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善解童贞
11089600000008

第8章 我爱妈妈给我洗白白

两岁的嘉嘉有次与小表妹一起洗澡,两人在水中快乐地扑腾,很快,两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彼此身体的不同上。嘉嘉认为小表妹比自己缺少了一样东西。洗完澡出来,嘉嘉便把自己以前遇到的疑惑一股脑地向妈妈倒出来:为什么妹妹没有******?为什么我站着小便而妹妹蹲着?为什么小宝宝在阿姨肚子里?小宝宝是怎么跑出来的?爸爸也会生小宝宝吗?我为什么没看见爸爸妈妈结婚?

遇到此类问题,大多数妈妈都会和嘉嘉妈妈一样的苦恼:不想遮遮掩掩地欺骗孩子,使孩子对“性”太过无知,在该领域存有太多神秘,对他将来担任的性别角色绝对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然而想要坦白地告诉孩子,又不知该如何表述,直接说吧,孩子可能不懂;解释得不好,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

1.利用洗澡时间教孩子性知识

父母们不要慌,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好时机来教孩子认识他的身体,比如洗澡或换尿布的时候。当孩子到了2岁左右,你是否发现,孩子越来越喜欢洗澡,喜欢在浴缸里和塑胶玩具一起玩,偶尔拍打,看水花四溅,然后哈哈大笑。孩子渐渐地对他身体的每一部分感兴趣,喜欢拿自己的身体和你作比较:“我的脚丫小”或“妈妈的脚丫大”。这些行为是孩子开始探索自己身体的表现。

有时,孩子会把身体某个部位盖起来让你找,有时又要你猜猜他盖起来的是哪个部位。总之,他乐此不疲地玩着有关身体的游戏,而你却渐渐不耐烦。

在这时,父母们应学着教孩子说出每个部位的名称“这是鼻子”、“这是耳朵”、“这是嘴巴”,让孩子与其他人比较身体“这是宝宝的鼻子,那是哥哥的鼻子,每个人都有一个鼻子,但每个人的鼻子都长得不一样。”

当孩子将身体某个部位藏起来时,父母应该耐心地陪他找,并猜猜他藏起了哪个部位。父母应该经常带孩子照镜子,告诉他,他的身体各部位是怎么样的;也可以将孩子的手放在白纸上,帮他画一个手的形状让他看,可以让他在自己的手形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孩子探索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是阶段性的,如果父母不横加干涉,他很快就会经历这个时期,继续成长。相反,如果父母在孩子探索自我时,随意地干涉或责备,将会使孩子的成长停滞,反而延长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时间。

在洗澡或换尿布的时刻,除了教这些身体部位的名称之外,父母或许会漫不经心地给予孩子一些他们乐意称呼性问题的最初的信息。如果父母们能学着平静而没有畏惧地说:“这儿是你的鼻子,这儿是你的肚子,这儿是你的****或阴部,这儿是你的膝盖,这儿是你的脚趾。”那么这将会多出多少正面的性信息啊!关键是:孩子正在探究的身体的所有部位都有一个名称,妈妈和爸爸应该说出它们。

有些父母疑惑为什么教给婴儿和学走路的孩子身体各个部位的正确名称如此重要。他们告诉我,他们从他们的父母那里学来了“****”、“下边那儿”、“******”、“小雀雀”等词。很多父母认为那些正确的名称听起来比那些婉转之词要“肮脏得多”。

但是,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种情况,如果生殖器是身体上我们教孩子使用婉转之词的惟一部分,它或许意味着,如果孩子的那个地方出现了什么问题,就没有任何你们家庭以外的人能和他们沟通。

父母们应该平等地对待身体各个部位。当你只对生殖器使用婉转之词时,就等于告诉孩子这样一种信息,即身体的这个部位是让人觉得不舒服的或与别处不同的。你或许指的并不是这个意思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它,但实际上已经把一种羞耻或是犯罪的感觉引入了身体的这个部位。

这些感觉有时甚至持续到成年,使得孩子们在长大成人后很难对自己的身体和性有舒适自在的感觉。或许还正在影响你的孩子准确地告诉你性信息事件的能力。

现实是有些成人不知道生殖器部位的正确名称。许多父母用“****”来指女性的外生殖器。这是不对的。****是从外生殖器到子宫的通道,不用一种叫“窥镜”的医疗装置是看不见它的。如果开始父母就用正确的术语说它们,这是一个好主意,这样以后你就不必再去纠正错误的信息。

学习用正确名称来称呼身体部位会帮助你的孩子,使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有安逸感。一个性健康的孩子或一个性健康的成人对他们的身体感觉舒适,并且欣赏自己的身体。认识到身体的所有部位都是平等的,对发展那些舒适的感觉会有特殊的帮助。

2.孩子不爱洗澡怎么办

现实生活中,对一些孩子来说,洗澡简直就是一种受罪,更别提在洗澡的时候教他认识身体,或者进行其他的智能教育了。一两岁的幼儿不愿意洗澡是因为他们害怕肥皂沫流进眼睛以及有种莫名的恐惧感,而大孩子不愿意洗澡则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用不着洗澡或者不想让洗澡中断游戏。有时孩子不愿洗澡则是因为父母的原因,如房间温度低,父母的手冰凉或动作鲁莽,都会使孩子洗澡时感到不安全。不管是什么原因,你都可以帮助孩子享受到洗澡的乐趣,至少可以做到不用争吵就能让孩子去洗澡。关键在于要尽量使孩子在洗澡时感到舒适愉快,并把洗澡当作每天必做的事情。使洗澡成为有趣的活动的方式:

(1)让孩子享受洗澡这个过程。

婴儿不必每天洗澡,但婴儿确实每天都需要爸爸妈妈和其他喜爱他的人的爱抚和逗弄,而洗澡就是时机之一。同时,它还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很重要的卫生习惯。洗澡是每个人都要定期进行的一项活动。

(2)尽量让孩子完全舒服。

新生婴儿喜欢在小澡盆中洗澡,因为他们觉得在大澡盆中洗澡会沉下去。你可以把手巾铺在澡盆边上,用一只手扶助孩子,使他面对着你,用另一只手为孩子洗澡。要注意洗澡水和房间的温度。用无刺激性的肥皂、香波和柔软的毛巾为孩子洗澡。把水龙头的安全阀关上以防孩子把水龙头拧开。把孩子抱出澡盆后,要用一块大的干毛巾把他裹好。

(3)让孩子有安全感。

如果你不知道怎样为你新生的小宝宝洗澡,可以向医生讨教,也可以从老人那里得到一些经验和建议,这样就会心里有数了。如果你有信心,你和孩子都会感到更安全。在给孩子洗澡时,你可以对孩子温柔地唱歌、讲话,鼓励孩子拍水玩耍,这样可以让孩子愉快地度过这段时光。

(4)摸清孩子的习性。

有时候,你只需摸到孩子洗澡时的嗜好就可轻易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喜欢自己动手洗澡,那你就让他自己去洗。可以给他挑一件洗澡时玩的玩具。但一定要小心翼翼地防止肥皂水刺痛孩子的眼睛。根据孩子的嗜好决定水温和放多少水,换句话说,让孩子在洗澡问题上说了算。这样,你和孩子就不会为洗澡而争吵不休了。

3.在洗澡时教孩子认识身体有利于提高智能

在为孩子洗澡时教他认识身体,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智能。父母可指出他身上的各种构造,形容你在做的动作:“我现在在洗你的手,你的手指卷得好紧哦!松开你的手,让我洗洗你的手指!”

跟孩子闲聊时注意不要用儿语,“松开你的手!”不要说“松开你的‘手手’”。

因为做智能提升时,孩子的资讯必须是完全正确的。“手手”是一个错误的资讯,就不应用。因为起初你跟孩子在洗澡闲聊时,他不了解你在说什么,但不久他就会渐渐晓得“松开你的手”是什么意思。

(1)水中追捕。

预备好一些水中玩具,也可以用一些用品代替,如乒乓球、小毛巾、塑胶吸管、空的瓶子等会浮的东西。先在浴缸放水(孩子坐下时水高至腰际),一手托住孩子,使他在浴缸中坐稳。另一手拍拍玩具,引他注意,“你看空瓶子要浮到你那里去了!”捡起玩具,让它从空中掉入水里,扑通!瓶子的声音好大!在水中用手搅动,使玩具浮动,“赶快抓它!瓶子要跑掉了!”孩子第一次做这种智能提升活动时也许不会抓到水中浮动的小玩具,但多做了几次后,他就会用手去触摸浮到水中的玩具了。

(2)浮游自在。

在浴缸中放满十五厘米深的水。让孩子在你两手支撑中仰卧着,你可用一手托住他的脖子和肩膀,一手托住他的小屁股,慢慢把他放入浴缸,托着他前后浮游,告诉他:“你看,你浮在水中,就像一个游泳健将!”培养孩子的平衡智能,激发他对水上运动的喜爱。

(3)温凉浸水。

在浴缸中放两个小脸盆,一个装了温暖的水,一个装了凉爽的水,让孩子把双手先浸入暖水,告诉他“这是温暖!”五秒之后,让他双手浸入凉爽的水,感觉差别,这个活动会提升宝宝的触觉智能。

(4)浴后摩背。

洗澡后让孩子趴在铺于软垫上的毛巾上面,你可以跪在孩子身旁,两手并排放于孩子的后颈部,慢慢左右移动,往下一直按摩到臀部,然后用同法再按摩上来到后颈部。有的孩子受按摩时会怡然入睡,有的会精力充沛兴奋得手舞足蹈。此法对孩子的触觉智能最有益处。

(5)空中骑士。

洗好了澡,用一条毛巾铺在桌上,另外一条毛巾把孩子擦干,然后让孩子在你面前仰卧,孩子的脚靠近你,你用两手轻轻抓住他的双脚,为他做如倒骑童车的圆弧动作,做了六次之后,放开他的双手,轻轻放在两侧,往上举起高过他的头部,然后伸向两侧再放回身旁。此法不要超过一分钟,以防累坏孩子。这活动的主要功用在提升孩子的运动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