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
11090400000076

第76章 主动运动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主动运动是指婴儿自己想做的活动。如你带孩子外出,哪儿有一个圆形花坛,你手牵着孩子看一圈,是主动运动,而抱着孩子走一圈是被动运动。虽然孩子看到的景色是一样的,但对空间认知能力方面,自己走的孩子会明显优于抱着的孩子。这种认识是有根据的。曾有一个科学家设计了一个旋转平台,用两只猫做试验。一只猫自己走在平台上转圈,另一只猫坐在一辆小车中转圈,两只猫所见到的周围景象是相同的。训练一段时间后,让两只猫都到前面看一个有崖壁的场面,结果显示,自己走动的猫对崖壁出现“回避反应”,而坐车的猫不会回避,没有回避反应,说明前者对空间认识能力明显优于后者。

主动运动包括大运动如翻身、坐、爬、站和走,也包括手的精细动作。这两种主动运动都能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手的活动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如给睡在床上的2~3个月的孩子手上系一条绳子,绳上方有一个铃,手动时铃响,反复多次后,婴儿就会懂得玩这种游戏。他知道动手能听到铃声,从而不断挥动小手。实际上,他已经懂得了最简单的因果关系。又如,婴儿很想取桌上的玩具,但玩具离他比较远,伸手够不到。桌子上有台布,婴儿主动抓住台布向自己方向拉,使他心满意足地取得想要的玩具,显示这个小儿已经学会用拉布的手段达到取到玩具的目的,这实际上显示出一种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又例如,婴儿在玩耍中不厌其烦地将小积木放进大盒子,倒出来再放进去,这就表明他意识到了物与物的关系,小和大的关系。同时也懂得了放进去(实际上是组合)和倒出来(实际上是分离)间的关系,这是分析和综合的原始形式,这是婴儿思维的开始。孩子稍大些,在反复玩模具,从失败一成功一失败中学会将三角形的塑料片放在三角形模具内,方形的放在方形的模具内,从而提高了认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