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11081700000021

第21章 误读“畸形”,使词语“畸形”

有报道称,我国每30秒就会有一个畸形婴儿出生,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据。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我国政府在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同时,提倡优生优育的政策。鼓励年轻男女采取婚前检查、孕期检查等方式,减少有缺陷婴儿的出生率。这些有缺陷的婴儿除了脏器方面的病症外,还有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畸形儿”。

对于“畸形”二字,人们在读音上存在分歧,有一些年纪大的人通常将“畸形”念作“畸(qí)形”,还有一些人将这两个字读作“畸(jī)形”。这个字到底应该念作什么呢?

在字典中,“畸”字的标准读音是唯一的——只有“jī”的音。它的含义是:

①不规则的、不正常的,如畸形、畸胎、畸变等;

②残余、零星,如畸零、畸羡(指剩余)等;

③偏,如畸轻畸重等;

④古同“奇”,指数目不成双的。

由此,我们可以肯定,“畸形”中的“畸”字应当读作“jī”。现在想来,人们读错这个字的读音,应该是有以下几种原因的:

一是受到“认字认半边”的影响,认为“畸”应当从“奇”的读音,因而念作“qí”。

二是将“畸形”与“奇形怪状”混淆。“畸形”的意思是:生物体某部分在发育中形成的不正常的形状,或是泛指事物发展不正常,偏于某一方面的情况。而“奇形怪状”的意思是:不正常的、奇奇怪怪的形状,或是表示某物的外貌古怪或畸形。由此可见,“畸形”与“奇形怪状”的含义是有一定交集的。而人们对于“畸形”最普遍的了解也就是集中在这个交集上,通俗地讲,就是某物长的很奇很不正常。这样一来,人们会误认为“畸形”就是“奇形”,所以很容易就念错了。

在中国的古代,如果哪个人家有畸形的婴儿出生,会被认为是不祥之兆,往往会将婴儿抛弃,甚至将这一家都驱逐出这一地区。现在,社会进步了,科技发达了,人们更加注重婴儿及孩子的成长问题。为了能有个健康的孩子,除了在怀孕期对孕妇的保护之外,最根本的就是做好婚前检查与孕期检查,从根本上减少这种婴儿的出生率。这既是为了家庭的幸福,也是为了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