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为什么孩子不高兴
11086700000036

第36章 为什么我说服不了别人?——技巧

孩子在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时往往会缺乏耐心,他们所采取的传统模式是先找几条理由,和对方辩论,或者以教训他人的语气去三令五申,指责别人。这非但起不到说服别人的效果,还会使得双方的关系搞僵,最终得不偿失!

说服别人如果是直接表白,指出别人的短处,他们通常会进行辩护,为自己辩解。所以说服时最好采用间接的方法,让别人感到自己的过失。至于间接说服的方法,既可以用形象的比喻来加以规劝,还可以避开实质问题谈及其他,还可以通过自己的错误来暗示,还可以用建议的方式来提出问题。总之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方式。

在一次班级讨论会上,班干部商量如何更好地让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加充实。大家提出了很多看法,有的说可以组织大家春游,有的说可以组织一场演讲赛,还有的建议举办一场拔河比赛。总之意见是五花八门。最后由于绝大多数人觉得春游最有趣,可以去外面玩玩,不是整天呆在无聊的校园。于是,大家商量一起去郊游,去最近的河边去踏春。

由于当时是初春时节,大家便决定下周去踏春。可是杨刚觉得并不合适。因为他的爸爸是旅游局的,每年踏春的最佳时候并不是3月份,如果等到4月份那时春暖花开,更值得大家一看。所以他很善意地帮助大家分析了推迟踏春的原因。结果大家觉得很合理,就采纳了他的意见。

要想让别人乐意接受自己的意见,就必须怀着坦诚的态度,让别人心甘情愿去做任何事情。有人这样说:“撩起对方的急切意愿,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世人必与他同在,不能的人将要孤独终生。”探察别人的观点并且在他人心中引起他对某件事情的迫切需要,并不是让他做有利于说服者而不利于他自己的事情,而是要让他去做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这对他自己有利,而且还符合说服者的心愿。因此在说服他人的时候就要从双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针对一件事情,当自己有一定的看法或者意见的时候,就要想方设法去说服他人。有的男孩一提及说服他人,会觉得很头疼。事实上,只要掌握了方法,男孩也是有能力去说服他人的。以下便是比较常用的几种:

(1)动机刺激法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崇高的理想,都会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当想要说服他人的时候,别人最希望的就是受到对方的尊重,要用高尚的动机来激励他。相信只要他感到对自己有益,他便会由原先反对的态度得以转变,逐渐接受别人的意见。真诚对待他人,相信他一定会感受到诚意,接受对方的观点和看法。

(2)感情激化法

如果想要说服一个人,由于两人之间有隔膜,不能够进行倾心的交流。这会直接造成他们之间的误解,以致不能进行互动友好的交流。只要心中有一堵墙,不管对方怎样讲,他都会表示反对,不能听进去。而要想使得双方的关系有所突破,获得进展,那就要用诚挚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来感动他人,用自己温暖的心来感化他人,只有让他从内心深处受到感动,他才会改变自己原先的态度。

(3)交流信息法

实践证明,人们之所以产生不同的意见与看法,这往往是由于他们对信息掌握的程度不一样所造成的。有的人由于知识欠缺,直接造成他们对知识不了解;有的人则习惯于自己以前的做法,不愿意做出改变;有的人自己不去了解,偏听偏信,直接造成误解;有的则对信息理解产生歧义,进而没能够理解它的初衷。正是以上种种情况,造成人们产生不一样的意见。所以只有和别人认真交流,把最原始的信息传递给对方,别人才会欣然接受。只要把信息传递给他,他便会感觉到原来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进而他便会接受说服者的主张和建议。

(4)间接改变法

孩子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如果采取直接指出别人错误的方法,他往往会采取守势,竭尽全力为自己辩护。所以通过间接的方法来改变他,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所谓间接的方法,指的是不要去一味指责他人,而是对别人予以关怀;不要直接谈实质问题,而是先谈及其他;不要直接指出对方的错误,而是要通过别人来启发;不要用命令的口吻来讲,而是要用建议的方法。

张健平时总是爱用指责的语气和别人讲话,所以当他提出一些看法的时候,总会受到其他伙伴的反对。这让他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有时候如果别的伙伴不听他的话,他还会当场和别人吵架。当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对他提出了批评:“健健,如果我用指责的语气和你讲话,你会是什么感受,你要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只有让别人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建议,别人才能愿意认同你的观点,强迫是不会有任何好的结果的。”

经过爸爸的一番开导,张健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他对待自己的伙伴,语气不再像以前那样强硬,而是用建议的方法,这样他和伙伴以前紧张的关系终于得以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