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坚实的“铁老虎”挂在铁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
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了解领导的心,是与领导融洽相处、赢得领导认可的关键。了解领导的心,就能在接到领导命令的时候,准确领悟领导所要的结果,进而明确自己的执行目标,并准确无误的完成任务。
除了最高层领导外,每个员工都有领导。有的员工,不知道了解领导心思,只是埋头蛮干,尽管工作很努力,也有成绩,但却无人知晓,在加薪之时,也没人想到他;有的员工,对领导的指令、言论,哪怕是一个极小的暗示,都有着很强的领悟力,总能及时准确地领悟领导的真实意图。这样的员工,领导通常会青睐有加,评优、加薪首先想到他。
有一些领导会将他们的意图和目的清晰地传达给手下。而有些领导则不喜欢那样直白。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领导故意将这些信息加以保留,而是很多领导都以为下属知道他们头脑中想些什么,即使他们并没有说明。
员工接受任务时,必须准确领会领导所下达命令的意图,把握执行任务的关键点,这是准确执行,完成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对于领导所下达的命令,员工首先要吃透,切忌不懂装懂。对于领导所布置工作、下达任务、发出指令时的本意或精神实质及希望达到的目的,要一清二楚,不能含含糊糊,似是而非。其次要摸准,切忌浅尝辄止。在领导当面交待任务时,要注意听清,对没听清、没记准的要主动询问,不要怕丢面子,一定要弄清办事的标准、要求和时限。如到底找谁、办什么事、办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完成、达到什么目的、注意哪些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对于这些信息,应该如何掌握呢?你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去理解和把握领导下达命令的意图。
在接受任务时,从主动询问中掌握。
在你接受某项工作任务前,要主动向领导请示、询问,了解领导对某一阶段、某项工作、某个问题的考虑和想法,尽量避免走弯路。在询问时,善于以简炼的语言表达自己领会的上级的意图,以征求领导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设想你向下属交代任务。第一个下属听完后说“没别的事了,我先走了”。第二个说“你刚才说的那是怎么回事?”第二个问了,问的比不问的好,因为一问就发现了问题:你说的是三个任务,他只理解了两个任务,落了一件事。于是在这个问与答的过程中把它补上了。上级对你说一件事,可能要讲原因,讲背景,讲目标,然后讲做法,最后还加几个注意点,你在“领会”的时候,要跟上级作沟通上的衔接,用简炼的语言把上级的意图提纲挈领地组织起来,与他核对一下。这是非常必要的。
从领导的平时言谈中捕捉。
领导的思想、主张,大多都是通过平时的言谈表达出来的。平时,无论是跟随领导一起检查下属工作、参加会议,还是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对领导的发言以及主要观点和主张,要准确记录下来。对领导口头交待的内容,也要注意反复领会。尤其是领导在各种非正式场合的谈话,平时比较零碎的看法、意见等,一定要“善闻其言”,细心收集。这些想法虽然可能一时用不上,但它往往是形成领导意图的重要过程和内容,把握它就能为及时、准确捕捉领导意图打下基础。
从领导的日常行为中发掘。
行为是思想的客观反映,领导的意图必然要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对领导不仅要善于“听其言”,还要善于“观其行”,注意从领导的日常行为表现中发现其思想和主张。
从某种意义上讲,善不善于“察言观色”,体现了一个中层管理者素质能力的高低。其中,读懂领导的眼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就生物学观点而言,眼睛可以视为是大脑露在外面的器官。它与其周围的脸部是身体最具有沟通能力的部分。眼神是运用眼睛的神态来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无声语言,在面部表情中,是最生动、最复杂、最微妙,也最富有表现力的。在一般面对面的谈话中,眼神接触通常占全部时间的50%-75%。作为一种沟通渠道,它最善于倾诉感情,沟通心灵,其功效绝不下于声音。
职场里上下级之间的眼神交流,更能无声地传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默契与否。因此,员工要想准确领悟领导命令,必须领会领导眼神里的含义。
一般而言,在与人交谈中,正视对方,表明对对方的尊重;斜视对方,表明对对方的蔑视;注视的次数多,表明对对方的好感和重视;注视的次数很少或不屑一顾,表明对对方的反感和轻视;如果是频繁而急促地眨眼,也许是表示羞愧、内疚,但也可能显示他在撒谎。
观察一个人的眼神,最关键的是观察他瞳孔的变化。研究表明,人的瞳孔是根据他的感情、态度和情绪自动发生变化的。也就是说,瞳孔的变化是无法用意志来控制的,瞳孔的变化如实显示出大脑中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当表示爱、喜欢、兴奋和惊恐时,瞳孔放大;而表示消极、戒备、愤怒时,瞳孔缩小。
领导也是人,他也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他的眼神传达的意思也不可能与平常人眼神传达的意思相差太远。只不过,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领导对下属的眼神也许会有一些特别的暗示。
比如,领导在说话的时候,从上到下打量你,则表明他占据优势地位,拥有支配的权力;领导友好地、坦率地看着你,甚至还眨眨眼睛,则表明他对你评价比较高或他想鼓励你,或者请求你原谅他的过错;领导用锐利的眼光目不转睛地盯着你,意味着他不相信你,希望从你那获得真实讯息;领导一边说话,一边用眼睛瞥他的钟或表,表示他想结束谈话;领导闭上眼睛或者看别处不看着你,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不想评价你,想用不重视来惩罚你,另一种可能是他感到疲倦或者心烦。
就拿领导惯常说的“你看着办!”为例。如果你善于观察他的眼神,你会发现,这句话可能有以下几种意思:喜悦的眼神,表示“你的想法不错,看情况自己把握就行”;愤怒的眼神,表示“上次类似的事情办得不好,这次你可要提高警觉,按照我的要求去办”;悲哀的眼神,表示“反正没有希望了,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不安的眼神,则可能表示“事情危急,我也没有把握。你比较清楚,用心看着办”。
读懂了领导的眼神,你也就容易领悟领导话语背后的意图,不至于为不理解他没有感情的指示而苦恼不已。
不断完善和深化领导的意图。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由于工作忙、头绪多,领导在交待意图时,只说了一些零碎的观点或者初步的设想。中层领导者作为上级领导的参谋人员,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一步深化领导意图,并根据时间的发展、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在执行过程中使领导意图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遗漏的予以弥补,偏差的予以校正。
总之,准确领会、把握领导命令的过程,是一个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总结、提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努力掌握领会、把握领导意图的技巧,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专家点拨
在实际工作中,中层管理者要想准确领会领导命令的意图,应该注意防止和纠正以下几个问题。
受意时一知半解。在接受任务时,有的员工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弄清领导的本意,但怕领导说自己理解能力弱.工作能力差,担心在领导那里留下不好的印象,不敢向领导询问明白,更不敢提“为什么”,而违心地回答“明白”、“是”。结果出现落实结果与领导意图“南辕北辙”的难堪局面。
理解时生搬硬套。有的员工在理解领导命令时,习惯于照话直录,机械套搬,从表面上孤立地去理解。由于理解不全面、不系统,缺乏连贯思维和综合思考,往往只能依葫芦画瓢,挖掘不出深层次的东西,只能生产出“半成品”。因此,要创造性地领会好领导意图,就要努力提高思维层次,拓宽思维渠道,善于集思广益,不断积累学习,否则就难以向领导交出满意答卷。
贯彻时唯命是从。有的员工在理解领导命令时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领导说什么是什么,建议不敢提,问题不敢指,见解不敢说。表面上看是对领导负责,实际上是对领导的不负责。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在执行命令的过程中,发现领导的意见不全面、不正确,在领导没有改变意图时,绝不能消极怠工,但也不能不负责的照抄照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不违背领导命令原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研究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具体方案,完善领导的思想,为领导补台。
处置时固执已见。有的员工在执行领导命令时,自视自己水平高、能力强,对领导命令的处理方式是:你按你的想法说,我按我的想法办。执行结果可想而知。当自己的观点与领导有分歧时,最好适时提出有理有据的建议,供领导参考,最后还得由领导定夺,不能先斩后奏,更不能我行我素,固执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