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善解童贞
11089600000009

第9章 大人们为什么疼弟弟多一些

性别差异除了男女生理上的不同之外,强大的社会压力从孩子一出生便不断地影响他们,要求他们去扮演符合社会文化认同的性别角色。幼儿时期,受父母及家庭影响最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同学、老师、学校以至整个社会,都在慢慢地使孩子扮演适合他的性别的行为模式。

明明的妈妈认为文静、俊俏、略带几分羞怯的女孩更招人喜欢,用各种手段装饰孩子,才能显示出母亲的才能和审美情趣。于是,她的儿子明明,从小就与脂粉、裙子、辫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明明一直很听话,还经常得到“漂亮”、“文静”的赞美之词,母亲也欣然得意。没想到,明明长大后却迟迟不进入恋爱状态,在父母的催促和介绍下,他虽与许多女孩接触,却均以失败告终。他仅钟情于同单位里的一个男性,对方打他骂他,他还给人家买烟买酒。这下,做妈妈的急了,可明明却陷在同性恋的倾向里难以自拔。

同性恋的形成固然原因复杂,但父母在孩子性别认同方面营造的认识障碍,不能不说是个原因。大人导演的是“假”戏,孩子却是“真”做。久而久之,孩子从外表到内心世界都融进异性角色。

1.孩子的性别认同过程

很多父母不知道,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孩子就有了性别的烙印,从姓名、服饰、玩具,到以后的行为要求、生活方式、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孩子正是从爸爸妈妈对待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要求中逐渐地理解性别。孩子性别认同发展的3个阶梯:

第1阶梯:3岁前对性别的理解只是外部特征层面。

虽然孩子能够很响亮地说出自己的性别,但他们对性别的理解只是外部特征层面的。开始时,孩子会好奇地问妈妈,自己是男生还是女生。是和妈妈一样还是和爸爸一样呢?逐渐地,他们学会从发型、衣着上来辨别男性或女性,不过,这时他们还不大能真正明白男女的不同,同时他们也不能理解性别是恒定不变的。

这个时期如果处理或引导不当,容易使孩子产生“性识别障碍”。自身发育明明是个正常的男性或女性,却强烈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异性,并模仿和表现为异性的气质、动作、习惯及服饰,此时若是没有正确地去纠正,甚至会发展成性心理障碍。

第2阶梯:4岁对性别的意识开始丰富。

到了4岁,孩子的性别意识开始丰富许多。他们对性别的差异也比3岁时更好奇。比如,当孩子发现男女上厕所的方式不同时,通常会好奇地问“为什么男生要站着尿尿,而女生要坐着尿尿?”同样,他们对自己的生殖器也产生了好奇,想看看自己的和别人的有什么不一样,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到男性和女性在生殖器上的差异。有时,听到有人提起“******”等字眼,会觉得神秘而咯咯地偷笑。甚至有的孩子会因为实在太好奇,玩起脱裤子之类的游戏。

这时,孩子的性别刻板印象也在加强。他们会坚定地认为,男孩子有男孩子的游戏,比如打仗游戏;女孩子有女孩子的游戏伙伴,比如洋娃娃。

第3阶梯:5岁以后真正开始了解两性的差异。

孩子真正开始了解两性的差异,他们知道除了外表的不同外,还包括生殖器官和某些生活习惯的不同。孩子们开始固执地认为,男生和女生是不一样,比如最常听到的是“男生不可以穿裙子”,“女生可以留长发”等。但如果你一直追问,他们会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你:“男生有******,女生没有。”

由于对性别的理解,这时的孩子对性别也开始敏感起来,开始懂得不好意思和回避。他们也真正理解性别不会随时间、外部特征、愿望的变化而变化。在性别角色理解方面,学龄前的宝贝会将许多玩具、衣着用品、工具、游戏、职业甚至是颜色与一种性别联系起来,而与另一种性别严格隔离,形成非常刻板的性别角色印象,这种现象直到儿童中期才会得以缓解。

在美国,父母对这方面的性教育是很重视的,比如年轻的妈妈们会精心地为孩子挑选男用品、女用品,有时因为颜色花样的缘故,她们还会不放心地向营业员询问,生怕搞错了。那些抱在手上的男婴,虽然正处于牙牙学语阶段,但早已穿上了正式的男装三角裤,尽管三角裤里还裹着纸尿布。父母认为应该从小让他知道自己是男孩。

教男孩要有男人气,教女孩更细心,这在美国父母心中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育儿观。假如母亲送儿子上幼儿园,孩子缠着妈妈不肯放,妈妈只要对儿子说:“不能哭了,你是男子汉,男子汉是不能哭的。”男孩就会强忍着哭,松开手。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就接受正确的性别教育,要让孩子对自己的性别有正确的意识。

性角色的认同,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因此,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父母就负有培养孩子“性角色”的责任。孩子通过对男女身体器官的不同,逐步理解性别的差异,最终做到对自己性别的认同。在此过程中,容不得半点的扭曲和造作,是男孩就要让他进入男孩的天地,喜男性之所喜,为男性之所为。在女孩方面,要让孩子知道男女只是在排泄器官上的不同而已,而且也明白男孩有女孩没有的东西,女孩也有男孩没有的东西,即男女有别,让孩子树立起男女平等的观念,认同自己的性别,不致因为没有“******”而自卑。

2.警惕孩子的性别认同障碍

孩子性别认同障碍通常都始于4岁左右,不过,也有2岁时就发现性别认同障碍的案例。怎样诊断孩子的异常行为是否属性别认同障碍,其临床上的基本症状是:

(1)对其自身的生物学性别有着长期的、严重的不适应。

(2)认为自己是异性或期望自己是异性。这些感觉和行为是长期的而且是有问题的,并表现出异性角色的行为,如像一个“顽皮的假小子”或“女人气的假小囡”。

女孩相对男孩而言比较容易有性别认同障碍,往往会因自己是女孩,而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由此,希望自己是一个男孩。有些女孩,甚至认为自己已经就是男孩了。

她们常常模仿同龄男孩,讨厌传统的女孩玩具、游戏,喜欢玩男孩的玩具,做男孩的游戏。随着其性别认同障碍日益严重,她们对其女性生理特征也会产生强烈的厌恶情绪,或拒绝接受其性生理特征,并常常幻想自己会像男孩一样发育,或不会经历正常的女性身体发育变化。

孩子在童年出现性别认同障碍,并不意味在成人时也会出现性别认同障碍,大部分有性别认同障碍的儿童到青春期发育时,都会恢复正常的性别角色,因此,发现孩子出现性别行为异常,父母不必过于焦虑。

不过,也有少数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仍处于“性别焦虑”或角色困惑中。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性别认同障碍应当引起重视,随时注意孩子的行为,及时找心理咨询师了解,以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减轻或消除因行为异常受到的其他心理压力。

3.双性化教育要适度

身为父母,我们应该留意自己对性别角色的认识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应该相信,平等的性别角色,有利于孩子发展更宽广的自我实现空间。也就是说,不论孩子的性别如何,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施展才华。

现在很多父母都会有意地兼用两种方式去教育孩子,父母都希望,女孩也要像男孩一样勇敢,男孩也要有女孩的细心。在今日美国,“双性化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早至孩子的幼儿期便业已开始了。

所谓的“双性化教育”,是摒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双性化教育”设计者认为,在教育孩子上,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气质),只会限制孩子智力、个性全面、健康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2000余名男女少年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往往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学习成绩较差(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少了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也难以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以及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等科的成绩均较好,而且往往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喜爱。至于到成人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往往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传统的“单性化教育”的缺点正是其绝对化。诚然,大人们要求男孩勇敢、坚强,要求女孩温柔、细心并没有错。但如果不让男孩学会关心体贴人或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不让女孩拥有竞争心或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那就又失之偏颇了。事实上,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气质的男性,以及过于柔弱、自闭而缺少勇气、自立气质的女性,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往往劣于那些“双性化”男女。

应该说,“单性化教育”的最大受害者还是女孩,东西方社会都不例外。其实,许多女孩在其成长过程中,正是在受到成人社会设置的片面、绝对的“单性化教育”的影响,才养成了自卑自贱、谨小慎微等某些似乎“理所当然”的属于女性的性格缺陷。而这些性格缺陷导致的后果包括:缺乏独立性和上进心,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最后难以成材。此外,受“单性化教育”影响的男孩也可能变得刚愎自用、难解人意、冷酷冷漠,或干脆成了工作狂,不仅在事业上难有竞争优势,而且在社交圈内也往往不受欢迎。

可见,双性化教育相对而言确实比较有优势。至于如何开展“双性化教育”,美国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1)不宜将性别特征区分过清。

不少性格或行为特征(如热情活泼、独立自主、坚忍不拔、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无私善良等),应是男女两性都须具备的,不宜被视为某种性别专有,父母在培养孩子时不宜区分过清,而应兼收并蓄——这正是“双性化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2)顺其自然。

父母们习惯勉强孩子们实现他们的能力其实并不能做到的事情。在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时,必须顺其自然,切忌威逼强迫,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

(3)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

互相学习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

(4)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

孩子向异性学习应通过自然而然的接触,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不断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应为他们提供共同交流、一起玩耍的机会。

(5)避免走向极端。

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也要有“分寸”。要是男孩学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女孩学过了头,就会成为“假小子”——这自然就不是“双性化教育”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