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生活中不可不知的285个错误常识
11091500000281

第281章 观音本为女儿身

很多人认为观音是女性,但是,根据佛经的记载,观音本是男性,在成佛之前,他是印度南海岸边一个小国的太子,名叫不眗。成佛后,他做了阿弥陀佛的弟子,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与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合称为“阿弥陀佛之二胁侍”。阿弥陀佛的本名(世俗封号)是观自在王,侍从依其师姓,也姓了“观”,这是观音名字由来的一种说法。

在敦煌佛画和唐宋名家的佛画中,观音均是男性形象,嘴唇上还有两撇小胡须,据说此像甚合观音(不眗)为人时的原貌。到了元代,僧侣们考虑到西方诸佛中没有一个是女性形象的,不利于弘扬佛法,吸引女施主,也不利于执行一些男性菩萨不便执行的法事,譬如“送子”等,于是,他们着意制造了一个女性菩萨,并选中了观音。这个选择是明智的,因为观音具有许多别的佛所不具备的条件。首先,观音是有求必应,是最直接与凡人打交道的佛;其次,观音在普度众生时能呈现33种不同的变像,千手千眼观音像是他的变像之一,“送子”观音像也是他的变像之一。

元代的佛教徒对这个刚创造出来的女观音十分中意,为她编造了一套家谱,说观音本是妙庄王的第三个女儿,名叫妙善。她有两件普施佛法的道具——净水瓶和杨柳枝。这样,一个女性化、中国化的女观音的形象就定型了。据说,观音在中国显灵驻跸之地在浙江普陀山。而观音在印度所占的普陀山(意译即小白花树山或不象山),在印度南边的额纳特珂克海中。

趣味链接:

南宋建都临安(杭州)后,城内寺院林立,香火盛极一时。一天孝宗皇帝幸游天竺寺,见观音像手里握着念珠,问道:“这观音拿念珠干什么?”

随游之净晖法师答:“念观音菩萨呀!”

孝宗又问:“她念自己干什么?”

法师答:“求人不如求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