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基础会计学
11098500000002

第2章 总论(2)

第二,会计监督的手段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企、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预算。《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我国管理全国会计工作的最高政府部门-财政部颁布的各项会计规章等,是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规范。会计监督要求对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监督。对于不合法、不合规的交易或者事项,即使已经发生,也应及时纠正;尚未发生的,则应及时制止。只有经过审核无误的合法、合规的交易或者事项才能进入正常的会计核算程序;

第三,会计监督的目的是对企、事业单位交易或者事项实施控制,保证交易或者事项按预算有计划的进行,以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或资金利用效率。会计监督还包括对企、事业单位交易或者事项的有效性进行的监督。企、事业单位内部制定的财务预算是保证经济活动向着预定的目标进行的依据。以企、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预算为依据,对每项交易或者事项的有效性进行监督,以确认各项交易或者事项对提高本单位经济效益或资金利用效率的影响,是会计监督又一重点。对于不符合单位内部财务预算项目的开支,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处理,从而使交易或者事项按财务预算进行。即在保证交易或者事项合法合规、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再检查其是否符合单位内部财务预算,以监督交易或者事项的有效性。

上述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相互依存: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会计监督就没有监督的对象和监督的依据;同时,会计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之中,没有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就会是消极的、被动的,就不能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的控制作用。

会计工作的任务是其在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过程中应该完成的基本工作。会计是围绕其为之服务的主体——企业或其他组织而服务的,会计的任务取决于会计对象的特点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要求。一般而言,会计工作承担着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的重任,所以,其基本任务就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企、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预算进行会计核算,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以助于各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经营决策。企业会计工作的任务可归纳为:核算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项交易或者事项;为各方面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必要的会计信息;分析和考核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及偏差程度、偏差原因,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意见等。

(1)核算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项交易或者事项

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企业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因而,任何情况下,会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记账、算账、报账。会计只有记好账、算清账、报好账,才能在某一会计期间结束后,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或资金运行状况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下来,及时提供综合的会计信息,以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有价值的会计信息。例如,通过对企业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反映有关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动及其变动结果;反映关于企业收入、费用和成本、利润及分配的过程及结果等;

(2)为各方面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必要的会计信息

除了对企业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会计工作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向各方面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必要的会计信息。在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分离的现代企业,各方投资人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了解企业资产质量,要了解他们投向企业资产的保值或增值情况,要了解他们的投资收益状况及企业发展趋势,潜在的投资人要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等,最直接的信息来源就是企业向他们提供的会计信息;债权人要了解他们向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要了解企业本金及利息的偿债能力,对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评估等,最直接的信息来源也是企业向他们提供的会计信息;政府各有关部门,如财政、审计、税务及其他部门要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及监督,也依赖于会计信息;企业内部管理层要了解企业内部财务状况或经营状况情况等都依赖于会计核算提供的相关信息。因此,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3)分析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发生偏差的程度及产生偏差的原因,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在完成对企业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向各方面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必要的会计信息的基础上,会计工作还要对已经形成的、系统的会计信息与事先编制的财务预算进行对比。财务分析主要是利用系统的会计信息,对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及偏差程度、偏差原因进行的分析;对企业一定时日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进行的分析;对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状况、投资人收益状况进行的分析等。财务分析结果可以作为企业以后各期进行各种决策的一个依据。

3.1 概述

会计方法是指用来核算、监督、分析和检查会计对象、完成会计工作任务的技术手段。会计方法是会计实践的经验总结,并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管理要求提高和会计职能的扩展,不断发展和完善。广义的会计方法体系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企、事业单位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核算和监督,向各方面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必要的会计信息时所使用的方法。

会计分析方法是对企、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及偏差程度、偏差原因进行分析,对企业一定时日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对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状况、投资人收益状况进行分析时所使用的方法。

会计检查方法,亦称审计方法,是根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记录检查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等时所使用的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密切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学的方法体系。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基础,它为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提供客观依据和;会计分析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的继续和延深;会计检查方法是正确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分析方法的保证。

狭义的会计方法指会计核算方法,在《基础会计学》中,仅介绍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及其关系,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将在其他有关教材中介绍。

3.2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方法的基础。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企、事业单位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核算和监督,向各方面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必要的会计信息时所使用的方法。由于企、事业单位交易或者事项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企业经营过程的连续性,决定了用来对其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会计核算方法必须由一系列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专门方法组成。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七种方法组成,即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现分述如下:

(1)设置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