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诗家之绝唱:屈原
11091900000033

第33章 为民祈求长寿

在汉北,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又长期处在秦兵的骚扰之下,能够长寿者寥寥无几,大多数人在青壮年时就悲惨地死于与秦兵的厮杀之中,所以这一带妇女居多,很多女人到了三四十岁时还没有结婚,只好在风雨里暗自嗟叹自己的悲苦命运。

屈原作为爱国忧民的诗人,看到生灵涂炭,百姓朝不保夕的命运,心里深感悲痛。他在汉北,经常参加当地人民的祭祀活动。这些祭祀之中,人们对掌管人间寿夭的大司命的祭祀可谓是最为隆重的,也是最为神圣的。大司命本是一颗星宿,据说是主宰人们的寿命的。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引五臣云:“司命,星名,主知生死,辅天行化,诛恶护善也。”司命乃是执掌寿夭之神,在楚地流传很广。大司命主管人类的生死,所以称为大。

又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祭祀之日,这一日是楚国的创始者熊绎的祭日。照样像往年一样要祭祀天地诸神,非常隆重。一大清早,周围十里八村的人都赶到一个年深月久的庙前,祭祀活动开始,由男巫和女巫们主持祭祀天地诸神。这一次来的人比往年要多好几倍,原因是大家都听说了这一次祭祀将用屈大夫谱写的新的祭歌,百姓们都想来听听。屈原也带着他谱写的新《九歌·大司命》出现在祭祀现场,人们期盼着聆听屈原的祭歌。

终于轮到祭祀大司命了。这是重要的一项祭祀内容。只听祭祀的男巫和女巫吟颂着屈原的迎接大司命的祝祷之辞,其中有向大司命表达为人民祈求长寿的愿望:

乘龙兮辚辚,高驼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第一段的意思是说,司命乘龙车声辚辚,高高驰骋冲向苍天,我们编结桂枝久久等待您,愈思念您愈是伤心。这里表达了对主宰人类寿夭的大司命的敬畏之情。既尊敬他又害怕他,希望他迟些光临人间,间接地表现了希望长寿的愿望。这也是屈原祈祷人民长寿的愿望。

第二段的意思是说,愁眉苦脸又有何用,惟愿康宁永如今天。人的命运既然有定,悲欢离合岂能由人?这里既表达了希望人民长寿,但同时又理性地看到人的命运包括寿夭并不由人所决定,因此只能深深地惆怅叹息。这惆怅与叹息,也是屈原为人民不能掌握自己生死的悲惨命运而叹息,含有屈原深沉的同情。

随之,大司命神大开天门,乘云而降,女巫立即逾空桑相迎。然而,大司命瞬降即逝,要去请天帝到人间来,因为自己虽主人之寿命,不敢擅自作主。主祭女巫对他的离去无限怅惘,设法挽留,终无效验。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想出一种解脱办法:“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之可为?”人的寿命既然有一定的限数,那么,与神的聚散又有何关系呢?大司命神的出现实际上所反映的是人们对生命的看法,人生无常,随时受到死亡的威胁,而人的寿夭不齐,这个不可理解的问题,就是寿夭之神产生的原因。人们为了长寿延年,怀着虔诚的心情向大司命神祈求福寿。但寿命总要完结。因此本篇中大司命的形象严肃、神秘而又冷酷。这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在寿命问题上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

在内容上,《九歌·大司命》描写人们为了祈求永寿延年,巫师对掌管寿命之神表现出热切而虔诚的心情,而大司命却对之冷酷无情,使人们产生了无可奈何的愁思,也表现出屈原心中对人民的苦难命运的悲哀与感伤情绪。

巫师们吟完屈原写的祈祷之辞,百姓和巫师们都对他投来崇敬和感激的目光。

百姓们纷纷跪拜在屈原身下,说:“您真是天上下来的活神仙啊!有您这样美的祷告辞,上天一定保佑我们平安!我们楚国的百姓感谢您,先生。”

屈原说:“但愿我这祷告辞能够感动上苍,感动大司命,让他赐予楚国的百姓以幸福!”

屈原为民抒写长生不死之祭辞,表明了他对摆脱战争等灾难的渴望与向往。因为在战国时代,战争是带走人民生命的最大魔鬼,战争就是掌握人民生死的“大司命”,要使人民获得长寿,首先要消灭战争。在祭祀大司命的祭辞中,也寄托了诗人崇高的政治理想和爱国忧民的情怀。

屈原对大司命的祈求,就是希望上天不要如此残忍,肆意发动战争夺走广大无辜百姓的生命,希望百姓生命能够长久。屈原写《九歌·大司命》,表现了他对人民命运的最深切的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屈原的“仁”的理想。屈原的“仁”,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民的幸福,而不是政治家们的统治秩序。屈原所倡导的“仁”是真正的为民谋利的仁道,而不是为君主谋利的仁道,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