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环境与养生
11084400000013

第13章 为什么要创造人类健康的生存环境

近年来,医学科学中创立了一门新的医学分支,称为临床生态学,致力于研究发病与环境的关系,发现很多环境性致病因素,通过环境控制与调节,使不少病人取得了不药而愈的效果,引起了医学界的很大关注与兴趣。近年来,鉴于这类疾病与环境的关系密切,改称为环境医学,由环境因素所致的疾病称之为环境性疾病。

确实,有许多疾病全是由人们生活环境招致的,人们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致病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日常生活中,如人们服用了化学污染的水与食品,吸进了化学污染的空气,就可能引起中毒、过敏,甚至导致畸形与癌症。人们用了化肥、农药、激素、防腐剂、化学增甜剂、化学保鲜、催熟、染色加工的食品,都有可能不同程度的致病;再如穿着上,毛、丝、麻等织物大量地被挺括的化纤织物所代替,后者化学成分复杂,对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与致病;此外,居住方面,除居室中的化学用品外,还有周围树木花草生长情况,有否污染环境的工厂矿山存在,有无施放化肥农药的林田农庄,居处位置是否位于污染源之范围。厨房、灶具的煤气、烟尘、电视机、电褥子等产生的电磁场,也都是致病的因素。因此,注意环境的保护甚为重要。

在环境的诸因素中,气候作为自然的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与人们健康休戚相关。中医有一个重要的论点便是“天人相应”,《黄帝内经·灵枢》中所说:“人与天地相应也”,一年之中季节的变化,寒暑冷热的差别,会直接影响到人的生理活动过程,从而产生对健康与寿命的影响。现代医学对气候与疾病、健康长寿的关系十分重视,医学家们还与气象学家合作观察气象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提出利用气象图预测疾病流行的方法。当然,客观的气候变化是无法更改的,但人们完全可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并创造良好的“小气候”来获取健康的条件。

(1)根据季节变化及时预防,如夏天炎热时,预防中暑;冬天寒冷时,预防感冒、气管炎、风湿病等。

(2)利用设备调节室内空气、温度与湿度以及阳光等,尽量适应人体的生理要求,弥补室外气候条件的恶劣。

除气候外,阳光、空气、色彩、声音等环境条件对健康也关系极大,特别是对脑力劳动者来说,需要有适度的光线,不能太强或太弱,否则都会影响用脑效率,特别是夜间工作的人,台灯宜加灯罩,不但增加亮色,也可使周围灰暗,减少外围环境对大脑的刺激。在人的身体里,以脑的代谢率最高,耗氧量也特别大。据测定,一克脑组织的耗氧量相当于200克肌肉的耗氧量,严重缺氧就会造成脑细胞死亡(脑细胞只要缺氧6秒钟就会死亡)。因此,在室内一定要空气流通、新鲜、清净,使大脑经常得到充足的氧气补给。再者,轻浅、柔和的色调,美妙悦耳的音乐,对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大脑的兴奋水平,增进健康,关系也很密切,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