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这一次从郢都放逐到沅、湘一带,较放逐汉北,在路途上所经历的苦难更多。但屈原是一个意志坚定、不畏惧苦难的人。一路上所经历的无穷苦难,他都以顽强的意志力战胜了。
屈原自郢都到溆浦,弯转曲折,历千难万险,经九死一生,方才到达。
从郢都到长沙的这一段路途,不是常人能够经历的。古代被流放到江南一带的人,多以为是死地,到那样的地方去,十之八九会死在途中,因此将之视为“畏途”。屈原一行出郢都龙门,在夏首登船,顺长江而下。风大浪高,天昏地暗,船如同纸质似的,随时都有沉没之险。江面上经常随波翻滚着无数尸体、船板、帆樯和各种各样的货物,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众人为了确保三闾大夫的生命安全,让三闾大夫紧紧抱住一块船板,这样,即使翻船,也不致于落水身亡。
过了长江天险,再就是过洞庭了。洞庭湖浩大,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屈原来时,正逢梅雨时节,湖上阴风怒号,虎啸猿啼,一种末日惨景。屈原一行过洞庭时,阴森的东南风像一群群猛兽,在湖面上狂奔着,怒吼着,掀起山岳般的惊涛骇浪,天地不分,山水难辨,日月无光,茫茫宇宙浑然一体,像盘古开天辟地前的蛮荒时代。屈原面对自然灾难,已经有了应对的经验,他命人将桅与帆都降了下来,让船顺风而行,也不管他飘向何处。这样,等风小的时候,再继续前行。避免了樯倾楫摧的悲剧。
过了长沙,屈原向着沅水流域继续西行。走三五天的路程,便到了湘西山地,到处山脉纵横。有雪峰山,山势雄伟,拔地刺天,峰峦叠嶂,蜿蜒若群龙起舞,起伏似万象奔驰,远眺近观,均令人遐想无穷。屈原在崇山峻岭攀登,愈往前行山路愈崎岖,马车无法通行,只好舍车骑马而前。走着走着,山路由崎岖而险峻,人骑在马上左摇右晃,倘马失前蹄,骑者则必滑下马鞍,滚入万丈深渊,或摔得粉身碎骨,或随波逐流而去。屈原只好下马,小心翼翼地牵着马挪步。又行一程,悬崖峭壁犹如刀切斧削,只有黑苍苍的石壁上隐隐约约有一线路。石壁高耸,可与天齐,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沟谷山涧,涧内烟雾弥漫,寒气阴森蒸腾,谷底宣泄奔腾的水声时隐时现,凄厉的猿啼声声不断,催人泪下。这高山,这悬崖绝壁,这深涧,这猿啼,令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故此路名“断魂崖”。屈原一行,不是年过半百的老者,便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流,其难可想而知。他们或四肢并行,猿猱一般;或磨胸捏石,一丝一丝地往前挪;或双膝跪地,攀石而爬。不知花费了多长时间,下裳磨破,血染石壁,总算是过了这断魂崖,且无一人落涧,岂不神佑天助!
屈原登舟,溯沅水而上,至枉渚暂驻。沅水南来,至辰阳绕了一个弯,向东北经枉渚注入洞庭湖。枉渚一带,湾多滩多,旋涡多,行船异常艰难,故其速迟缓。很久才到达溆浦,屈原在这里定居下来。
溆浦位于今湖南省西部,沅水中游,溆水之滨,南与雪峰山相接,是个十分荒僻的地方,山上林木遮天蔽日,野兽出没,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这里的人虽说谁也没有见到过屈原,但他是位忧国忧民的清官却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因而人们对他十分敬重与崇戴,特意将他安顿在溆水河畔的一座小山上,还用山里的竹木和芭茅,为他建起了三间茅草房。屈原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之艰,流离之苦,有了栖身之地,遮风蔽雨之所。
由于路途上极端恶劣的跋涉,屈原消瘦了许多,竟然憔悴衰老到这般程度,不禁有些伤感,喟然长叹数声,拋洒了几滴热泪。
屈原在《九章·涉江》中,对他第二次流放中的苦难进行了真实的描述。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 蔽日兮,下幽晦 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诗的大意是说,攀上鄂渚山我回头遥望,秋冬的余风十分凄凉。我让困顿的马在山湾溜达,把车子停在树林边上。我乘着篷船逆沅水而上,船夫齐举桨劈波斩浪,船却行动缓慢难以向前,凝滞在漩流中迂回荡漾。黎明时我从枉渚启程,晚间我停流在辰阳。只要我心地端直善良,虽流放远地又何伤!进入溆浦我彷徨不前,迷途中我不知该去何方。山深林密阴暗幽冥,那是猿所居之乡。山峰高峻遮蔽日光,深谷幽晦淫雨迷茫。雪珠纷纷无边无垠,云霭霏霏弥漫天宇。
屈原在流放之途中可谓历尽磨难。途中的每一段路程,都充满着难以想象的艰辛,但可贵的是,屈原虽然在政治上经历了如此之惨烈的打击,在迁徙中经历了如此之多的磨难,但他的精神始终是高洁而激昂的,他内心里并不曾有丝毫的懈怠、颓废、屈服,他勇于克服流放中的艰难困苦,不为艰难困苦所屈服,表明了他对命运的不屈服,对旧贵族们的强烈抗议。他正是以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方式,来展示他心中的愤怒。
屈原一生所经历的苦难可谓无穷尽矣。从政治的巅峰状态跌落下来,最终至流放的地步,从精神到身体,都遭受了残酷的折磨和打击。这种一落千丈的巨大反差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但经历了一次次宦海沉浮的屈原,并没有逃避苦难,而是以一种浪漫的激情积极地面对,把坎坷化为悲愤的吟唱,化不幸为诗歌的琼浆。这种面对坎坷的激情为后世的许多人所效仿。李白、杜甫等人都是其继承者。
屈原面对苦难的乐观与崇高精神,激励着后世无数人,他的面对苦难的乐观精神成为后世爱国英雄人物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