3、按摩头顶:即搓头皮。两手做“梳头”动作,从前发际到后发际,反复10次。然后两手拇指按住两侧太阳穴,其余四指抓住头顶,以中度的力量旋转四指指腹,从上到下,再从下向上按摩头顶各处。如此反复10次。此种按摩不仅可以健脑、防治头疾,而且对咽干、脚后跟痛也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