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浪迹于沅、湘一带,整日走南串北,访贫问苦,如蓬草般的随风飞转,居无定所。然而在屈原的心中,正涌动着一腔爱国主义的激情,他正在将这些年人生的感悟进行归纳、总结,他期待着有朝一日,那孕育已久的心灵早已涌起的思想的岩浆喷如同火山般喷发出来,堆积成一座不可攀越的高山,成为世间一道奇美的风景。
在一个潇潇雨夜,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江水暴涨,怒涛狂吼。屈原在江边的小茅屋内,面对着一盏孤灯,突然,他看到湘江中的一叶小舟,在暴风雨的旋流中失去方向,随波逐流,左右晃动,随时都有可能沉没。看到如此景象,屈原想到楚国的命运,他觉得楚国的命运也如同这黑暗之中的那一叶扁舟,在暴风雨中飘摇,随时都有可能沉没。屈原禁不住悲从中来,于是奋笔疾书,在一块长绢上,一气呵成写下了《离骚》这一首长诗。
屈原创作《离骚》,针对楚国的社会现实,提出改革楚国弊政的一系列措施。在这篇鸿作中,屈原提出了“美政”这一完美的政治理想。
所谓“美政”,屈原需要君主能做到的,首先是“举贤授能”,反对世卿世禄,打破旧贵族对于权位的垄断,选拔真正的贤才来实现政治改革。当时的楚国,朝廷贵族专权,黑白颠倒,忠奸不分,贤才遭到压制。他列举了许多活生生的实例来说明任用贤才的重要。诸如虞舜,历山耕夫,尧力排众议,以二女妻之,将天下禅让之,天下大治,尧、舜禅让遂成千古圣君;伊尹乃有莘氏女之私臣,是一个厨师,但商汤不嫌弃其地位卑贱,让他当了宰相,将天下政事交于他处理,商汤终于夺得了天下;还有吕望,是市井中的一个屠夫,八十岁了仍然不得志,周文王在河边听到了他钓鱼时口出狂言,认为他很有贤才,于是举以为相,视之若父……屈原欲以“举贤授能”的主张,对昏聩的“任人唯亲”的楚国统治集团开一剂苦口利病的良药,借以缓和奴隶主贵族阶级与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尖锐对立的矛盾,安定社会政治。
屈原“美政”的另一个内容是提倡推行法治,依法治国。他的这一政治主张,是对“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不合理制度的否定。屈原清楚地意识到,楚国之所以幽昧浑浊,人民多灾多难,就是“背法度而心治”的结果,正是在人治传统下,由于君主的纵容,导致了腐败的滋生蔓延。“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猒乎求索”,“苏粪壤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这些人把美好当作丑陋,使朝廷内外乌烟瘴气,他们乘机大肆贪污腐败,谋取私利。使国家利益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楚国日渐贫穷,而且由于贪污成风,导致楚国的政治日渐腐败。屈原对于这些贪污腐败、祸国殃民的政客们充满了愤怒。因而他任左徒以来抓的第一件内政上的大事,便是“造为宪令”,变法改革,这也是他跟以靳尚为代表的旧贵族集团尖锐矛盾的焦点。在诗中,屈原坚决主张,誓死捍卫,决不使变法改革中途夭折,要使《宪令》充分发挥其决定国家前途及命运的作用。
除了在政治上强调“美政”理想外,屈原进一步阐明并着力强调自己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坚持真理的观点。他念念不忘楚国的兴亡,他考虑问题和做事情的出发点不是自己的吉凶祸福,而是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生活。在屈原的心目中,楚王是楚国的代表,是国家兴亡的关键之所在,因此,他曾对楚怀王寄托着极大的希望,盼望着怀王能够醒悟过来,紧追先贤之后尘,改革国内政治,使楚国兵强马壮、民富国强。但他意识到,他的这些愿望都随着他的放逐而渐渐变为虚无。尽管如此,他始终对君主没有失去信心,他还要尽最大的努力,劝阻君王,但屈原不想做个愚忠者,他在劝阻的同时,要指责怀王昏聩糊涂,不体察别人的心情,轻信谗言,政治变化无定,导致了国家的衰落。
祖国与人民是密不可分的,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和对人民的同情、关怀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人民的灾难,他痛哭流涕,“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要实现“国富强而法立”的目的,必须使人民摆脱“多艰”的生活。屈原欲在《离骚》中向世人和后人宣告:同情人民,热爱人民,热爱祖国,都是他的基本精神。
屈原欲充分体现自己对真理信仰的坚定不移,展示自己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与努力。即使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遭受打击而失意,也决不向权势妥协,他要效法彭咸的行为规范:出则兼济,隐则独修,他要饮兰餐菊,纫蕙戴芷,佩玉凿琼,见妒蛾眉,孑立鸷鸟,决不同流合污。为了真理,他宁愿献出生命,也义无反顾。
长诗《离骚》一气呵成,气贯长虹。《离骚》是一篇令人回肠荡气的长诗,它全面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诗人回顾了自己殚思竭虑、变法图强、改革朝政的历程,书写了诗人遭谗被疏后内心产生的种种矛盾,以及誓死捍卫理想、捍卫祖国的决心。
《离骚》这首激情澎湃、规模宏伟的政治抒情诗,始终贯串着诗人无比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为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重新振兴起来,他同楚国腐朽的贵族统治集团进行了坚决、顽强的斗争。同时在自己身受打击、陷于困境的时候,仍然积极追求自己的人格理想,仍然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道,这种顽强奋斗与求索的精神具体表现在诗篇中,有力而深刻地表达了它的爱国主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