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影响力:如何展示非权力的领导力
11081800000039

第39章 什么是创造力

一个具有天才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

——司汤达

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必定是具有创造力的人。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可以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创造力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它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

真正的创造活动总是对社会产生有价值的成果,人类的文明史实质是创造力实现的结果。对于创造力的研究日趋受到重视,由于侧重点不同,出现两种倾向,一是不把创造力看作一种能力,认为它是一种或多种心理过程,从而创造出新颖和有价值的东西,二是认为它不是一种过程,而是一种产物。

一般来说,创造力构成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1)知识,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吸收知识、巩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实际操作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是创造力的基础。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知识,知识丰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设想,对设想进行科学分析、鉴别与简化、调整、修正;并有利于创造方案的实施与检验;而且有利于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这是创造力的重要内容。

(2)智能,智能是智力和多种能力的综合,既包括敏锐、独特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和灵活自如的操作力,也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掌握和运用创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这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部分。

(3)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在一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素质。优良素质对创造极为重要,是构成创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

总之,知识、智能和优良个性品质是创造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创造力的水平。

相关链接

创造力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创造力的分类

(1)马斯洛的两分法。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创造力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①特殊才能的创造力是指创新成果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来说,是新颖的、前所未有的。它常见于对创新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身上,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意义。

②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自我实现的创造力不拘泥于创新目标的大小、创新行为的成果,而是对生活的一切领域试着采用一种新颖的态度和方式,谋求新颖的感受、乐趣和享受。这种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在处理每一个生活细节的细微处,都能显示出那种新颖别致、趋新求美、独一无二和巧妙机智,形成一种崭新的生活景观和精神境界。

有人就曾经这样赞美创造力:它是一种足以令你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的创造力,是深邃的自我及其价值的整合,是更新生命乐章的旋律,是富于魅力的生活方式。

(2)按创造主体分类。学习者的尝试性创造力、从业者的目标性创造力、个体创造力和群体创造力和不同年龄创造力。

(3)按创造的内容分类。科学发现的创造力、技术发明的创造力、艺术创作的创造力和社会变革的创造力。

(4)按创造的过程分类。潜在的创造力和现实的创造力。

(5)按创造的产品分类。最高层次的创造力,如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贝多芬、马克思等人的创造力;高层次的创造力,即科技及其他方面英才的创造力,如软件奇才比尔·盖茨、“抓斗大王”包起帆以及许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一般的创造力,指普通人的创造力。

是什么在创造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其特征具有结构性。研究创造力的结构,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创造力,而且对科学地开发人的创造力也很重要。这是因为创造力结构是创造力概念的直观化和细化,它使我们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开发自己的创造力,也可以知道自己现有的创造力结构中,哪些要素比较欠缺和薄弱,需格外加以注意完善和补充。

创造力是一个系统,该系统由几个主要的子系统有机构成,而每一个子系统又有自己的子系统,形成了创造力的结构。

创造力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它们相互联系,构成各要素之间相应的联系方式,即具有相应的内在结构,并决定了创造力的总水平。下面,就创造力结构的四大要素及其构成作一些必要的解释,以加深对创造力的认识。

1.能力因素

创造力具有明显的能力属性,包括一般能力倾向,是指个体对多类型活动经训练达到的能作出有效行为反应的能力,一般称为智力,通常是指人基于遗传天赋经训练而存在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操作力;特殊能力倾向从事特定活动所必须的特殊才能,还有完成这一特定活动的专门技能。特殊才能主要取决于天赋,承认遗传决定的天赋作用,这是因为人在特殊才能方面的个体差异很大,而一般能力倾向即智力方面的差异较小。据声乐专家研究发现,人的声音取决于声带,而声带结构及特征主要由遗传决定。音乐艺术家必须有旋律感、节奏感、音乐形象的想象力等特殊才能,还必须有识谱、记谱、演奏等专业技能。

2.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包括知识、专业意识和专业经验,还有专业技术技巧、专业方法等。

(1)知识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观察、认识及实践而获得的感知的总结。知识是创造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构块。知识应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交叉知识。

(2)专业意识是对专业的地位、作用、特征和性质的认识和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

(3)专业经验能为创造力提供丰富的素材,而建立在经验之上的经验智慧就更显得重要。经验智慧是指个体善于运用经验,形成新观念,对新事物处理时能迅速进入新情况,且能表现较高工作效率的能力,还有专业技术技巧和专业方法。

3.创造技能

创造技能包含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认知风格、创造工程能力和创造学知识。

(1)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技能要素的基础性因素,又是创造力的核心。

(2)创造性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感知觉、记忆和思维中受个人喜爱的、经常采用和习惯化了的态度、方式和认识复杂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一贯的气度、能力和心理特征。认知风格是个性在认知过程中的表现。

创造性认知风格有以下特点:

①感知敏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②感知全面、客观、善于获得各种信息,存储丰富的信息;

③具有独立性,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④思维流畅,善于把握事物内在联系,不追求唯一答案;

⑤思维灵活,不受事物原形象功能束缚,不循规蹈矩,善于及时变换思路;

⑥宽容各种设想,接纳各种文化,具有浪漫精神和超现实感,善于从对立、相反之中发现新价值;

⑦富于想象和幽默、视觉表象丰富,善于略去细节抓住实质。

(3)创造工程能力是创造技能要素的另一主要因素,包括创造的原理、原则、技巧和方法,是创造技能的操作性因素。

(4)创造学知识是创造技能的理论基础。

4.人格特质

人格是创造的内在根据,创造性人格特质是由动机倾向、意志品质、人生态度、自我意识和情感智慧等因素组成,它包含了创造的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创造性人格有“不是智力,胜似智力”的重要作用。

(1)动机倾向。动机是创造性人格结构中的动力源,是创造力的能源。

有创造力的人,在动机倾向方面有以下特点:内在动机丰富且水平高;好奇心强;兴趣强烈、广泛与专一;抵抗挫折力和外部压力的能力;接受社会给予的承认和报偿的谦虚态度。

(2)意志品质,其通俗的说法是韧性、恒心、锲而不舍、百折不回、坚忍不拔等。

(3)人生态度,是人对人生及其矛盾和问题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包含人生认知、人生情感、人生意志和人生行为四个方面。

创造性人格的人生态度:对人类的文明进步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自愿为之作出贡献甚至牺牲;敢于大胆提出问题,揭开矛盾,直面现实,为创造新价值甘冒风险;喜欢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勇于尝试新方法,接受新产物,探索新道路,有求新精神;具有进取性格,不满足现状。

(4)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

创造力水平高的人常具备良好的自我意识:自信,表现为自我肯定、自我承认、自我激励;自我统一,有自知之明,善扬长避短,能自我分析,促使不断成长,能从内在精神活动中获得创造动力的源泉;有无私精神,在自我与周围的关系上持利他原则。

(5)情感智慧。稳定的、良好的情感能提高创造力,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对创造活动有推动和维持作用。

情感智慧是一种监控、感知自己和别人的感情,区别他们并运用它们去指导自己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情感智慧主要包括:情感和知觉、评估和表达;情感的调节;情感的运用。

积极情感的运用有助于创造性思考,更有灵活性的计划,更有创造性的思维,改变原有的注意方向,并对个体产生动机作用。

由于情感智慧对提高人的创造力有以上三个方面的促进机制,因此情感智慧构成创造人格并成为创造力结构的一个因素。情感智慧对创造的促进机制:情感引导注意并维持创造活动;情感智慧影响创造性解决问题;情感智慧的发挥有利于团体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