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谁说爷爷奶奶带不好孩子:爷爷奶奶育孙经
11087300000010

第10章 爷爷奶奶,不要成为孩子坏习惯的“帮凶”

自从当上了爷爷,生活中除了孙子就没别的了。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好了,再加上隔代亲,对孙子的爱也就变味了。渐渐的孙子学会了打人、骂人、摔东西……本应是受尊重的年纪,可挨了孙子的打骂,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拿孩子的缺点当可喜成果。有时儿子犯一点错误我们就会不依不饶,而孙子就算捅破了天也没事。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拿孩子的缺点作为自豪的本钱,这种做法实在不可取。小树要长直,就要修理不正的枝杈,孩子不改正缺点就不能健康成长。所以希望做了爷爷奶奶的朋友们,不要对孙子毫无限制地爱过了头!

看到这位爷爷的话,不知道广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有何感想。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小树要直,就要修理不正的枝桠!

1.我就是要边看电视边吃饭

案例:

小帆吃饭时,如果正遇到电视里播着他爱看的动画片,他都要求到电视机前的茶几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奶奶苦口婆心地解释不能边吃饭边看电视的原因。他却一个劲说:“我就是要边看电视边吃饭,要不我就不吃饭了!”奶奶见状只能放宽点儿条件:“就看5分钟啊!”“看10分钟!”可是每次他都和奶奶讨价还价,最后奶奶拗不过,也就依了他,从此以后边看电视边吃饭就成了小帆的习惯。

“我就是要……”,这是一些霸道孩子的常用口头禅。往往一个不好的习惯养成,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平时过于放松规则的后果。正如小帆一样,他就是要边看电视边吃饭,否则就拒绝吃饭。他知道,奶奶最怕他不吃饭。比起不吃饭这件事,还是边看电视边吃饭好一点。久而久之,也就越来越容易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生活中确实有许多这样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明明也知道孩子的习惯不好,但就因为拗不过孩子而放弃原则、立场,殊不知这样根本就不是疼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电视节目中的动画,符合儿童心理,既幽默,又富于刺激性,还有数不清的动物。各式各样的故事情节,连续不断地出现,是富有魅力的梦幻世界。在吃饭时间打开电视机,孩子不能同时把注意力分到电视和筷子两方面上去,而且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必须从小培养起来,因此不建议广大爷爷奶奶允许孩子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吃着、玩着吃饭,因为边吃饭边看电视有多种坏处:

第一,小孩边吃饭边看电视容易影响食欲。

除了生理因素可以引起食欲外,外部因素也可以通过条件反射来增强食欲。边吃饭边看电视孩子往往以电视为主,忽视了食物的味道,使本来已经出现的食欲因受到电视的抑制而降低或消失,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现象;或者是孩子的心思全在电视上,往往不知道什么时候肚子饱了,会吃的过多,导致肥胖。

第二,影响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的吸收。

人在吃饭时,需要有消化液和血液,帮助胃肠消化食物。吃饭时看电视,大脑也需要大量的血液。这样,相互争着血液的供应。结果,两方面都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液,就会吃不好饭,也看不好电视。时间长了,还会头晕、眼花。

第三,会对孩子的注意力的集中造成不好的影响,使得孩子以后学习会不专心。

第四,影响孩子的视力。

孩子可塑性很强,只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意识到了要改正,肯定能找到合适的时机或方式和他沟通并改掉的。

(1)既然孩子在吃饭时非要看电视,就只有在进餐时关掉电视机了。大人必须为孩子们做一个榜样,不要边进餐边看电视。

(2)规范全家人的收视习惯:全家人一起重新检讨收视习惯,规划出每日固定的收视时段,让孩子明确知道何时才是他的收视时间,家长也要以身作则遵守规定,带领孩子改变惯有的收视习性。

(3)给孩子制定用餐时间表、看电视时间表,除非吃饭时间和适合孩子看到电视节目冲突,可以适当调整一下,否则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让孩子形成这样的习惯。

(4)对于案例中的小帆以不吃饭作为要挟,既不要轻易地斥责也不要过度顺从,这样可能会加重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心理。

可以给他规定一个时间范围,超过这个时间就收拾桌子,过后即使他喊饿,也不给饭吃。小孩子饿一顿不会有什么问题,这时爷爷奶奶的立场一定要坚定,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心软。

2.家有小对头

案例:

刚刚3岁的小男孩童童的奶奶说童童最近很逆反,不知道是不是到了他的第一逆反期,现在总是爱穿大人的鞋,爱穿大人的衣服,大人说什么,他要么听而不闻,要么和你对着干。让他吃完饭再玩,他偏不,还拿着玩具从客厅从容转战到书房,彻底远离我们,大有“耳不听心不烦”的架势;告诫他别躺在冰冷的地板上,别光脚到处走啊跑的他却乐得其所,甚至在你盯着他的时候故意迅速脱下袜子,伴随着得意的笑声随手抛向半空或扔到你身上;命令收拾被扔的满屋子都是乱七八糟的玩具,童童要不故意装聋作哑,要不就是捡起地板上的一个,再冲你扔一次,然后转身“潇洒”离去;刚学会骑小自行车就不让我们扶着了,还要自己过马路,我和他爷爷在后边喊“慢点、慢点”,他却使劲地往前骑,我们俩一把老骨头,不追怕他出事,追吧又追不上……反正就是你往左,他必定右;你越说“你不要……”,他就说“我偏要……”,整个一让人拿他没任何办法的“小对头”。

奶奶说,知道这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正常状态,也就没太在意,就随他去好了。就盼着这段时期赶快过去,让她和童童爷爷也喘口气。

在三岁左右,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持续半年至一年的“反抗期”,这个反抗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突出表现为: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大人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

这些表现确实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正常状态,但有些时候,孩子进行反抗也有大人的原因在内,就像童童奶奶,经常对孩子说,你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不许拿这个、不许干那个……而这样的语言只会加重孩子的反叛心理。所以,对孩子的反抗行为既不能一味地迁就,也不能过多地限制。

童童在这个年龄段有这样逆反行为是正常的,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孩子的“反抗”行为正是促进他们能力发展的心理动力。但是,孩子为什么会跟个小对头似的跟爷爷奶奶对着干?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三岁的孩子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了,他正在不受管辖建立自我的阶段。“不”“不要”是他的独立宣言,对着干是他争取独立的具体行动。

(2)有时候孩子会用“不”“不要”“不干”来检验大人的权威性,并对“权威”有一种反抗的冲动,借此来突出他的自主权。

(3)有些小一点的孩子,家里大人看见他做一些“不听话”的行为,往往会说“不准这样”“不好”“不能给”“不听话不理你了”“这个不能动!”等等,孩子听了许多许多“不”字后,也开始练习这个“不”字,比如:“不要”“不行”“不给”……

(4)有时孩子正干着一件兴趣很大的事,大人却喊他做另外一件事,他会连续说出许多“不”字,以表示抗议,这不是孩子的问题。

(5)孩子正处在成长阶段,有时细微的变化还没达到质变,是看不出来的,而大人往往还是按照以前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他,所以会遭到他的“不要”“不干”的反对。就像童童,觉得自己已经会骑自行车了,不想再让爷爷奶奶扶着,从而对着干。

对待童童这样处在反叛期的孩子,奶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1)多点时间照顾和教育孩子。

在这段时期里,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反省自己的行为,一定要清楚孩子的行为的根源是什么,有的时候孩子对着干是因为自己过分控制或过度保护,而引起的的直接反抗。有时候孩子的一些过激的表现就是因为一个人玩得无聊,想引起大人的注意,陪他一起玩。所有要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对孩子的某些行为给予适当的鼓励,以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动作技巧、能力的发展。

(2)注意别当只会说“不”的家长。

每次当孩子问你问题或提出要求的时候,你是不是不加思索的就说“不”呢?你是不是一见到孩子碰了不让碰的东西就大声说“不”呢?有时孩子并不是反对大人说的内容,而是不愿听否定的话。可以试着用直截了当的语言对孩子提要求,效果会比只说“不”好。

(3)让孩子在合理范围内做限制式选择。

如:奶奶对童童说“我们去睡觉好吗?”,童童头也不抬就说“不”。这时,奶奶对童童说“今天睡觉前你是喜欢奶奶给你讲兔宝宝的故事,还是狮子王的故事?”不管选择哪一个故事,童童都会乖乖上床睡觉了。但在有些问题上,奶奶的态度应肯定而坚决,不要用问话征询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感到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给孩子说“不”的机会。如:让童童吃饭他偏不吃时,不能说“童童你是吃饭还是先玩?”有时候他会故意选择先玩,这时可以故意反着说“奶奶今天做了什么什么菜,都是童童喜欢吃的,不过童童好像没时间吃,那爷爷奶奶先吃了,童童你自己玩吧!”

(4)对孩子的反抗行为既不能一味地迁就,也不能过多地限制。

如果对孩子的反抗行为只是一味地满足迁就,以为这样他就不会来找麻烦,也许可以得到一时的安静,但是这样做容易造成孩子任性和执拗;如果对孩子的要求过多的限制又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使孩子变得顺从和依赖,缺乏自立能力。所以一定要把好这个度,从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来对待孩子的反抗期的表现。

(5)注意因势利导,从旁协助,给予正确合理的教育。

比如:孩子喜欢独立行走,你就不要硬去搀扶他,可以在旁注意保护;孩子要自己吃饭、穿衣,就可以让他自己动手,而你在旁加以指导;当他有一些过分的要求的时候,好好跟孩子交流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和孩子寻找更合理的解决途径,以此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反抗期”。

3.家有骄傲小公主

案例:

倩倩是个大眼睛的小姑娘,从小跟外公外婆一起住。外公外婆退休前都是大学教授,对倩倩的教育很是重视。倩倩的早期教育很成功,三岁的时候,就能背上百首诗歌,现在上五年级,跳舞、唱歌、画画、讲故事样样能行。她的聪明可爱使亲戚朋友们赞不绝口,加上她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样样能行,更使许多同龄人对她刮目相看。倩倩在小区附近是闻名于耳的小精灵漂亮公主,外公外婆也经常领着她去串门、遛弯儿,时不时地向别人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倩倩就像外公外婆的一面旗帜,飘到哪儿就会红到哪儿。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倩倩变得越来越自负了,总是瞧不起别人。在学校里,美术课上,不是说这个同学画的画颜色不漂亮,就是说那个同学画的没感觉;舞蹈课上总是说这个同学动作不对,那个同学跳得不好,而自己就像个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小公主。因此,同学们都不爱和她玩,她也不爱搭理别人了,有时甚至对大人也非常傲慢无礼,渐渐地亲戚朋友也都不像原来那样喜欢她了。于是,倩倩就由大家眼中的小精灵漂亮公主,变成了骄傲的小公主。

儿童自以为了不起的自负心理,是自我认知缺陷的一种表现。处处瞧不起别人、对大人也常常傲慢无礼,是一种缺乏自知之明的心理缺陷。

自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家庭这方面来讲,多是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他们所导致的。正如倩倩,她的聪明可爱使亲戚朋友们赞不绝口,加上她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样样能行,更使许多同龄人对她刮目相看。这些过度的夸奖,客观上助长了她自视过高、目空一切,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毛病。这说明,孩子还缺乏全面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再加上外公外婆以孩子为自己的一面旗帜,到处炫耀,更是助长了孩子的自负心理。

自负往往会导致自满,使孩子丧失进取心,增长虚荣心。另外,自负心理还容易使孩子意志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

为了纠正孩子的自负心理,外公外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逐渐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方式,对孩子的评价应客观实际。

孩子总是有不足的地方,不要因为溺爱孩子就不切实际地吹捧孩子,尤其不要在客人面前没完没了地表扬孩子,这样易形成孩子的自负心理。

(2)给孩子适当的批评。

家长对孩子的表扬要适当,对孩子的批评也要恰如其分,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掩耳盗铃、视而不见,而要客观地指出孩子的不足。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

(3)让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好习惯,给孩子创造一点儿遭遇挫折的机会。

经历适当的挫折可使孩子心理机制健全,不至于过分自负,经受不住任何打击。

(4)家长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

孩子身上的缺点多半是由于成人教育方式不当所引起的,无论是孩子的自理能力差,还是孩子的意志软弱、自负心理严重,多半是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保护孩子所导致的。所以,一定要理智地爱孩子,科学地爱孩子。

(5)让孩子多一些接触社会的机会。

当他们看到外面纷繁复杂的世界,接触到比自己更优秀、更具专长的人,认识到“强中还有强中手”的时候,就不会为自己的一点点小成绩而自负了。因此,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而不要让他们“坐并观天”,夜郎自大。

4.当街耍赖的楠楠

案例:

楠楠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周一到周五都见不到人影,好不容易到了周末,爸爸妈妈终于有时间可以带她一起出去玩了。于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带楠楠高高兴兴地去超市购物。

偌大的一个超市,玩具柜台永远都是楠楠的最爱。刚进超市,楠楠就自己径直跑向了玩具那边,并且两眼放光地看着货架上的一个个漂亮的玩具。不一会,就盯上了一套新出的芭比娃娃。可是同类的玩具家里已经有很多,甭管妈妈怎么跟她解释分析,楠楠就是不依不饶,于是爸爸就忍不住生气地厉声喝斥了小家伙一顿,可是不但没有任何效果,小家伙反而变本加厉,坐到了地上又哭又闹,说什么也不起来。

周围的人越来越多,都好奇地看着这一家人,这时候爷爷奶奶看不下去了,两人配合默契,奶奶马上去拉楠楠,爷爷去货架上拿芭比娃娃,还说“我们楠楠喜欢就买呗”。爸爸妈妈也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只好以答应给楠楠买芭比娃娃来息事宁人。小家伙一听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不用奶奶拉,自己就起来了,也不顾脸上还挂着泪珠儿,咧开小嘴就嘿嘿地笑起来。

小孩子终归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当他在超市因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当众哭闹甚至躺在地上耍赖时,作为父母大都会忍不住厉声喝斥,但这对控制场面和安抚小孩的情绪都没有任何帮助。小孩子还可能会很长时间愤愤不平,觉得是父母对他不好。

爷爷奶奶大都会因为心疼孩子,看到孩子哭就会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这种行为却是在告诉孩子:只要喜欢就可以就有;只要哭闹,就可以得到。这样孩子不但摸透了家里每个人的性格,而且明白了再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时,该向谁要、该怎么要。

所以,以上案例中无论是孩子的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对附楠楠当街耍赖的方法都是错误的。

幼儿教育专家陈末说:孩子在商店、玩具店大庭广众之下发脾气、耍赖多半有三个原因:

原因一:找个借口发泄。

孩子在商店特别是玩具柜台前哭闹、发脾气,有时候并不真的是要大人买玩具,而是找个借口发泄罢了。最多见的是孩子累了、饿了、渴了或是在喧闹的环境里呆得太久了。另外,穿得过多或者饮食不舒服也会导致孩子容易发脾气。这时候,必须先找出孩子发脾气的真正原因。

对策:找出原因后,就可以对症下药。累了休息一会,饿了吃点东西。万一找不出原因,也不要当场冲孩子发脾气。冷静地把孩子带到僻静的地方,不必担心周围的目光,让他尽情地发泄。

原因二:要挟软弱、爱面子的大人。

孩子哭闹、耍赖皮,根子在平时。孩子本应该遵守的规矩常常因为各种借口而“破例”,好说话的妈妈和过于疼爱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多半是孩子钻空子的对象。小家伙们一次次尝到甜头,结果就会助长他们的任性,不但使大人变得没威信,而且哭闹、耍赖也成了孩子要挟大人的好办法。

对策:孩子闹情绪有时是带点试探性质的,大人表现得愈在乎,他可能愈是过分。此时,家长应该先平静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再跟他说话,这也能给他一个调整情绪的时间。切记作为父母不要发火,因为这个时候,一旦发火,那孩子就真的赖定了。当然,作爷爷奶奶的也不能像楠楠爷爷奶奶那样无条件妥协。小孩子一般见到家长很冷静,就可能觉得无趣而收敛了。这时,可以试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重新对其他东西有所期待,可以说:“我们今天来超市不是来买××的吗?你都忘了吧,我们赶快过去吧。”

如果他仍然哭闹,就告诉他“我们现在要走了”,然后抱走他,等到了无人的场所,就试试让他哭够了自己安静下来。小孩子脾气暴躁一方面与自身的性格有关,但更多的原因是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或者对孩子要求太严格,都会导致孩子性格不良。因此,遇到孩子耍无赖的情况,不能只考虑怎么哄好他,而应该考虑如何改进自身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和讲道理、讲礼貌的优良品质。

原因三:希望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

很多孩子喜欢耍赖,其实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爸爸妈妈的关注,这些爸爸妈妈平时大多很忙,陪孩子的时间很少,因此有的孩子会用这种方式来求证爸爸妈妈的关爱。

对策: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在平时多陪陪孩子,哪怕白天没时间,晚上回家跟孩子玩一会、给孩子讲讲故事等。总之,要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的关心,要让他们有充分的安全感。

5.我家有个“人来疯”

案例一:

前两天曼曼妈妈的一位朋友带着自己快十岁的女儿来家里玩,曼曼很兴奋,但是既不叫人,也不理客人,独自一人在旁边又蹦又跳的,对客人也没礼貌甚至爬到客人的身上去摸叔叔的胡子,怎么说她都不听。其实,曼曼平时在家里倒还挺听话的,可是这次家里来了客人,她就像发“神经”似的,这里跑那里跳的。妈妈觉得特奇怪,于是又想起在一个月前,妈妈带曼曼去朋友家时,她在别人家熟悉一会后,就爬上人家沙发又蹦又跳,还在地板上打滚,劈叉什么的。

经过这两次事情后,妈妈不得不对曼曼的“人来疯”行为加以重视。经过仔细观察,妈妈才最终发现了原因所在。原来,平时妈妈上班忙,都是外婆在家带曼曼,本来家里人就很少跟别人打交道,所以家里极少有客人来,也极少去别人家,再加上外婆喜欢安静,既不喜欢曼曼的同学、朋友来家里玩,也不允许她去其同学、朋友家里玩。所以,一旦有客人来或是带她出去,天天被关家里的曼曼,就会像“放风”一样的撒野。

案例二:

今天有人到明明家里做客,客人来之前,明明一直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看书,奶奶则在旁边准备招待客人的东西,糖果和瓜子什么的。门铃响了,客人来了,爷爷奶奶把客人请到沙发上坐下,大家开始亲亲热热地聊了起来。明明也没闲着,他把书一丢,就开始围着爷爷奶奶和客人转圈,还做出许多怪怪的模样,然后就围着屋子疯跑。爷爷呵斥了他几声,可是他还是不肯停下来像刚才那样好好看书。

平时,不是爷爷陪他玩积木,就是奶奶跟他一起看动画片。今天来了客人,爷爷奶奶由于都投入了“接待工作”,到了平时陪他看动画片的时间,也没人理他。明明着急地在边上大声宣布:“动画片要开始了!”“那你就看吧!”“我不要一个人看!”他一边喊一边生气地使劲他跺脚。

案例三:

乐乐打小是个小机灵鬼,平时奶奶对他管教很严,但他知道当家里有客人时,奶奶很可能会满足他一些小小的无理要求。比如平常奶奶来从来不给他买薯片,可他从同伴那里尝到这些香香脆脆的小东西,很喜欢那滋味,所以他会在客人时大吵大叫者要吃薯片。因为他知道,当着客人的面,奶奶就会对他让步的。又或者平时奶奶限制他看动画片的时间,但客人在时,他蹦跳着打开电视,奶奶也不好意思说什么。

三个案例中的孩子都是“人来疯”的具体表现,但孩子出现这种行为并不全是孩子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跟家长平时的管教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

案例一中的曼曼,其实就是渴望交往。由于外婆喜欢安静,平时很少有人来家里做客,自己也很少去别人家,也就很少有机会和别人交往,更多的是在家里和家人、玩具打交道,交往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当家里有客人时,她会感到好奇、兴奋,因为这意味着他有新的玩伴了,所以会变得异常兴奋,从而表现出大人眼里的“人来疯”行为。

案例二中的明明,首先是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很难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是希望大家都围着自己转。平时家里人都围着他一个人转,有客人来的时候,出于礼貌需要,自然会把客人放在第一位。这时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被冷落了,他一向是家里的中心,现在却没人理他,所以他只好做出一些怪异的举动,如不断打岔、或是在一旁大声说话、唱歌、做游戏、哭闹等,好让别人注意到他,同时也是为了让大人明白,你们不搭理他,他是无法忍受的。

其次是习惯的生活被打破了。每天的动画片时间都是奶奶陪着看的,今天奶奶只顾着陪客人,都忘了陪他看动画片。一旦这种习惯的生活秩序被破坏了,孩子情绪就容易失控,行为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一些“人来疯”行为也就不足为奇。

案例三中的乐乐,就是在趁机“威胁”奶奶并且趁机“放纵”自己。平常奶奶对乐乐管得较严,但乐乐已经察觉到,有客人在场时,即使自己提出过分要求,奶奶也不好意思当面训斥或拒绝,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机会“放纵”一下自己。

当孩子出现“人来疯”的行为时,家长首先需要思考是哪种原因造成的,进而针对不同的原因,做适度的修正,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行为。

(1)家里来客人之前要和孩子事先沟通,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帮助孩子熟悉来客并热情参与:来人是谁?你该怎么称呼?你会介绍自己吗?客人喜欢怎样的小朋友?然后再告诉孩子应该注意什么礼节,如不准大吼大叫,不能在地上打滚,等等,也许孩子不会那么听话,但是至少有一个心理准备。

(2)当客人来到家中时,向孩子介绍客人,也向客人介绍孩子。

向客人介绍孩子,也向孩子介绍客人,这样可以建立双方的熟悉感,能避免孩子觉得自己被人忽视而采取“恶作剧”的办法,也使大家注意他。再者,可邀请孩子参与大人的聊天,亦可请孩子帮忙准备茶点,并做小小向导,介绍家中的陈设,或是分享照片等。如此,不仅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也让他学习了基本的社交礼仪。

(3)在客人面前多多鼓励和赞扬孩子。

“人来疯”反映了儿童希望得到更多的注意和表扬。一方面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注意,另一方面不太容易意识到别人的需要。所以在客人到来的序幕中,孩子往往演得非常出色。但是当大人们开始谈论自己的话题时,孩子往往不能理解大人的需要。

(4)给孩子一些表演的机会,满足其希望被关注的需求。

可以顺应孩子的要求,让他在客人面前表现一下。比如,让他给客人背一首唐诗、讲个故事、唱一支歌或跳个舞。当孩子表演完,大人要谈正事时,你可以说:“宝贝表现得真好,下次我们再学一首新歌唱给叔叔听,好吗?”这既给了孩子表现的机会,同时又向他暗示表演该停止了。如果需要,再明确地说:“下面叔叔要和我说一些事情,让××去卧室给你讲故事好吗?”这时最好不要马上让孩子从事一个人的活动,这样反差太大,孩子不容易接受。

(5)坚决不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有些孩子会在客人来访时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这时家长应明确地对孩子说“不”,孩子闹了一两次后就会觉得无趣,自然会走开。此外还可以事先约定。当你知道孩子可能会“威胁”你时,提前告诉他,“如果今天你表现得很好,就可以做一件你想做的事情。”也许效果会更好!法国有教育专家说,每个人都会打自己的小算盘。如果这一天对他让步,能让他感到快乐,同时你也获得安静,为什么不答应他呢?只不过要告诉他:“我只会答应这一次!”

(6)多带孩子与人接触。

如果平时有空,就带孩子常出去走走,让他多与人接触,见见世面,比如邀请邻居、朋友到家里做客,多带孩子参加一些聚会或集体活动。孩子见多识广了,对陌生人的到来习以为常,交往的“饥渴感”就会消失,自然就不会“大惊小怪”,因此也不会再那么“疯”了。

6.小气鬼桐桐

案例:

桐桐四岁了,长得白净可爱,透着机灵。他总是笑眯眯的,非常招人喜欢。他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所以他一直跟爷爷奶奶在一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孩子突然变得自私、霸道了,而且还学会了“狡辩”。

表现一:好吃的东西不许别人吃。

有一次,爸爸妈妈从南京带回了好吃的桂花鸭,奶奶把鸭子切好后盛到盘里摆到饭桌上,喊大家来品尝,桐桐第一个跑出来,奶奶笑着对他说:“这可是南京的鸭子,很好吃哦!”他看着桌上的鸭肉,突然用两只胳膊盖住盘子,大声说:“不许你们吃!”爸爸马上说,这是给爷爷奶奶带的,并不是给桐桐一个人带的,不能让桐桐一个人吃。桐桐小嘴一撅:“以前爷爷奶奶都是看着我自己吃,怎么这次就不可以?”

表现二:自己的东西不准别人玩。

儿童节的时候,爸爸妈妈给桐桐买了一辆自行车,邻居家的小朋友也都特别喜欢这辆车,但是无论谁都不能碰一下,连爸爸逗他,要骑一下,他都会冲上来“打人”,叫嚷着:“我的,我的,抢人东西,你个坏蛋。”爸爸也生气了:“这是我花钱给你买的!我都不能骑一下吗?”桐桐一边护着自己的小车,一边说:“爷爷奶奶说,送给桐桐的东西,就是桐桐一个人的!”

表现三:别人抢东西是坏娃娃,自己抢东西是好娃娃。

桐桐知道抢人东西不好,比如,他会帮着苗苗妹妹抢回被人抢走的小皮球,并且教训别人:“这是苗苗妹妹的。”可事情一旦落在自己身上了,一旦自己喜欢了,他就不管好坏了,先抢来再说。问他为什么别人不能抢苗苗妹妹的小皮球,他抢就可以,他还振振有词地说:“因为奶奶说我又不是别人,我是苗苗的哥哥啊。”

孩子的小气、“自私”表现是正常的、阶段性的,也是孩子的一个必经阶段,关键要看大人如何引导。

孩子从2岁起就开始逐渐懂得“所有权”这个概念了,他会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只要他看见了、摸到了或很喜欢,他就开始变得不愿与人分享。到了3岁,就会懂得只有某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会渐渐把喜欢的东西当成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对自己“财产”的过度保护。孩子的这种表现并不代表“自私”,而是一个成长的信号,孩子只有懂得“所有”,懂得保护自己的“财产”,才能慢慢学会真正的“分享”。

案例中的桐桐,表现出的好吃的东西不准别人吃,正是“所有权”概念的延伸,懂得“所有权”是好事,但是正是爷爷奶奶太喜欢给孩子独自享用东西,而使得孩子甚至都不知道还有分享这个概念,也无法理解分享的美妙,就不是一件好事了。自己的东西不准别人玩,正是“保护”自己“财产”的表现。而明明知道抢别人的东西是坏娃娃,而自己抢别人的东西就是好娃娃,是因为奶奶没有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概念。

孩子在小时候的性格还是很好塑造的,关键就看家长如何引导,如果对“自私”阶段的行为不加以正确引导,孩子长大后就真正会成为一个自私的人。

所以,从小既要给孩子建立规则,让他体验到分享的快乐。具体说来,应该在以下几点多加注意:

(1)让孩子学习分享。

这首先要从家庭中做起:从小就要避免让孩子一个人享用好吃的,尤其是家里的老人,要把好吃的分给大家一起吃。让孩子发现,好吃的是大家都有权利得到的,而不是自己的特权。比如,吃饼干时,可以让孩子先给爷爷送一块,再给奶奶送一块。如果他做了,就要及时夸他“真棒”!并说“谢谢”。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并感受分享后的快乐。其次,当家中来客人时,可有意识地让孩子帮助“招待”客人,如拿糖果给大家吃或拿玩具请小客人玩等。最后,应多给孩子与同伴相处的机会,让他带着玩具和同伴交换着玩,增加其与同伴分享的经验。当孩子知道对方玩过以后会还给自己或是自己也有过玩他人玩具的体验时,自然会主动与他人分享并感到快乐的。

(2)从孩子乐于接受的东西入手,找个榜样。

比如:桐桐喜欢巧虎,爱说“要像巧虎一样”。当桐桐不愿意与别人分享,或抢别的小朋友的东西时,可以特意放巧虎中与小朋友分享那一段,让他看看与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他记住了“你一半,我一半”,下次就会有所改变。自行车的事情,先不强迫桐桐,因为那毕竟是他的最爱,就像大人,都有一些不愿与人分享的东西,何况孩子呢。所以要先从其他东西着手,在他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让他主动与人分享,体会分享的乐趣。

(3)创造机会,适时引导。

比如:桐桐和苗苗妹妹一起玩时两个小家伙都饿了,奶奶这时可以借这个机会,对桐桐进行引导。奶奶可以拿出两块蛋糕,提醒桐桐:“你是哥哥,应该先给妹妹,就像巧虎一样,你一半,她一半。”这样,桐桐会乖乖地拿了蛋糕给妹妹,然后才拿自己的那个。然后适时的表扬他:“桐桐,你做得很好,像巧虎一样与妹妹分蛋糕吃,你一半,她一半,大家都有蛋糕吃,是不是特别开心啊。”

(4)让孩子学习赠与。

可常常鼓励孩子把旧时的物品(玩具、衣物等)捐出来,因为他长大了,不再需要了。让他亲自把东西赠与邻家的弟弟妹妹或捐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也可在节日里,让孩子向同伴赠送礼物,从中体会愉悦的感受。

7.活在电视中的孩子

案例一:

由于父母工作忙,东东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东东小时候很淘气,但爷爷奶奶发现东东很爱看电视,每到这时东东就老实很多。于是,因为怕孩子不听话,也为了孩子安全,老人家经常给孩子看电视,尤其是《奥特曼》更是每天必看的节目。不仅如此,生活中为了让东东高兴,爷爷奶奶以及其他家人也甘愿充当动画中的角色,还和孩子一起模仿着玩儿。

后来,东东经常把家里的小板凳、玩具、书籍全都拿起来又扔又砸,见人就打还不住地叫喊。仔细一听,才知道东东说的全都是动画片《奥特曼》的语言。原来,他是把自己当成动画人物“奥特曼”了,天天只知道沉浸在“奥特曼”的世界里打打杀杀。在他的眼里,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人或物都被他分派成“奥特曼”中的角色。就这样,致使仅有4岁的东东将现实生活与动画世界的界限模糊了,从而出现幻觉,感觉统合失调严重甚至多动症等身心疾病。

案例二:

5岁的小剑从几个月大时就对电视广告有非常强烈的兴趣,爷爷奶奶看他安安静静地看广告,也乐得自己省事而不去管他。而小剑开始说话以后,不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反而不时地说出“脑白金”,起初,这种情况还让爷爷奶奶觉得“很有意思”并夸他聪明。直到后来才发现,已经3岁的小剑除了广告语什么话也不会说,而且是没有规律地胡乱蹦出各种广告语,与别人根本不能交流。

有时候小剑一个人趴在桌上哭,而哭着哭着,会突然说出“只收脑白金”“用亮甲”之类的话来。一天里,孩子说的全是“买三送一”“想喝就喝”之类的词,而这些广告语又完全是无规律、无意识的,只是机械地、不断地从孩子的嘴里往外冒。除了这些广告语孩子什么都不会说,这才引起了爷爷奶奶的重视。小剑的症状被专家称为“没有自主语言”,最终被医院诊断患有自闭症。

著名儿童心理专家、教育专家卢稳子认为,让孩子沉迷于电视,对孩子的脑发育和全面发展绝对是有影响的。主要影响有:

一是孩子不能清晰地思考,也不能做建设性的想象。电视影像对孩子只有单方向的沟通,它与孩子没有交流,孩子的社会能力和语言表达在电视面前都不需要了,也就渐渐地减弱了。

二是电视节目毕竟还是机械的,它的声音也是机械的,孩子总是对着电视,会对机械的声音产生反应,对于周围人的声音反而没有反应了。这是造成孩子不能交流的重要原因。

三是电视广告之类画面的快速转换会引起注意力紊乱,看电视是一种被动性经历,孩子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不可能用理解的心态去关注电视,也不能与电视里的事物形成交流,会导致孩子形成一种“缺乏活力”的大脑活动模式,这会使智力活动迟钝。所以,电视在低幼龄孩子的成长中绝对不是一位好伙伴。

那孩子是不是因为看电视才患上孤独症、自闭症、多动症呢?这些疾病是大脑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它的具体病因目前在全世界都尚无定论,虽然病因并不能确定,但是,有一点是专家们一致认同的——正确的教育和好的家庭环境可以改变自闭症孩子的情况,反之则可能加剧病情。就像电视广告之类的节目,不能说是孩子患上自闭症的“罪魁祸首”,但是,如同案例中的东东和小剑,爷爷奶奶都是怕孩子哭闹、淘气,借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孩子推给电视去“代管”,借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完全沉浸在电视中,这既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又加剧了他们的病情。

电视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媒体,给儿童带来了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但是有些儿童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电视节目中,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儿童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好奇、最好模仿、最好学习的时代。电视能够将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生活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这是许多孩子都无法拒绝的一种诱惑。据美国的一些市场调查表明,有300万6至10岁的儿童通常在晚上10~11点钟仍在观看电视。一些在校的小学生,平均每天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均不少于3小时。因此,儿童与家人、与周围环境的感情交流逐渐减少、淡化,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有些家长不愿面对孩子的哭闹,便任由他们看电视。可见,电视在带给人们娱乐的同时,也在与家人争夺着儿童的情感世界。

对于过度沉迷于电视的孩子,有以下几个对策:

(1)对于孩子看电视过多的行为,家长可给予适当的批评。

心理学认为,给孩子适当的表扬和适当的批评都是极为重要的,表扬可以使孩子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批评又可以适当地纠正孩子的错误,使儿童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负疚,从而改正错误。但是,家长一定要掌握批评的方法,不能靠打骂来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实行“后果报复”,即如果孩子电视看得过多,家长可以禁止或减少他们看电视,以此来矫正他们孤独、不与人交流等性格缺陷。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多与孩子交流,多为孩子提供与人接触、与人交谈的机会。

(2)利用餐间、睡前的时间多和孩子交谈,尤其要和孩子谈谈电视节目。

患有电视孤独症的孩子,注意力几乎都在电视上,这是家长打开孩子的“话闸子”的主要契机。家长可以利用孩子对电视节目的喜爱来与之交谈,以避免他们因看多了电视而影响语言的发展,使孩子不致于患有自言自语、语言单调等疾病。同时,这种做法还可以使孩子愿意向家长倾述心中的所思所想,便于家长及时地了解孩子,引导孩子。

(3)不要将孩子交给电视“代管”。

有的家长怕孩子哭闹就打开电视机,借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孩子推给电视去“代管”,使孩子与大人之间出现情感距离,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还有很多家庭,因为家长无暇陪伴,电视已经成了孩子的“保姆”,孩子迷恋电视,主要还是由于枯燥乏味、呆板无趣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因此,父母不但要在百忙中舍得花时间、花心思去照顾孩子,而且要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终止孩子对电视的迷恋。让孩子多接触其他活动,当孩子感受到还有比电视更有趣的活动时,自然会摆脱对电视的迷恋。譬如看书、文体活动、游戏、户外活动、旅游踏青等,都是转移孩子注意力、培养兴趣的好方法。也可以让孩子分担些家务,洗衣买米、打扫房间,做完事后一家人一起看电视;还可以利用节目和孩子展开讨论,培养他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要注意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家长要让孩子从多方面吸收文化营养,转移孩子对电视的注意力,不至于在电视里沉溺的时间过长。

(4)让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接触。

有些家长生怕孩子与外面的人接触,养成一些坏习惯,就习惯把孩子关在家里,让电视陪伴他们,隔绝了儿童与同龄人的交往。如果能多给孩子提供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将会大大地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反之,孩子由于孤独,只好将电视视为唯一伙伴,与它形影不离。

附:测测你家孩子有没有“电视瘾”

其实对于多数孩子来讲,只要略加限制,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就行了。有少数孩子,过分沉湎于电视,在适应社会方面产生了严重障碍,被专家称为“电视瘾”。

可以通过下面这些指标来判断孩子是否有“电视瘾”:

(1)每天看电视时间在4小时以上;

(2)不加选择地看所有的电视;

(3)除了看电视,对其他活动都没有兴趣;

(4)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得消极、懒散、麻木。

如果孩子只有其中的一两项表现(比如放假期间,一般来说孩子每天看电视时间都会比较长),并同时对其他娱乐活动依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么就不能断定说这个孩子有了“电视瘾”。只有当孩子同时具备所有4种表现时,才可以断定孩子得了“电视瘾”,这时就需要带着孩子进行心理咨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