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11081700000002

第2章 爱“憎”不分明

我们评价一个人品质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爱憎分明”这样一个词。

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不同的人,对这个词的发音多有不同,有的人读作“zēng”,有的人读作“zèng”,使得原本表现明确的词语反而多加了一层模糊的概念。

爱憎分明是上个世纪才产生来出的当代成语,是指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出自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台湾女作家陈若曦的《耿尔在北京》一书中就运用了此词,原句为“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爱憎分明、坚强独立的小睛会怕人‘闲话’”。

憎字有且只有一个读音,即“zēng”。其为形声字,从心(忄)字部,音“增”。本义:憎恨厌恶(憎,恶也。——《说文》)。例如:“秦甚憎齐(秦国很厌恶齐国)”(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若是细细想来,也许不会读错,只是平日会受到一些语音习惯的误导。前文提到“憎”为形声字,左边的“忄”叫形旁(也叫义符),表明其是由心而生的一种情感,右边的“曾”叫声旁(也叫音符),则说明其读音的演变根源。

爱憎分明说的是情感上的鲜明,熟悉了“憎”的字形结构后,这个词语的读音也就鲜明、易记了。